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康熙年间,皇城宫中一直备暖室孵育蝈蝈,设宴时用不绝的唧唧之声来增添喧炽的气氛。值得注意的是宫中的蝈蝈用锦囊或绣笼来贮养,而民间却用的是葫芦。

人工饲养的蝈蝈还能买吗 喂丹砂或鲜肉可保野生蝈蝈安然越冬(1)

人工饲养的蝈蝈还能买吗 喂丹砂或鲜肉可保野生蝈蝈安然越冬(2)

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称:蝈蝈“能度三冬,以雕作葫芦,银镶牙嵌,贮而怀之……清韵自胸前突出。有关资料介绍说,早在清前期,民间育虫的方法和冬日欣赏鸣虫的习俗便被引人了清宫紫禁城。

人工饲养的蝈蝈还能买吗 喂丹砂或鲜肉可保野生蝈蝈安然越冬(3)

而康熙皇帝在一首诗里认为,天然的秋蝈蝈,无论如何也活不到第二年的暮春。所以,宫中的蝈蝈一般都是在暖室里培育的。

人工饲养的蝈蝈还能买吗 喂丹砂或鲜肉可保野生蝈蝈安然越冬(4)

人工饲养的蝈蝈还能买吗 喂丹砂或鲜肉可保野生蝈蝈安然越冬(5)

那么蝈蝈能不能越冬而不死呢?赵县许多民间饲养蝈蝈的高手,都可以保其过冬。

蝈蝈形似蝗虫,而翅短腹大,夏秋多生于田野,雄者能发出亮的鸣叫声。我们河北赵县人不把它叫蝈蝈,而叫“蚰子”,并喜欢逮其雄性者,喂养于笼中,听其鸣叫声。

人工饲养的蝈蝈还能买吗 喂丹砂或鲜肉可保野生蝈蝈安然越冬(6)

人工饲养的蝈蝈还能买吗 喂丹砂或鲜肉可保野生蝈蝈安然越冬(7)

夏秋,从野外植物丛中逮蚰子,储笼中,挂庭院,喂以青菜数叶或瓜类的雄花。晚秋及入冬天气转凉,将扁圆形小葫芦开一小口,去瓤,把蚰子放在葫芦里,置怀中,或火炉附近温暖处,保其越冬而不死,得以常听其鸣叫,给萧条寂寞的冬日增添一 点样和乐趣。

人工饲养的蝈蝈还能买吗 喂丹砂或鲜肉可保野生蝈蝈安然越冬(8)

人工饲养的蝈蝈还能买吗 喂丹砂或鲜肉可保野生蝈蝈安然越冬(9)

耄耋老人孟澍森回忆:“有人认为饲以丹砂,可保蚰子越冬不死。然而,我们赵县人未见喂以丹砂者,但有喂以鲜肉者。喂鲜肉者,非一般百姓所能。冬天皆喂以白菜嫩叶,大白菜为百姓越冬常备之菜。”

人工饲养的蝈蝈还能买吗 喂丹砂或鲜肉可保野生蝈蝈安然越冬(10)

为求得蚰子能越冬,秋末时要捕捉体色鲜绿者,主要看其头部颜色。鲜绿色者年幼,呈微紫色者已衰老、幼者多可越冬。

人工饲养的蝈蝈还能买吗 喂丹砂或鲜肉可保野生蝈蝈安然越冬(11)

旧时,入冬后,场光地净,农民无事可做,当太阳暖和时,儿位老农,棉袄内揣着蚰子葫芦,坐在向阳的墙根晒太阳聊天,经阳光晒暖,怀里的蚰子便鸣叫起来,一个鸣叫, 其他的也叫,一片祥和的农家趣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