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赛事冠军林丽萍冲过终点线,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山东威海乳山马拉松?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山东威海乳山马拉松(乳山女子半程马拉松赛)

山东威海乳山马拉松

本次赛事冠军林丽萍冲过终点线

轮椅跑者获奖,更赢得了尊重

5月26日上午,2019 “丽人18”乳山女子半程马拉松赛暨健康中国马拉松系列赛在银滩旅游度假区大拇指广场鸣笛起跑。为彰显“母爱圣地 美好乳山”的城市品牌,比赛分为女子半程马拉松和亲子跑2个部分,吸引了2372名选手参加,其中女子半程马拉松参赛人数1257人,亲子跑报名家庭357个,参赛人数801人。

赛事起终点均设置在乳山银滩地标性建筑大拇指广场,全程沿“中国最美海岸线”进行,为了将最美景色凝集于赛道,除了银滩大拇指广场、水上乐园、海韵广场等景点,乳山女子半马还将潮汐湖湿地公园纳入赛道,参赛者将在蓝天碧水间享受奔跑乐趣。

母爱圣地美好乳山欢迎您。

“最美海岸线”释放奔跑激情

“碧海蓝天、白浪沙滩、湿地公园……一路有美景相伴,21多公里的赛道也显得没那么漫长枯燥了。”

“乳山的海边真是太漂亮了,尤其在潮汐湖湿地公园跑步,像在画里一样。”

参赛选手在潮汐湖湿地公园奔跑。

在赛道终点,不少专程来乳山参赛的选手都发出这样的感叹。对于一些业余马拉松爱好者来说,成绩可能并不是最重要的,沿途的风景、奔跑的快乐、交友的乐趣,才是他们参赛的最大收获。

“今年乳山女子半程马拉松的线路与去年相比变化较大,除了加入潮汐湖湿地公园外,沿途更多加入乳山滨海主干道的地标性景点,很好地展示了乳山‘最美海岸线’的特色。”乳山女子半程马拉松主办方工作人员表示。

为再现赛道沿线这条最美海岸线,乳山也曾下了一番苦功。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乳山立足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了沿海环境综合整治、造林绿化、污水循环利用及污泥处理等,实施了潮汐湖生态修复、和尚洞码头整治等一批海洋生态修复工程,始终保持碧海蓝天。

作为最美海岸线赛道上的一颗明珠,潮汐湖湿地公园也曾蒙尘。过去受养殖作业影响,潮汐湖内淤泥沉积,周边滩涂杂草丛生。为保护潮汐湖湿地的生物多样性,乳山通过底泥清淤、景观绿化、建设生态驳岸等,对潮汐湖400多万平方米水域和60多万平方米陆地开展生态修复工程。

以不减少水域面积为前提,乳山对受损湿地按照原有自然面貌进行修复,并针对不同地块盐碱程度制定了不同的绿植方案,丰富了潮汐湖的苗木种类和植被层次,使得原本盐碱颓废的潮汐湖湿地焕发出新生机,为野生动物及微生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和生存繁育空间,为鸟类、鱼类提供丰富的食物和良好的生存繁衍庇护场所。

如今,潮汐湖湿地公园作为集生态保护、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湿地公园,不仅保留了原有水域面积,而且新增草坪30余万平方米,栽植黑松、白蜡、法桐等绿化乔木2万余株,沿湖种植芦苇15万余平方米。湿地生态修复中,为水体净化、多种鸟类和水中生物的栖息创造有利条件,成为乳山南部海岸线的生态文明典范。

本着海岸带资源开发与保护有效结合的原则,乳山编制完成了《乳山市海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乳山市海域使用规划》等,并按照“突出重点、分类施治”的原则,聘请专业机构根据海洋功能区划对海域进行分段定位,把海湾、河口区域、潮汐湖、滨海湿地以及海岸带的生态整治和修复作为规划重点,全面开展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海岸带修复整治工作。

通过一系列滨海岸线修复、生态护岸整治等措施,乳山逐步实现“退堤还海”、“退养还滩”,恢复自然岸线,促进近海水质稳中趋好,受损岸线、海湾得到修复,滨海湿地面积不断增加。

目前,乳山已在银滩、乳山湾、大乳山、潮汐湖、塔岛湾5大区域实施了生态修复和海岸带整治工程,修复整治海岸带40余公里,恢复湿地1万余亩,建设人工沙滩1000余亩,极大地改善了近岸海洋环境,实现了生态保护与海洋事业发展相互促进、良性互动。

“母爱文化”在传承中不断升华

“多年前,我来过一次乳山,对这里的母爱文化印象十分深刻。得知乳山举行女子半程马拉松,特意改了5月底的行程,带着一家人专门过来参加比赛。”来自北京的妈妈跑者孙琪说,在奔跑中感恩母亲、传递母爱,让她觉得很有意义。

除了赛道沿途风景,母爱之城——乳山传递出的“母爱文化”内涵,更是充满了无法抗拒的魅力。红色基因融入城市发展血脉,在革命战争年代,300多名乳娘和保育员养育了1223名革命后代,“忠心向党 大爱无疆”的乳娘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今年以来,红色舞剧《乳娘》先后在国家大剧院、山东省会大剧院、江苏艺术中心大剧院等成功上演,引起轰动、感动国人。

为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乳娘精神,近年来,乳山将胶东育儿所原址民房,修缮建成教育基地,主要包括胶东育儿所纪念馆、胶东育儿所旧址两大部分,设10处展室。“在修复过程中,我们一直坚持原汁原味、尊重历史,目的是让游客在参观中感悟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接受润物细无声的红色教育。”负责胶东育儿所修复的工作人员说。

在留存“红色记忆”上,乳山先后投资5000万元对以“马石山十勇士”为主题的马石山红色教育基地进行修缮改陈,设置了马石山十勇士纪念馆、乳山革命史馆等,使其与胶东育儿所共同成为承载胶东抗战精神的重要载体。

红色基因滋养红色文化。乳山籍著名作家冯德英创作的《苦菜花》《迎春花》《山菊花》,描写了胶东人民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一路走来的革命历史。著名作家峻青,是马石山突围战的亲历者、马石山惨案的见证人,他的作品很多取材于乳山,其创作的小说《马石山上》影响海内外……

在此基础上,乳山依托红色文化资源,推进文化精品创作与传播。如《马石山十勇士》被八一制片厂拍摄成电影;根据乳娘事迹拍摄的《红色的爱之革命摇篮》获中组部纪实片一等奖;红色现代吕剧《乳娘》在央视播出。

舞剧《乳娘》剧照。

为挖掘、阐释好红色文化历史,乳山成立红色文化研究会,成功举办“红色乳娘精神暨乳山革命文化建设高层专家研讨会”、红色文化传承发展研讨会、红色文化宣传座谈会等,邀请党史专家学者围绕红色文化传承和创新性发展,研讨红色乳娘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进一步开发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同时,大力实施乡村记忆工程和红色文化保护工程,对重点村的红色历史、民俗遗址等进行全面普查、整理,从而讲好乡村红色故事。

将红色基因融入城市品牌,近年来,乳山又以“乳娘精神”为核心的母爱文化对城市品牌进行升华,凝练出“母爱圣地,美好乳山”的城市品牌,不断提升城市形象。同时,乳山通过开展十大杰出母亲、十大孝星、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评选表彰活动,在全社会形成了“崇德向善、孝老爱亲”的良好社会氛围。

红色文化也成为乳山发展乡村旅游、推动乡村振兴的新亮点。近年来,乳山依托马石山、胶东育儿所等红色文化资源,聘请专家对红色沿线46个连片村的资源进行规划、整合,重点对下石硼、东尚山、井乔家、青山等4个村进行“红色改造”,将掩映在弯曲石巷里的“胶东人民兵工历史陈列馆”、“胶东军区被服厂旧址”、“党员秘密联络点旧址”、“兵工三厂修枪组旧址”等多处红色遗址恢复原貌,并将红色文化、风土民俗融入青山绿水,打造一批饱含红色文化内涵的美丽乡村,规划了一条长达百余公里的环形红色旅游路线。

青年志愿者为赛事提供服务

依托“红色 绿色”双重资源,下石硼村规划发展深山蜂蜜采收游,打造攀岩基地开发运动游,推广采摘园和农家乐吸引休闲游,真正让旅游大巴停下来、游客走进来、村民腰包鼓起来;东尚山村则依托“三花”文化资源、明清古村落和悠久的民俗民居文化,发展食用菊花种植、户外写生、观光旅游、婚纱摄影等产业;青山村依托历史名人八卦拳宗师宫宝田、清官宫炳炎等,打造了“宫宝田纪念馆”“清官廉政馆”,并发展武术培训、户外拓展;井乔家村以“党建引领打造绿水青山”为主线,建设了红色乡村记忆馆,通过发展特色餐饮、精品民宿等,吸引游客就餐留宿,打造“红色文化精品游”。

太极拳术表演

从过去的主打“观光休闲游”过渡到“红色文化精品游”,乳山将红色文化的内涵发掘与旅游产业培植并举整合周边旅游资源,形成了地域特色鲜明、集红色体验和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产业链。

做好宜居城市“精致”文章

“去年,晚上的街道就只有简单路灯点缀,今年到处是绚丽梦幻的灯光秀,随手一拍就是精彩的大片。乳山变得越来越精致了。”对于第二次来参加乳山女子半程马拉松的山西跑友张一宁来说,让她感受最深的就是乳山城市夜景的变化。

近年来,乳山致力于打造精致城市形象,从精致规划、精细建设、精致管护几个重要环节发力,通过实施亮化城市景观、优化交通网络、精编雨污管网、美化村居环境等一系列重点项目,做优做细道路、绿化、供排水等民生工程,营造宜居宜业的良好城市环境。

去年,乳山市以改善道路质量为重点,统筹实施交通优化、管线综合等内容,主要包括胜利街、世纪大道南段、黄山路、光明街西段等11项改造工程,总投资约1.2亿元,建设改造长度约12公里。道路建设改造过程中还实施了道路拓宽和路口渠化工程,车辆通行将更为顺畅,同时地下各类老旧管线同步实施改造,既提高了管网安全运行能力,又避免了后期重复开挖的弊端。

伴随着城市道路的拓宽,市区道路两旁和路口周边也变得色彩斑斓、步移景换。去年以来,乳山市投资2600万元,新建和改造道路绿化项目10项。其中,城市道路节点绿化提升工程尤为引人瞩目。该项目对金银大道与世纪大道节点、世纪大道与山河街节点、光明街与浦东路节点等9处路口节点进行了绿化景观效果提升改造,提升改造面积约3万平方米。

在厚植城市绿色基因的基础上,乳山市还在提升城市亮化水平上做足文章,在提升城市形象的同时,为群众夜间出行提供便利。乳山市先后实施了黄山路路灯改造、S202省道(官庄—S208路口)路灯安装、胜利街路灯改造、市区路口渠化路灯安装、金牛山一期路灯改造、世纪大道路灯杆大修等10余个新建、改建项目,安装路灯820基、其它灯具6000余盏,铺设电缆线路4.2万米。

“下一步,我市将对市管路灯实施智慧管控,通过远程集中控制与管理,可根据车流量自动调节亮度,从而进一步节省电力资源,提升公共照明管理水平。”乳山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说。

地上环境不断绿化、亮化,地下工程也同样精致到位。去年,乳山投资1.7亿元,实施44公里雨污分流管网建设,用于推进雨污分流及供排水设施建设等工程,以提高城市污水收集处理率,避免污水对河道、地下水造成污染,改善城市水环境。

结合雨污分离改造,乳山市还积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通过实施透水材料铺装、海绵型绿地建设、河道整治等工程,雨水能短时间内渗入地下,通过专用的雨水管道同生活污水分离,减少了污水排放,达到了控源减排的环保作用。同时,雨天道路积水问题也得到了有效解决。

在提升城市排污能力的同时,乳山市还大力推进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和污泥处置中心项目建设,以实现污水排放水质提升和污泥无害化处置。目前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完成约62%;污泥处置中心项目已全部完成建设并开始运行。

与此同时,乳山的乡村环境也像城市一样,也在悄然间变换了新颜。近年来,乳山市高度重视美丽乡村建设,统筹考虑规划、建设、管理、环保、运营等各环节,完善示范村道路、绿化、亮化、供排水等基础设施配套,充分发挥我市红色基因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美丽乡村建设连点成线、扩线成面、整体提升。

去年,乳山市启动了村镇建设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具体包括危房改造、农村改厕、镇村污水处理等五大方面工作。其中,实施了冯家规模化水厂及配套管网工程,完成了南黄、乳山寨等5个镇的燃气“镇镇通”建设和7万多户农村无害化厕所、316户农村危房改造,改造农村公路82.8公里,打造了西尚山、后山于家等4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大孤山、乳山寨镇获评“山东省美丽宜居小镇”,腾甲庄、大崮头、东尚山村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陶相银 通讯员 司伟 王嘉 姜俏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