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文当中七月叫July,其实这是以凯撒大帝的名字Gaius Julius Caesar命名的。接下去的八月在英文当中是August,这是以奥古斯都大帝的名字Augustus命名的。追溯这些词语的源头,可以看到古罗马的文化影响是多么深远。”站在公元前1世纪末的《戴头巾的奥古斯都头像》前,国家博物馆国际与艺术展览总监潘晴告诉南都记者。

古罗马 古希腊 文艺复兴的文物(再现璀璨的古罗马文明)(1)

展厅现场 戴头巾的奥古斯都头像 公元前1世纪末 大理石 安科娜出土 马尔凯国家考古博物馆藏

公元前27年重建共和国以后,36岁的屋大维被元老院授予“奥古斯都”头衔,这个称谓从此成为他名字的一部分。他头上覆盖的头巾是托加长袍的一部分,由奥古斯都重新引进以作为道德纯洁的象征。这位帝王的某些特征,如人们熟知的那对招风耳,或多或少地在雕像上有所体现。岁月的痕迹如额头的皱纹和凹陷的双颊被刻意削弱,以赋予这件作品庄严的永恒感。

7月10日,“意大利之源——古罗马文明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隆重开幕。值此中意文化和旅游年重启之际,恰逢中国国家博物馆创建110周年,展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意大利共和国文化部、意大利共和国外交与国际合作部的指导下,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与意大利共和国文化部博物馆司、罗马国家博物馆、意大利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使馆合作举办。

“意大利之源——古罗马文明展”通过来自意大利全国26家国家级博物馆的308套、共503件珍贵文物,系统反映意大利半岛实现政治和文化统一的历史进程,展现意大利文化渊源的丰富多彩。

古罗马 古希腊 文艺复兴的文物(再现璀璨的古罗马文明)(2)

海报设计:郭青

再现璀璨的古罗马文明

漫步展厅,精彩的文物向观众叙述了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1世纪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和意大利半岛的罗马化进程;不仅展现了意大利起源的文化多样性,也彰显了奥古斯都统一意大利半岛后国泰民安、文化繁荣发展的盛况。

古罗马 古希腊 文艺复兴的文物(再现璀璨的古罗马文明)(3)

祭拜玛尔斯、维纳斯和西尔瓦诺斯的圣坛 公元124年 卢尼大理石 奥斯提亚,工会广场出土 罗马国家博物馆藏

展览以罗马国家博物馆馆藏的《祭拜玛尔斯、维纳斯和西尔瓦诺斯的圣坛》拉开序幕。这是一座由卢尼大理石雕刻的圣坛,圣坛的一侧可能曾经有座雕像,刻画的是神话故事中母狼哺育双胞胎的情节。台伯神在旁边目睹着一切,背景是帕拉蒂尼山的化身——两个牧羊人,一个留着胡子,一个年轻些,被认为分别是浮士德勒和浮士提努。圣坛另一侧表现的是战神玛尔斯和美神维纳斯的婚礼,旁边是厄洛斯和西尔瓦诺斯。在圣坛繁复的装饰中,罗马民族具有神祇血脉的主题同玛尔斯和维纳斯的结合联系了起来——神话中的祖先,以及忠贞与和谐的象征。

“这件文物叙述了罗马这座城市的产生历史。它从神话故事开始,讲述了罗马或者说意大利这个民族所拥有的神的血脉,非常有寓意。”作为此次展览的中方策展人,潘晴在导览时介绍说。

古罗马 古希腊 文艺复兴的文物(再现璀璨的古罗马文明)(4)

赫拉克勒斯休憩像(铭刻阿提乌斯·佩蒂修斯·马苏斯献纳铭文) 公元前3世纪—公元前2世纪,铭文刻于公元1世纪 青铜 苏尔莫纳(赫拉克勒斯神殿)出土 阿布鲁佐弗里杰别墅国家考古博物馆藏

赫拉克勒斯自古以来就是意大利、伊特鲁里亚和拉丁地区,以及大希腊地区崇拜的神祇。此次展览中有一件在埃尔科勒·库里诺圣殿发现的精雕细琢的赫拉克勒斯青铜雕像。它创作于公元前3世纪,是希腊雕塑大师利西波斯的名作“休憩的赫拉克勒斯”(创作于公元前4世纪)的仿品。捐赠者阿提乌斯·佩蒂修斯·马苏斯是当地精英阶层的代表,也是一个贸易氏族的成员。他在公元1世纪初将其捐出时,已经知晓它是一件价值连城、年代久远的杰作。

潘晴说:“希腊的大力神赫拉克勒斯完成了十二项不可完成的任务。第一项任务就是猎杀巨狮。在伯罗奔尼撒、尼密阿和克雷渥纳之间的大森林中生活着一只巨狮,行凶作恶,常人不可侵犯。赫拉克勒斯征服了巨狮,并且把它的皮披在自己的身上。所以自此以后,赫拉克勒斯的形象总是身披狮皮。”

古罗马 古希腊 文艺复兴的文物(再现璀璨的古罗马文明)(5)

安吉提亚女神坐像 公元前3世纪 赤土陶 卢科代马尔西(安吉提亚圣殿)出土 切拉诺帕鲁蒂新博物馆/齐耶第考古、美术与景观署藏

女神安吉提亚是古代意大利的一位神祇,为意大利中部的马尔西人和其他奥斯克-翁布里亚族群所信仰,其崇拜中心位于如今富奇诺湖岸边名为“卢卡斯·安吉蒂亚”的神圣森林。

这座雕像是当地工匠按照希腊风格制作的,是安吉提亚女神现存寥寥无几的图像之一。她坐在宝座上,裹着厚厚的斗篷,戴着珍贵的项链和手镯。人们相信这位女神拥有魔法和治愈力量,了解大自然中的各种毒物,是野生动物的主宰。她的形象与“水”和“冥界”联系在一起,拉丁作家认为她的名字来源于蛇。马尔西人本身被称为“舞蛇者”,这种传统在阿布鲁佐延续至今,每年一度的捕蛇人节中都能看到他们的表演。

古罗马 古希腊 文艺复兴的文物(再现璀璨的古罗马文明)(6)

阿波罗铜像灯座 公元前1世纪 青铜 庞贝朱利奥-波利比奥之家出土 庞贝考古公园(庞贝古城)藏

另一尊典雅的阿波罗形象的铜像则是公元前1世纪的杰作。据介绍,在盖乌斯·尤利乌斯·波里比乌斯宅邸里,主人曾在举行奢华宴会时将其用作油灯座。铜像面部轮廓、杏仁般的大眼睛和精致的发型都让人联想到公元前6世纪创作的著名青年男子雕像,但轮廓更加柔和。这座铜像最初可能是为祭祀阿波罗而制作的。为了符合公元前1世纪庞贝城的时尚,人们使其头戴冠冕,手拿花枝,从阿波罗变成了清秀的持灯侍奉者。

“希腊艺术曾经受到埃及艺术的影响。在埃及的雕塑里,法老的坐姿都是正对观众。希腊的早期雕塑,虽然依然是正对观众,但会有一些变化,比如脚往前挪一步。所以著名的艺术史家贡布里希就说,希腊的雕塑往前挪了一步,这是雕塑的一小步,但是艺术史的一大步。因为自此以后,希腊的雕塑脱离了埃及雕塑的影响,变成了非常具有希腊风格的、人性化的形象。这尊铜像已经是在罗马时期了,但还是同时体现了埃及艺术和希腊艺术的影响。”潘晴告诉南都记者。

古罗马 古希腊 文艺复兴的文物(再现璀璨的古罗马文明)(7)

展厅展品照片(摄影:陈拓)

古罗马 古希腊 文艺复兴的文物(再现璀璨的古罗马文明)(8)

展厅展品照片(摄影:陈拓)

古罗马 古希腊 文艺复兴的文物(再现璀璨的古罗马文明)(9)

展厅展品照片(摄影:陈拓)

古罗马 古希腊 文艺复兴的文物(再现璀璨的古罗马文明)(10)

展厅展品照片(摄影:陈拓)

展览分为11个主题单元,通过具有代表性的展品,观众可以了解当时意大利各地的生活方式、民间习俗和社会现实。奥古斯都及其家族和后代,特别是那些精美绝伦的官方肖像和雕塑,令人叹为观止。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览中展出有若干件考古发现和艺术巨作,此前从未在意大利境外展出过,有些甚至从未离开过所属博物馆。此外,这一展览来到中国展出之际,还专门展出了部分货币。这些货币见证了罗马历史的转折,多维度体现了货币生产、发展、流通等因素对文化发展的深刻影响。

中意两国联合抗疫硕果

据悉,本次展览是中国国家博物馆自疫情以后第一个在北京举办的国际展览。它超越了普通的博物馆与博物馆之间的馆际交流,成为中意两国深厚友谊的见证。

潘晴介绍,展览由意大利共和国文化部博物馆司司长马西莫·奥萨纳和罗马国家博物馆馆长斯蒂芬·维尔格亲自策划完成,“两位策展人从意大利人的角度讲自己的故事。他们把自己的文化带给中国的观众,让中国观众了解他们的历史,彰显当时文明的光荣与繁盛。”

古罗马 古希腊 文艺复兴的文物(再现璀璨的古罗马文明)(11)

展厅照片(摄影:余冠辰)

古罗马 古希腊 文艺复兴的文物(再现璀璨的古罗马文明)(12)

展厅照片(摄影:余冠辰)

古罗马 古希腊 文艺复兴的文物(再现璀璨的古罗马文明)(13)

展厅照片(摄影:余冠辰)

因疫情原因,意大利方没有来博物馆人员护送文物与现场点交布展,而是把这份责任交给了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同行。这是中国国家博物馆第一次尝试视频点交的新工作方式。视频点交是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借助视频会议的平台与对方连线,双方工作人员通过镜头共同检查文物,并在意大利借展博物馆人员的指导下,把珍贵的文物摆放到展台上,并进行加固。这一系列复杂的工作,全部通过线上沟通,充分表现了意大利文博界对中国国家博物馆专业水准的信任。

古罗马 古希腊 文艺复兴的文物(再现璀璨的古罗马文明)(14)

展厅照片(摄影:余冠辰)

古罗马 古希腊 文艺复兴的文物(再现璀璨的古罗马文明)(15)

展厅照片(摄影:余冠辰)

古罗马 古希腊 文艺复兴的文物(再现璀璨的古罗马文明)(16)

展厅照片(摄影:余冠辰)

“当中有许多小故事。比如有一件文物在布展过程中有一些损坏,意大利方希望把这件文物回箱,保存到展览结束。但是第二天,他们又改变了想法,还是觉得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非常重要,并且他们相信中国的博物馆同行能够做好这件事。在他们的视频指导下,我们修复了这件文物,使它能够在展览期间与观众见面。另外,在布展过程中,我们要为这些珍贵的文物做很多支架。这些支架有一部分是从意大利带来的,有一部分是国家博物馆专门定制的。意大利的同行们对这些支架非常满意,有人甚至提出能不能把这些支架与文物同时运回到意大利。国家博物馆的同行们对这件事情感到非常快乐,因为我们一直想送一点小礼品给他们留作纪念。这对我们博物馆界的人们来说是最好的礼物。”潘晴告诉南都记者。

据悉,该展览是继2018年“无问西东——从丝绸之路到文艺复兴”展览、2019年“归来——意大利返还中国流失文物展”之后,中意文博机构密切交往合作的又一硕果。

展期至10月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