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贵州网讯 一场震撼的音乐盛典、一个火一样的民族节日、一个神秘的夜郎古国、一场盛大的篝火晚会,毕节市2017年彝族火把节将于7月20日在赫章可乐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盛大开幕。届时市民朋友和八方游客将有幸品彝家美食、赏夜郎特色歌舞、领略彝族民俗风情文化。

毕节彝族火把节特色(神秘夜郎纵情篝火)(1)

毕节彝族火把节特色(神秘夜郎纵情篝火)(2)

火,是人类文明的象征,千百年来,在人类的生活中火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彝族是一个崇拜火的民族,火能为他们带来幸福和吉祥。

祭火传说

彝族崇尚火,从出生就在火塘边进行命名仪式。一生与火结缘,彝族认为火不仅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和温暖,带来了熟食驱走了凶猛的野兽,驱邪避魔,消灾消难,彝族的一些活动就在火塘边进行,如:招魂等。

毕节彝族火把节特色(神秘夜郎纵情篝火)(3)

毕节彝族火把节特色(神秘夜郎纵情篝火)(4)

彝族的祖先没有光明的生活,不仅吃的是生肉,还时常遭到野兽的袭击。几万年以前,彝族祖先看到岩石垮塌,石头相互撞击,撞出火花,火星四射。于是彝族祖先先找到干燥的草,捡起两个石子撞击出火种(也就是今天的火铃)。至此结束了菇毛饮血的日子,大地上的庄稼才得以熟食,火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和温暖,于是火神祭祀一代又一代沿袭下来。

祭火这天清早,彝族人准备祭火的祭品,将家中的一切旧火熄灭,并把火塘内的灰尘清扫送出户外,这在当地叫送旧火迎新火,每年如此,代代传承。寨子里的男人集中到一僻静处,着装整齐。有的用五色纹身纹面,带上相关面具,绘上与火有关的奇异图案,腰部用棕叶、棕片、野草、麻布等编织的裙服围住下身,头上则用不同的野草、庄稼、野果装饰一番,也有模仿原始人类用树皮、树叶遮体,用粗狂跳动和呐喊,挥洒心灵的欲望,释放民族的激情。

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可乐,彝文古籍称为“柯洛倮姆”,意为“中央大城”,史志记作“柯乐”,后演变为“可乐”。今天杂居可乐的彝、苗、布依等少数民族中,彝族人最多。当地人说,彝族最先进入可乐,他们将这批“西南夷”墓葬叫做“莕人坟”或“莕人洞”。一直生活在“柯洛倮姆”的百姓们,哪里想到他们捡回家去砌猪圈、盖茅厕的砖瓦,竟是秦砖汉瓦;那些从“莕人洞(坟)”挖出来,认为带有邪气而随手扔掉的坛坛罐罐,竟然是价值连城的国宝。今天,人们无不惊喜慨叹,贵州这片一直被视为蛮夷之地的土地上,竟然沉淀着厚重的古老文明。

毕节彝族火把节特色(神秘夜郎纵情篝火)(5)

毕节彝族火把节特色(神秘夜郎纵情篝火)(6)

毕节彝族火把节特色(神秘夜郎纵情篝火)(7)

此次火把节,群星汇聚,这里不仅有精彩的歌舞、千米迎宾队伍、百人敬酒方队、民俗文艺联欢等异彩纷呈的活动。另外,主办方还组织参观可乐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湿地景观区,参观古籍整理川、滇、黔出版书展,让您一探神秘悠远的夜郎文化。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火把节开启了狂欢模式,您不仅可以观看取火仪式、参加千支火把游行、还能欣赏到特色乌蒙彝舞,一定会让你回味无穷,大快朵颐!

让我们相约神秘夜郎·美丽可乐·毕节市2017年彝族火把节——7月20日,我们不见不散!

编辑:王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