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岳华山,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位于陕西省华阴市,南接秦岭,北视黄河、渭水,自古以来便有“奇险天下第一山”、“华山天下险”的说法,令无数人神往。历代以来,登华山、咏华山的诗词佳句多如牛毛,比如隋朝的孔德绍有句云:“山昏五里雾,日落二华阴”,到了唐朝,大诗人李白曾写过“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的诗句,杜甫也曾在一首《望岳》(并非写泰山的那一首)中写道:“车箱入谷无归路,箭栝通天有一门”,刘禹锡也曾吟咏过华山的雄奇,“能令下国人,一见换神骨”……

陆游81岁写下一首诗让人泪奔(陆游神游华山写下一首词)(1)

到了宋代,著名爱国词人陆游,也曾有过不少吟咏华山的作品。他在山阴闲居的时候,曾写下过数首《好事近》的词作,其中有不少内容,都是想象和神游华山之作,其中心思想,大多表现收复河山的愿望,但是第十二首,也就是下面这首《好事近》,虽然也是写神游华山的作品,但是却表现了陆游对于百姓的关怀,以及为人民造福的进取之心。

陆游的这首《好事近》,是神游华山之作,而神游之作能否高妙,取决于词人的丰富想象力和文字的表达能力,陆游这首词,意象雄奇,引人入胜,豪迈中透露着积极进取的浪漫主义色彩,对后世影响很深,比如后来的刘克庄,无疑便受到过一些影响,他在《清平乐》中写道:“醉里偶摇桂树,人间唤作凉风”,正与陆游这首词的精神相通。

好事近

陆游

秋晓上莲峰,高蹑倚天青壁。谁与放翁为伴?有天坛轻策。

铿然忽变赤龙飞,雷雨四山黑。谈笑做成丰岁,笑禅龛楖栗。

小注:(1)铿[kēng]然,撞击之声;(2)禅龛[kān],本意是供奉佛像的小阁子,这里应该是泛指禅房;(3)楖栗[jí,lì],木名,可用作杖,后借为手杖、禅杖的代称。

陆游81岁写下一首诗让人泪奔(陆游神游华山写下一首词)(2)

上片主要写词人神游登华山的情景,“秋晓上莲峰,高蹑倚天青壁”,由词意可见,陆游登莲花峰的时间是在秋天的早晨,词人所见到的景象,是莲花峰高耸入云、苍翠横绝的壮丽之景,当他登上莲花峰之后,倚靠在峭立的石壁上,俯瞰天下。开头两句,为全词定下了开阔的意境,足见词人旷达的胸襟。

接着“谁与放翁为伴?有天坛轻策”,所谓天坛,是指神话传说中天神聚会的地方,而“策”,也就是“杖”,陆游自问自答,谁和他相伴来的呢?只有“天坛轻策”,由此足见词人的洒脱和豪迈,同时也为我们增加了些许神话色彩,为下片作出了铺垫。

陆游81岁写下一首诗让人泪奔(陆游神游华山写下一首词)(3)

下片紧接上片“天坛轻策”的话头,写出了更加浪漫和丰富的想象,“铿然忽变赤龙飞,雷雨四山黑”,这两句,是化用了晋朝葛洪在《神仙传》中写费长房的故事:“费长房学术于壶公,公问其所欲,曰:‘欲观尽世界。’公与之缩地鞭,欲至其处,缩之即在目前”。陆游在这里,极尽想象之能事,一声巨响,以杖化龙,于是天地之间赤龙腾跃,雷声大作,四周山峰黑成一片,似乎大雨顷刻而至,其气势,当真是有神龙摆尾的磅礴、大气。

于是,词人的理想达到了,“谈笑做成丰岁,笑禅龛楖栗”,词人化杖为神龙润泽天地,这一场大雨给农民带来了丰收和富足,词人以“谈笑”二字描述,当真是举重若轻,豪迈之极,而最后,词人还不忘“嘲讽”一把,“禅龛楖栗”,是指终日念佛诵经,只关心自己不关心别人的僧侣,亦或者说,是那些逃避现实的人,如果再上升一下,说成是他暗讽朝廷偏安东南,不思恢复,也不为过。

陆游81岁写下一首诗让人泪奔(陆游神游华山写下一首词)(4)

词人在下片中,意思很明确,他想要为人们造福,让人民过上风调雨顺、丰衣足食的日子,他的态度是进取的而不是逃避的,而且词人有着充足的自信,只要给他足够的施展空间,他也一定能为人民造福,然而现实却是,他只能在梦中去实现这种理想。

陆游的这首小词,虽然篇幅不长,却将情景交融于一体,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和奇诡的想象力,以万丈豪情,写出了自己心中的抱负和造福百姓的思想,的确是一首与众不同的写华山的词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