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教学方案,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讲解?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讲解(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教学方案)

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讲解

《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教学方案

教材解析

本单元习作要求写一个身边有特点的人,重点是要求写出人物鲜明的个性特点,并能给习作拟一个恰当的题目。本课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写作内容提示,呈现了一系列表现人物特点的词语,这些词语来自学生的日常生活,活泼俏皮,富有生活气息。还利用问题设计来启发学生交流思考:看到这些词语会想起谁?为什么会想起他?从而引导学生思考还能想到哪些表现人物特点的词语,拓宽了学生思维;第二部分要求学生选择一个人物来写,学生既可以通过一件事来表现人物的特点,也可以通过人物的一系列行为来体写这个人。习作完成后还要求根据范例,用上表现人物特点的词语给习作来取一个合适的名字;第三部分提出了评价的建议,建议学生将写好的习作“给你写的那个人看看”,并听取他的评价,看是否准确把握住了人物特点,旨在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让学生体会分享的快乐。

教学目标

1.能够发现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并能说一说他们的特点是什么。

2.试着选择一个人写一写,尝试用具体事例来说明人物的特点。

3.能给习作取一个表现人物特点的题目。

教学重点

抓住特点有顺序地介绍自己熟悉的一个人。

教学难点

抓住人物特点介绍得生动有趣,写清楚、具体。

课前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揭示题目

1.游戏导入,把握词语。

(1)“我说你猜”:教师说名著中人物性格关键词,学生大声说出最先想到的这个人物是谁。

课件出示

美猴王 智多星 黑旋风 凤辣子 及时雨

生:孙悟空、吴用、李逵、王熙凤、宋江。

(2)学生交流,教师及时给予点评。

2.揭示题目,把握特点。

(1)从刚才的游戏中,我们发现,一说起一个词语,大家马上就能想到名著中的一个人物。可见,抓住人物突出的特点,就能写“活”一个人。今天,我们就来写写“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

(2)板书题目,齐读题目。

【设计意图】以游戏形式导入本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所说的人物关键词,又是学生耳熟能详的人物关键词,可以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激发学生继续阅读课外书籍的兴趣。

二、打破文本,拓宽范围

1.出示词语,思考人物。

(1)课件出示教材上的词语,学生读。要求:一边读,一边思考对应人物。

课件出示

小书虫 乐天派 智多星 运动健将 故事大王

幽默王子 热心肠 昆虫迷 小问号

(2)学生自由交流。

预设:学生由词语产生联想,教师提醒他们注意抓住所联想的人物身上的特点是否与这个词语有密切关联。同时再想一想发生在这个人物身上最能表现该特点的一件事情。

示例:“小书虫”这个词语让我想到了李晓雯。不管你什么时候去找她,总能看到她捧着一本书正津津有味地读着。上次我去她家玩,还看到她的房间里有一个大书柜,里面摆满了她的书呢。

2.联系生活,思考特点。

(1)除了老师给出的这些词语,你还想到了哪些词语?透过这些词语,你又想到了哪个人物?

(2)指导要点:我们身边的人各具特点,除了上面这些词语,你还可以根据身边人物的特点,想到哪些不一样的词语呢?

(3)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写出能表示自己特点的词语,如:小马虎、开心果、小飞人、美妆博主、书法家、数学天才、慢性子等。

3.出示词语,选定人物。

有了这些符合人物特点又新颖的词语,你心中一定有对应的人物。选定一个你最想说的身边人物,说说你为什么会想到他。

【设计意图】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出示更多的词语,拓宽写作的范围,教会学生用关键词表示人物特点,并围绕这些词语搜集具体事例,让习作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三、试说评析,口头练笔

1.独立思考,初步构想。

给定时间思考,让学生有可说的内容。

2.小组练说,交流互补。

预设1:说得比较流畅,能够根据关键词说出人物的特点。

预设2:说得不够流畅,选取的事例不能突出人物特点。

3.全班交流,互评互助。

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学生之间互评互助。

【设计意图】说既是写的基础,也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方式。学生只有先思考可说的内容,根据内容进行修改,才有可写的内容。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的发言十分精彩,尝试了抓住别人的主要特点去介绍一个人,下节课就请大家把刚才口头说的小片段写下来,补充细节,写成一篇作文。课下请大家构思提纲,再给作文取一个趣味满满的题目吧!

2.布置作业

课下构思提纲,再给作文取一个趣味满满的题目。

【设计意图】小结课堂内容,课上进行了充分的指导、口头练习和交流,课下给学生布置任务,列好提纲,理清思路,提高课上习作的效率。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再做指导

1.选择《我不能失信》作为例文,让学生再次默读,思考课文写了宋庆龄的什么特点。

2.《我不能失信》用了一个什么事例体现宋庆龄的诚实守信?(为了信守教小珍叠花篮的承诺,而不随同父母去伯伯家,选择一个人在家里等待小珍。)

3.在这个具体的事例中使用了哪些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

4.理清思路:为了写一个人,我们可以围绕这个特点将一件事情写具体,也可以详略恰当地写几件事情。为表现人物的特点,我们可以使用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等。

课件出示

人物:宋庆龄。

特点:诚实守信。

例子:她为了不失信于小珍,放弃去伯伯家,独自在家等待。

【设计意图】通过课文写法回顾,引导学生可以通过语言、动作等描写抓住人物的主要特点,并通过具体事例来写。

二、确定题目,现场习作

1.确定题目,寻找特点。

(1)有了写作思路,我们还要学会给习作取一个题目。

(2)结合《剃头大师》《我不能失信》说说发现。

(3)相机指导:在取题目的时候,可以用上表示人物特点的词语,如“戏迷爷爷”“爱俏的奶奶”“小书虫杰杰”等。

2.教师巡场,适时指导。

(1)学生课堂习作,教师巡视。

(2)注意分层指导。

【设计意图】学生习作注意分层指导,鼓励能力强的同学大胆进行个性表达;习作能力较弱的同学,能够写出一个熟悉的人的特点即可。。

三、交流习作,指导修改

1.以读促改,相互修改。

(1)学生自读自改。出示要求。

课件出示

第一遍:改错别字,改标点符号。

第二遍:改不通顺的语句。

第三遍:看人物特点是否鲜明,事例是否具体。

(2)相互修改,试写评语。

①同桌之间相互读一读、改一改。出示要求。

课件出示

l 用“______”画出你认为最有意思的语句,写出好的理由。

l 用“ ”画出需要修改的地方,写出修改建议。

l 习作末尾写上评语并打分。

②引导学生为同伴的习作提出合理化的修改建议。

③再读习作,交流修改。

学生默读同桌修改后的习作,可交流自己的想法,对同桌所修改的内容进行取舍,将自己新的想法融入习作中,并进行最后的修改。

2.选择例文,全班赏析。

教师选择优秀的例文,全班赏析,重点关注作者是如何写出人物特点的,引导学生关注精彩句子。

3.小结。

俗话说:“人上一百,五颜六色。”人与人看上去区别不大,但如果你认真观察、研究,会发现每个人其实千差万别。这次习作给了我们一个认识他人的机会。我们根据自己的双眼所见,用笔将我们身边的那个人描摹出来。在这个过程中,你有没有发现自己对他的了解更加深刻了呢?同时,这次习作也给我们一个认识自己的机会。通过阅读他人描述自己的文章,我们也获得了他人对自己的反馈,了解原来自己在他人心中会被贴上这样的标签,是这样的一种形象,从而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完善自己。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愿意分享自己的习作,乐于接受别人的评价和建议,在交流中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增强写作信心。

四、布置作业

1.将自己的作文读给所写的人、或者爸爸妈妈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并再次修改自己的作文。

2.将修改后的作文誊抄在作文本上。

【设计意图】通过亲子和与人交流的方式,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