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爱情》是孔笙导演执导,刘静老师编剧,郭涛、梅婷、刘琳等人主演的一部家庭情感大戏。该片于2014年2月2日在央视1套特约剧场播出。2018年6月15日,获得第24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国际传播奖。

父母爱情德华身上的味道(父母爱情中的姑姑德华)(1)

主要讲述的是郭涛饰演的海军军官江德福和梅婷饰演的资本家小姐安杰,从相知到相识,再到相爱、相守的50年的爱情生活故事。看似每集都像“流水账”一样平淡的描写,为什么能在豆瓣上获得9.5分的高分,并荣获“最优秀年代剧”的称号呢?

因为它的剧情有着无论你从哪一集,哪一部分开始看,你都可以毫无障碍,津津有味的看下去的魔力。并且全剧每个角色都有他们特别出彩的地方。

父母爱情德华身上的味道(父母爱情中的姑姑德华)(2)

大部分人观剧后都被剧中江德福和安杰,50年如一日的爱情所打动。我却更被剧中刘琳老师扮演的德华姑姑所圈粉。勤勤恳恳一辈子的默默付出形象,像极了我淳朴的父辈。有种浓浓的亲切感的同时,也让我心疼这个一辈子都在为别人而活的女人。她真的如我们以为的那么幸福吗?

父母爱情德华身上的味道(父母爱情中的姑姑德华)(3)

德花是谁

姑姑原名叫江德花,是男主江德福在老家最小的妹妹。她一出生就没了娘,长大后好不容易嫁了人,以为能过好日子,没想到还没有夫妻之实,男人就当兵走了,且再无音讯。她也不好再嫁,就一直在婆婆家,任劳任怨的照顾婆家。直到(嫂子)安杰生了第一胎,(三哥)江德福才以,让她到城里来照顾孩子为借口,把她从农村婆家给拯救出来。

父母爱情德华身上的味道(父母爱情中的姑姑德华)(4)

德花住进,哥嫂的家,变成德华

德花一到城里,就被嫂子把爹娘给起的名字给改了,于是德花就变成了德华。德华本来就有着,乡下人进城后的自卑和害怕。嫂子还看不惯她身上带着的,乡下人的陋习。从洗手不打肥皂,到晚上睡觉打呼。从吃饭大声边砸嘴,到把自己嚼碎了饭喂给孩子。姑嫂两人没少发生争执,没少吵过架。德华虽然心里害怕自己的这位嫂子,但是又为了保住自己仅剩的一点尊严,不甘示弱,只能扯着脖子和嫂子硬碰硬。虽然有几次把嫂子成功的气回娘家了,但是谁又知道她心里其实有多害怕。害怕嫂子不回来,她三哥埋怨他。

父母爱情德华身上的味道(父母爱情中的姑姑德华)(5)

后来终于在日复一日的相处磨合中,德华改掉了一些自己的陋习,嫂子安杰也慢慢接纳了她。当然这和德华任劳任怨的在这个家带孩子,洗衣,做饭的辛劳付出是有直接关系的。因为嫂子安杰想要继续怡然自得的,保持自己精神愉悦的小资生活的话,就离不开德华。

但是即便是后来嫂子能在乡下亲戚面前维护她,说她是这家的姑奶奶。她不再像刚到哥嫂家时的寄人篱下,过的也轻松自在了。但她也心里清楚,即便嫂子和哥哥对她再好,这个家也还是“哥嫂的家“,不是她的家。她依旧没有属于自己的归属感。

父母爱情德华身上的味道(父母爱情中的姑姑德华)(6)

德华倒追老丁,有了自己的家

嫂子安杰问德华:“你究竟喜欢老丁哪里呀”。德华微微思考了一下回答:“我也不知道喜欢他哪里,就知道要嫁给他”。其实德华可能是真的不知道喜欢老丁哪里。也不知道真正的“喜欢”是什么。她只是可怜老丁,一个大男人带孩子的不容易,同时刚好德华自己又想有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家。而死了老婆又带着孩子,且还是老相识的老丁,是最切实际的选择。

父母爱情德华身上的味道(父母爱情中的姑姑德华)(7)

所以德华开启了“死缠烂打”模式的倒追之旅。为什么说是倒追,因为老丁在前妻秀娥死后,一直想找一个像安杰那样的懂文化,有品位,能和他有共同语言的老婆。显然德华绝对不在考虑范围内。但是她依旧不放弃,继续照顾老丁和老丁的孩子的日常起居。就连嫂子家吃顿饺子,也不忘给老丁家端过去一碗。

父母爱情德华身上的味道(父母爱情中的姑姑德华)(8)

最后老丁虽然接纳了德华,但是并不是出于爱。因为另外与德华竞争的两位情敌,都因为各自的原因“不战而败”了。而老丁又急需要家里有个女人,来照顾孩子和打理一切。于是德华如愿地嫁给了老丁,终于有了自己的家。

只是德华依旧不是老丁心里的“白月光”,他们也没有精神层面更多的交流。德华依旧像以前一样照顾着老丁和孩子们的日常起居。比起妻子,德华在老丁家更像一个保姆的角色吧。

这样的德华真的有尝到爱情的幸福吗?

父母爱情德华身上的味道(父母爱情中的姑姑德华)(9)

德华养育了十几个孩子,却只生了一个

德华从二十几岁开始,一直到五六十岁,一共带大十几个孩子,其中却只有一个是自己的女儿。先是帮哥嫂逐个带大五个孩子,还没歇一歇,老丁就上岛了,德华又开始带丁四样。等四样长大些了,德华又嫁给了老丁,生了自己的孩子,丁小样。等自己的孩子大些了,老丁家的儿子们又开始结婚生子,德华又开始帮老丁家带大几个个孙子孙女。

父母爱情德华身上的味道(父母爱情中的姑姑德华)(10)

剧中虽然没有过多的描写德华带孩子的辛苦,但是我们自己可以脑补出,带孩子很多令人抓狂疯魔的场景,更何况那个年代各方面条件也不便利。可想而知德华这一辈子到底有多辛劳了。

她这一辈子似乎都是在围绕着孩子们在转,用张桂英的话说,“我的个娘娘啊,这姑当的,比妈还上心”。等孩子们大了,缓过神来,再用张桂英的话说,德华都到了“是狗都会嫌弃的年纪”。

父母爱情德华身上的味道(父母爱情中的姑姑德华)(11)

好在养大的孩子们各个都很尊敬,孝顺她,于是我们可能觉得她的付出是有意义的,有回报的,是值得的。我们总在夸赞奉献和牺牲的伟大性,可是那个付出的人吃过的苦有多苦,受过的罪有多累,只有她自己最清楚。如果有更轻松一点的路,她还会选择这条路吗?

德华想要将来和老丁合葬,却自己没有决定权

老丁死后,丁家的孩子们竟然撇开德华,要将老丁和原配王秀娥合葬。德华虽然为老丁家付出了那么多,但是也重来没有奢望过,取代秀娥嫂子在孩子们心里的位置。但是她又何尝不想死后不是孤魂野鬼,能和老丁葬在一起。但是她没有决定权。

父母爱情德华身上的味道(父母爱情中的姑姑德华)(12)

还是从小牙尖嘴利得理不饶人的亚菲,看不过去,把大样二样叫出来说是吃饭叙旧,其实是痛骂了一通,一边骂着一边自己也哭的不成样子,唏嘘姑姑苦难而不得回报的一生。虽然最后丁家的孩子们想通后,同意德华百年后,与老丁,秀娥三人合葬。但是细想德华为老丁家默默付出了多半辈子,却也只能换来经过别人许可才得到的“三人合葬”。

父母爱情德华身上的味道(父母爱情中的姑姑德华)(13)

德华再入,哥嫂家,德华已经不再是年轻时的德华

老丁死后,嫂子安杰生了一场大病,出院后的安杰竟然最想念的是德华手擀的面条。德华跟安杰说:“以后天天做给你吃”。于是30年后,德华又搬回了“哥嫂家”,这次也依旧是为了照顾年纪大了的哥哥和刚出院的嫂子。

父母爱情德华身上的味道(父母爱情中的姑姑德华)(14)

只是看到满头白发,颤颤巍巍,还依旧在厨房面带微笑,擀着面的德华,发现她已经不再是年轻时候的她,却还是走在为别人付出的道路上。

结语:德华的一生也是那个年代大多传统女性的一生。没有富裕的家庭,没有读过书,没有更多的选择自己命运的权力和能力。想要改变不公的命运,就只能靠自己的努力,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机会,努力去改变那些可以改变的,然后接受那些努力后也无法改变的。

没有尝过更好的人生,又哪里知道自己是否真的幸福,只是清楚的知道自己走过的路有多么不易,所以对得来的生活倍加珍惜罢了。

父母爱情德华身上的味道(父母爱情中的姑姑德华)(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