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去哪儿花絮应采儿(看爸爸去哪儿5陈小春的儿子Jasper)(1)

小山鸡哥真是越看越萌

看完《爸5》,被陈小春的儿子Jasper圈粉了。这个小小山鸡哥非常阳光、可爱。尤其是对人际冲突时应对表现胜过80%成人。

先说说为什么要表扬应采儿吧。陈小春在家也是个甩手爸爸,据说没有和儿子独处超过6个小时。小J是妈妈和外公外婆一手带大的。在导演问到有什么特殊要求时,应采儿居然希望父子俩不要过多独处,表示对老公带儿子有一百多个不放心,并真的开始逐条叮嘱小春哥。

(妈妈表示爸爸从没单独带儿子超过6小时)

看到这里,我对Jasper的预期是个奶嘴宝宝,娇生惯养的熊孩子。然而真不是。尤其是选到住比较破的,又有浓重鱼腥气的渔村小屋时(春哥父子住的倒不是最烂的,但对比香港豪宅,落差不是一点半点),小J开始捂住鼻子一脸嫌弃,当发现自己无法改变这个事实时,他坐到门口开始念叨想妈妈。

看样子真的很臭呢

爸爸去哪儿花絮应采儿(看爸爸去哪儿5陈小春的儿子Jasper)(2)

看到背后的破木板了吗?山鸡哥生无可恋脸

爸爸去哪儿花絮应采儿(看爸爸去哪儿5陈小春的儿子Jasper)(3)

无法接受破屋子,开始想妈妈,不过没哭

这属于非常自然的情感宣泄,他没有哭还蛮出乎我意外的。同样四岁的嗯哼哭得无比凄惨,不少网友喷他我觉得毫无道理,毕竟只有四岁,离开了熟悉的环境和亲爱的妈妈,哭一下很正常的。小J没哭,我开始真的以为他比较怕他爸爸,所以不敢哭,但其实不是的,后面会说明。

爸爸去哪儿花絮应采儿(看爸爸去哪儿5陈小春的儿子Jasper)(4)

不错的房间,嗯嗯,爸爸你骗鬼啦

爸爸去哪儿花絮应采儿(看爸爸去哪儿5陈小春的儿子Jasper)(5)

小J真的很好哄哦,很乐观

小春爸爸说自己小时候住得比这还烂,然后喷了空气清新剂,驱散了浓重的腥味,又告诉小J等行李来了,铺在床上就不会脏了。小J就这样接受了。真是算一个比较乐观的孩子。环境很恶劣,但稍做改善,比最开始好,就可以了。

爸爸去哪儿花絮应采儿(看爸爸去哪儿5陈小春的儿子Jasper)(6)

我永远爱你,爸爸!萌化了

在小春哥下海划船前,小J和爸爸击掌并用奶味十足的英语告诉爸爸,永远爱你,爸爸。小J在全片说了不少类似“我爱你,爸爸”这样的话,这是几个孩子里唯一一个十分善于用语言表达爱意的孩子。这样的表达需要平时的教育和引导,才会自然地流露出来。也是各位看官爸妈可以借鉴的。

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一直是中国人比较欠缺的一课。我们可以从下一代开始补上。


接下来的选食材这一段,山鸡哥黑涩会本性开始暴露。先插播一句,陈小春自己说上节目的初衷是“听说这个节目都能拉近父子关系,所以我来上节目了,希望能和儿子亲近点。”加上前面应采儿很担心的表示不希望父子过多独处,我们基本上可以明确两点。

1、小春哥真的不怎么带儿子。

2、小春哥对儿子很凶。

事实也确实如此,陈小春几乎没有做节目的自觉。他会毫不掩饰地瞪儿子,发脾气,非常自我,也非常真实。

可能前面体力活动太累,小春哥在捞完食材后明显情绪不太好。当小小春第一次接触喇叭,沉迷喊麦无法自拔时,他的暴脾气和坏情绪一下子爆发了。做父母的其实经常会遇到,自己又累又疲地时候遇到孩子大吵大闹,那根神经会一下子崩断,无可抑制地冲着孩子发火。

爸爸去哪儿花絮应采儿(看爸爸去哪儿5陈小春的儿子Jasper)(7)

前面是嗯哼,后面可以看到山鸡哥累炸了

爸爸去哪儿花絮应采儿(看爸爸去哪儿5陈小春的儿子Jasper)(8)

小孩子拿到新奇玩具很开心,并没意识到爸比开始发火了

爸爸去哪儿花絮应采儿(看爸爸去哪儿5陈小春的儿子Jasper)(9)

山鸡哥,有弹幕说你把他们吓哭了

这一刻山鸡哥的眼神隔着屏幕都让人颤抖,更何况四岁的小J,我几乎以为他会崩溃,不过并没有。回去的路上小春哥明显还在发脾气。非常生硬地让儿子一个人走。

点评:这个也是家长非常普遍的做法。和孩子怄气时就一个人气冲冲走前面。之前有个当妈的因为生儿子的气,让幼儿园的儿子一个人过马路,遇到了车祸的。一定要引以为戒。

爸爸去哪儿花絮应采儿(看爸爸去哪儿5陈小春的儿子Jasper)(10)

小J也很累啊,还要拿着大喇叭

回到节目,这个时候其实孩子的体力消耗也比较大,别看爸爸们奋战了半天,孩子们也一样地在外面经受暴晒,加油鼓劲挑食材也很累呢。小J走路都摇晃了,小春哥却一直自顾自走前面,并一个劲儿地催儿子,最终控制不住地发了脾气(这个脾气毫无道理,属于前面没发泄完的情绪的延续)。

这里是全集经典镜头,也是我说应采儿教子成功地让人震惊的原因。

小J并没有吓得崩溃大哭,而是淡定地应对陈小春的催促,这一段对话先贴上来,太经典。(我把对话音频也贴上来,福利哦。顺便花痴小J的奶味英语。)

爸爸去哪儿花絮应采儿(看爸爸去哪儿5陈小春的儿子Jasper)(11)

就算用上了喇叭,小J语气并没有加重

小春哥:"Hurry up!"(快点)

Jasper:"I know."(我知道快点)

Jasper:"What's wrong with you?"(你怎么啦?)

小春哥:"ah?"(哈?)

Jasper(重复):"What's wrong with you?" (你怎么啦?)

小春哥:"What's wrong with you?" (你才是怎么啦咧,语气生硬)

Jasper:"Can you stop angry now?" (你能不能别生气了?)

小春哥:"Sorry."(你说啥?不知道是没听清,还是难以置信)

Jasper:"I said,"(拿出扩音器)"Can you stop angry now?"

(我说,你能别生气了么?)小J期待得看着爸爸。

陈小春这个时候绷住的表情软化了,对小J说了对不起。他察觉到自己不合理的情绪宣泄了。

这一段父子对话有太多值得拿来评说和学习的。

首先,小J的语气并没有一丝一毫受了委屈后的指责,他就是陈述事实的口吻。第一,这说明他并不害怕小春哥。面对权威和上位者,他没有畏惧。第二,这是一种非常高明的沟通技巧,很多成人都做不到。当我们吵架时,往往急于指责对方,语气多半是非常激动地,这就制造了“情绪钩子”,一来一往争吵便逐步升级。

武志红在他的《抚平你内心的钩子》里写道:“投射就好比一个人要去你家里挂衣服,但你家里必须有钩子才能挂得上,而假若你根本没有钩子,他发现没地方挂衣服,那他就会放弃。”这个比喻很妙,我更喜欢用“假设”这个词,比如别人假设我是不尊重他,因而产生对我的愤怒,指责我,如果我心里有一个“自己不够好”的钩子,就会挂上一个愧疚感的衣服,如果我有一个“他不好”的钩子,就会挂上一件愤怒的衣服。

而这个四岁的孩子做到了,心里毫无挂碍,对话里丝毫不带愤怒和委屈,这才是使得山鸡哥情绪平复的关键。

第二个让我惊讶赞叹的地方,是小J对界限划分的非常清楚。他很明确得知道自己并没有错,所以他问爸爸"What's wrong with you?"(你怎么啦?),并且一再坚持重复这句话。这就很不容易了。要知道孩子是天然善于把父母的问题归因于自己的。爸爸妈妈吵架了,是不是因为我不够好?这是一个孩子惯于使用的思维方式。

小J却不然,他能清楚地知道虽然是爸爸冲自己发火,但这是爸爸的问题,不是自己的问题。这就要求养育者(应采儿)平时就提醒他注意到这点,什么问题是孩子的,什么问题是别人的。界限感教育,几乎是我们最最最荒芜的教育领域。

最后一点,小J对爸爸的情绪处理非常好。他直接点出爸爸,你能别生气了嘛?父母教孩子贴情绪标签比较常见。孩子反过来给父母贴情绪标签就很少见了。他用陈述的语气对爸爸说出一个事实,你发火是因为在生气,请你处理好你的情绪。

哇,我真的被小J震住了!小小年纪能这么有条理,有界限,有理性地处理亲子关系。讲真的他表现比陈小春好太多了。

应采儿对小J的家教真的好到爆!小J平时一定得到了平等和尊重,才能在爸爸暴怒下坚持自我,而不是去迎合,讨好陈小春;才能这样乐观阳光,适应性强。

情绪处理和界限划分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养成的,需要大量刻意联系和现场教育。

要说应采儿的教育有什么值得诟病的地方,那就是爸爸带得太少。

期待这个小孩儿之后的表现。也想看看在更长的压力环境下,更多的情绪冲突时他会如何处理。(怪阿姨本性又冒出来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