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节气日历 二十四节气历辛丑岁(1)

缘起:文化自信,日历自信,让沉睡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

《黄帝内经》云: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气,六气为一时,四时为一岁。

一岁为365.25天,因此中国古代有“四分历”,四年一闰。

解读。

公历2021年9月的第16天,

就是-公历2021年9月16日[礼拜四]

{批注,公历一年有12月,每月天数记忆法为,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

二十二节气日历 二十四节气历辛丑岁(2)

二十二节气日历 二十四节气历辛丑岁(3)

是-“白露时节”的第10天,因此

是-二十四节气历:辛丑岁 白露10日[候五]

是-“七十二候之白露二候玄鸟归”的第五天,因此

是-七十二候历:辛丑岁 白露二候玄鸟归五日[候五]

二十二节气日历 二十四节气历辛丑岁(4)

是-农历阳历:辛丑岁 八月10日[候五]

是-农历阴历:辛丑年 八月初十

是-十二月令历:辛丑岁 仲秋10日[候五]

是-北宋·沈括·十二气历:辛丑岁 仲秋10日[候五]

{批注,农历阳历一年有12月,每月第一天都是一个天文点,

农历阳历一月01日[候一],是一月节,是立春。

农历阳历二月01日[候一],是二月节,是惊蛰。

农历阳历三月01日[候一],是三月节,是清明。

农历阳历四月01日[候一],是四月节,是立夏。

农历阳历五月01日[候一],是五月节,是芒种。

农历阳历六月01日[候一],是六月节,是小暑。

农历阳历七月01日[候一],是七月节,是立秋。

农历阳历八月01日[候一],是八月节,是白露。

农历阳历九月01日[候一],是九月节,是寒露。

农历阳历十月01日[候一],是十月节,是立冬。

农历阳历十一月01日[候一],是十一月节,是大雪。

农历阳历十二月01日[候一],是十二月节,是小寒。}

是 辛丑岁 酉月的第10天,因此

是-十二地支历:辛丑岁 酉月10日[候五]

是-中国彝族十二兽历:牛年 猴月25日

{批注,彝族十二兽立一年有12月,每个月都以十二生肖命名,每月第一天都是一个天文点,

鼠月01日,是冬至。

牛月01日,是大寒。

虎月01日,是雨水。

兔月01日,是春分。

龙月01日,是谷雨。

蛇月01日,是小满。

马月01日,是夏至。

羊月01日,是大暑。

猴月01日,是处暑。

鸡月01日,是秋分。

狗月01日,是霜降。

猪月01日,是小雪。}

是-古传黄历:辛丑岁 九月25日[候五]

是-古传周历:辛丑岁 九月25日[候五]

是-古传殷历:辛丑岁 八月25日[候五]

是-古传夏历:辛丑岁 七月25日[候五]

二十二节气日历 二十四节气历辛丑岁(5)

是-2021年处女座的第25天,因此

是-西方十二星座历:2021年处女座25日。

缘起:

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天文学家希巴克斯在黄道上定义了春分点作为天体坐标计量的起点。太阳在黄道上连续两次经过春分点的时间间隔作为一年,即回归年(365.24219日),是四季变迁的周期,也是制订历法上一年的依据。

因此十二星座第一星座是白羊座。

二十二节气日历 二十四节气历辛丑岁(6)

八千多年前,中国天文学家伏羲在岁盘上定义了冬至点作为天体坐标计量的起点。测定日影最长、白昼最短(日短至)这天作为冬至日,以冬至日为“二十四节气”的起点,从一个冬至日到下一个冬至日定义为一岁。即回归年(365.24219日),是四季变迁的周期,也是制订历法上一岁的依据。因此“冬至大如年”。

二十二节气日历 二十四节气历辛丑岁(7)

采用土圭测日影,测定日影最长、白昼最短(日短至)这天作为冬至日,以冬至日为“二十四节气”的起点,将冬至与下一个冬至之间均分24等份,“土圭测日影法”划分的节气,把冬至列为“二十四节气”首位,始于冬至,终于大雪。两个冬至日的时间间隔为一岁。

二十二节气日历 二十四节气历辛丑岁(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