阎锡山,字百川,山西五台县河边村(现属于定襄县),生于1883年,卒于1960年。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民国风云人物,他从1911年底开始任山西督军,逐渐掌握了山西军政大权,直到1949年4月解放军解放太原城,统治山西近38年之久,这在民国历史上是罕见的。他也被称之为‘山西王’

在山西阎锡山有穷兵黩武的一面,也有积极建设的一面,山西一度有模范省之称,与南天王陈济棠治理下的广东一南一北,确有建树。

阎锡山是个非常复杂的人物,争议也极大,这篇小文从几个数字入手,来介绍一下他的数个侧面。

一言难尽mtv(一言难尽阎锡山)(1)

人生哲学‘’一个字‘’

阎锡山虽是一个军阀,但是他出身地主家庭,自幼开蒙,后来又入军校,加上他喜欢思考,竟然也著述颇丰。他把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称之为‘中的哲学’,也就是一个字:中。

他的这个中的哲学,也是在人生实践特别是军政实践中逐步感悟出来的,既有哲学层面的思考,也有社会实践道路的思考。从字面上看,与中庸之道也是差不太多,提倡不偏不倚,不左不右。

一言难尽mtv(一言难尽阎锡山)(2)

其实,他的这一哲学,最重要的核心就是”生存就是真理”,这也是他作为一个政坛不倒翁最大的一个心得,这点我们在后面的文章里会说到。

截然相反‘’两面孔‘’

这一点主要是指他在清末和民国初年,他在同盟会(国民党)和北洋政府之间左右逢源长袖善舞,居然在完全对立的两派政治势力之间如鱼得水。

他即是革命元勋,又是北洋军阀。

阎锡山是老同盟会员,早在1905年就在日本留学期间就加入了同盟会,并曾经与孙中山会晤。回国后,由于有留学日本和带过新军的资历很快提升至新军标统,相当于上校团长。武昌起义爆发后,他参与领导了太远起义,杀死了清政府的山西巡抚,宣布山西独立,阎锡山被推举为山西都督。山西太原的起义极大的策应了武昌起义,牵制了北洋军南下镇压湖北民军的力量,受到临时大总统孙中山的高度赞扬。

然而,随着形势的变化,特别是袁世凯逐渐掌控了形势,手中有强大的北洋军,在几次与北洋军交手失败后,阎锡山决定投靠袁世凯。

他向袁世凯表示效忠,并宣布脱离国民党(同盟会1912年改名为国民党),放任袁世凯派来山西的鹰犬肆意迫害甚至杀害国民党人。袁世凯见阎锡山与其他同盟会员不同,于是继续任命他为山西都督。阎锡山也玩命表现,支持袁世凯称帝,不但在“理论上”宣传中国适合帝制,还给袁世凯称帝进贡了大把银钱。袁世凯很满意,投桃报李,封阎锡山为“同武上将军”、一等候。

一言难尽mtv(一言难尽阎锡山)(3)

顺便说一下,阎锡山是民国两个阶段(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都取得高位的人,在军衔一项上就可以看出来。北洋政府共授予上将军衔65人,但是有“威、武”这样上将军称号的只有24人,阎锡山是其中之一。而在1935年,国民政府重新评定军衔,其中上将分为三等,特级上将,只有蒋介石一人。一级上将9名,其中陆军一级上将8名,阎锡山也名列其中。

袁世凯称帝失败后,很快去世,阎锡山继续投靠掌控了北京政府的段祺瑞,保住了自己在山西的地位。1926年,北伐军攻势如虹,很快打垮了吴佩孚和孙传芳两大军阀,击败张作霖的奉军是早晚的事。于是,阎锡山又摇身一变,1927年就任了北伐军北方总司令,出兵与奉军作战。

左右逢源‘’三颗蛋‘’

蒋介石及国民党中央军、共产党、日本人,这三个立场截然不同的政治军事势力,都曾与阎锡山及其晋绥军打过交道,并且这一点在全面抗战爆发后一段时间内达到顶峰,蒋、日、共、阎四方势力都在山西。此时的阎锡山,提出了著名的“三颗鸡蛋上跳舞”的理论,小心翼翼,哪个都不能踩破。

一言难尽mtv(一言难尽阎锡山)(4)

具体说来,就是抗日同时准备和日,日寇来势汹汹,特别是经过忻口战役,日军攻占太原,将阎锡山的晋绥军压制在晋西南,阎锡山也跑到了陕山交界的秋林。在日寇大兵压境下,阎锡山动起了与日本妥协的心思,而日本则看出了这一点,也加强了对其拉拢,为了防止他投日,蒋介石和中共方面都主动减轻了对其压力。迫于内外对投降的反对(赵戴文梁化之等心腹反对投降,赵戴文甚至说如果阎锡山投日,自己就跳进黄河),阎锡山最终没有走出那一步遗臭万年的一步。但是始终与日本勾勾搭搭,甚至在日本投降后,他很快和平接收了太原等城市,并反对遣返日本战俘,留了万余人给自己打内战使用。

一言难尽mtv(一言难尽阎锡山)(5)

迎蒋的同时拒蒋。对于蒋介石,当然更是老对手,为了反抗老蒋排斥地方实力派,阎锡山联合冯玉祥和李宗仁,在1930年与老蒋打了一场中原大战。战事初期反蒋联军占据优势,他还于1930年9月9日登上了北京“国民政府”宝座。但是好景不长,随着蒋介石瓦解联军的成功,特别是9月18日张学良通电拥蒋,中原大战朝着有利于中央军方向迅速发展,10月25日,阎锡山通电下野,逃到了东北。后来由于九一八事变爆发,蒋阎互相需要,达成妥协,阎锡山1932年重新回到山西掌权。1936年绥远抗战,中央军开始来到晋绥,伪蒙军败退,但是中央军仍然没有有的意思。到了全面抗战爆发,中央军在山西就更多了,阎锡山也无可奈何,只得在强化自己晋绥军部队上下功夫。

一言难尽mtv(一言难尽阎锡山)(6)

联共不忘剿共。阎锡山一生铁杆反共,但是在全面抗战爆发后,他看到共产党八路军可以作为自己抵御日寇的一道屏障,则采取了积极联共的态度,先后会晤过周恩来、朱德、徐向前、彭雪枫等共产党人,与八路军在忻口会战也有比较好的配合。随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特别是看到八路军以及根据地越来越壮大,阎锡山感觉到了威胁,于是积极配合老蒋掀起反共高潮,1939年底晋军制造的“十二月事变”,就是第一次反共高潮的标志性事件。

一言难尽mtv(一言难尽阎锡山)(7)

晋绥军中‘’四支柱‘’

晋绥军在山西和绥远(首府包头),纵横数十年,阎锡山手下自然有四梁八柱或者几大金刚啥的,从军事将领这块来讲,有四大金刚之说,他们是徐永昌、商震、杨爱源和傅作义。

一言难尽mtv(一言难尽阎锡山)(8)

徐永昌,山西崞县人,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曾任中原大战晋绥军总指挥,九一八事变后,与阎锡山演双簧,使得阎锡山重掌山西大权。全面抗战爆发后,任军委会军令部长,是军委会四巨头之一。1945年到东京湾上的密苏里号代表中国参加对日受降。后到台湾。

商震,河北保定人,虽然在晋绥军历任要职,但说不上是阎锡山嫡系。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曾任河北省主席、山西省主席,后来脱离晋系成为一名外交官。

杨爱源,山西五台人,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可谓最符合“会说五台话,便把洋刀跨”的阎老西用人风格。杨爱源指挥作战并非所长,但是比较会练兵,为人忠诚,深受阎锡山信任,可谓是嫡系将领。阎锡山逃台前,财产就是由杨爱源押运过去的。

傅作义,山西荣河人,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曾经长期驻守绥远,是晋绥军早期一员悍将,后来也算是自立门户,成为华北剿总司令,1949年1月和平解放北京的有功之臣。后来任新中国首任水利部长。

除了这几员武将,还有一个“大军师”不得不提,他就是赵戴文,曾任山西省主席,是阎锡山的智囊,1943年去世。

众说纷纭‘’五妹子‘’

一言难尽mtv(一言难尽阎锡山)(9)

五妹子名叫阎慧卿,是阎锡山叔叔的女儿,是他的堂妹,其实比他小27岁,从小被阎锡山养大。阎锡山有一个正妻,但是不生育,后来又娶了一个妾,生了五个子女。到抗战时期,由于阎锡山公务繁忙压力山大,身体个脾气都不太好,别人都不行,只有阎慧卿能够察言观色,贴贴周到,阎锡山生活起居也就由五妹子照顾了。

由于阎锡山的信任,五妹子自然也参与了一些军政事项,因此有山西宋美龄之说。还有人怀疑他和阎锡山有不伦之情。其实那时阎锡山已经六十多岁,而且阎慧卿不但有丈夫,还有情人。情人就是晋系后起之秀,阎锡山用来当做接班人培养的梁化之。

1949年3月,梁化之被任用为代理山西省主席,不久,在阎锡山授意下,身处中枢的徐永昌等人请代总统李宗仁电令阎锡山南下南京。

此时的太原城,在五台老乡徐向前率领的解放大军的重重包围之下,只有一条绝路。阎锡山为了稳定军心,谎称自己要与太原城共存亡,并准备了500瓶毒药,自己也有一份。为了不让人觉得自己一去不复返,他连五妹子阎慧卿也没有带,自己逃跑到了南京,

1949年4月24日,徐向前率领解放军,在取得临汾战役、晋中战役胜利之后,攻破了号称固若金汤的太原城,又取得了太原战役的胜利,三打三捷!五妹子阎慧卿和梁化之等40余人服毒自杀,阎和梁服毒同时还自焚。后来,阎锡山在台湾还编造所谓“太原500完人”的神话。

尾声

南京被攻占后,国民党政府迁移到广州,阎锡山成为末代行政院长。1950年3月,老蒋在台湾“复位”,阎锡山行政院长做不成了,只给了资政闲职。阎锡山无事可做,以撰写反共书籍炮制反动理论为老将摇旗呐喊。1960年病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