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特色广场舞(日本广场舞的夏天)(1)

如果你在日本,看到一群浑身上下都是闪亮皮革,戴着墨镜,梳着油头,脚穿锃亮扁皮鞋的男男女女,在各地群魔乱舞,感到十分迷惑时:

别发问,不是山口组,是广场舞。

日本特色广场舞(日本广场舞的夏天)(2)

原来在隔壁的东瀛小岛上,也有一股来自广场的力量,正在蓬勃生长。

他们就是东京的广场舞者,跳的叫Rockabilly

日本特色广场舞(日本广场舞的夏天)(3)

“你没法联系他们,你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聚在一起的。”

在21世纪的东瀛小岛,脱离低欲望社会的日本中老年,已经开始踏入广场的魔法阵营之中。

日本特色广场舞(日本广场舞的夏天)(4)

在寸土寸金的东京涩谷,代代木公园的小广场上,戴着墨镜的昭和男儿甩开痛风已好的双腿,狠狠拓宽着日本年轻人对广场舞认知的边界。

日本特色广场舞(日本广场舞的夏天)(5)

△ 得大妈者得天下

刚过中午的太阳异常毒辣,汗水容易毁掉辛苦一早的造型,于是穿着皮衣的大爷大妈们,纷纷掏出了兜里的发油罐开始补头发。

原来能做出飞机头的完美复刻的,不止是《我是大哥大》的化妆组,也可能是热爱跳日本广场舞的皮衣大爷们。

日本特色广场舞(日本广场舞的夏天)(6)

△ 代代木公园广场摇滚舞爱好者

日本特色广场舞(日本广场舞的夏天)(7)

沙雕日剧《我是大哥大》的海胆头、飞机头都是视觉系型男可以参考的范例

时间到了,油头老大哥神色凝重地摁下了音响的播放键,此时传出来的是上世纪50年代的摇滚乐。

大哥这才露出满足的微笑,嘴角一扬,两腿一抖,剩下的精神小伙们开始放肆的跟着节奏扭动起来。

日本特色广场舞(日本广场舞的夏天)(8)

△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摇滚的风潮波及各地,只要心中有节拍,哪里都是广场。公园也是老年人的伊甸园。

也只有在自然公园里,近距离的和大自然神灵共舞,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天人合一。

日本特色广场舞(日本广场舞的夏天)(9)

△ 他们才是走进自然的践行者

但摇滚也并不是日本广场舞官方的唯一指定音乐。

如果你觉得宣布你老年命运的钟声节奏跟不上架子鼓的鼓点,那请你穿上和服,随着风的韵律自然扭动。

日本特色广场舞(日本广场舞的夏天)(10)

从公园到车站附近,从摇滚舞到日本传统歌舞,这里虽然没有我们的气功狂热,但有大爷大妈开的幸福火车。

日本特色广场舞(日本广场舞的夏天)(11)

你可以看到广场摇滚舞者的发胶,在阳光下通透发亮,高耸的飞机头即将戳穿穹顶,生活的风霜此刻成为跳舞的乔妆。

并且为了在水泥地上高强度长时间的舞蹈,每位跳广场舞的舞者都得在小皮鞋上裹上厚厚的黑胶带。

日本特色广场舞(日本广场舞的夏天)(12)

没有人可以不被音乐感染,路人都被这种大白天的高度集体统一化的野迪震撼到广场舞失格。

在代代木广场上,年龄不是问题,物种也不是问题,就算是狗也得全副武装。

日本特色广场舞(日本广场舞的夏天)(13)

顶着太阳,音乐响起,在众人的目光下男女老少们卸下了现实中的世俗身份。

在广场上,没有什么退休干部、服务员、家庭主妇,他们只有一个共同的身份:Rockabilly舞者。

日本特色广场舞(日本广场舞的夏天)(14)

他们黑色的墨镜下是对现实世界的选择性失明,只剩下厚重的大飞机头在随风摇摆,双腿展开高难度的托马斯回旋。

中年人甩开的,是社畜的标签、社会人的枷锁;

老年人甩开的,是退休后的虚无、秃顶的烙印。

日本大爷在热身的时候开心的说:

“跳了广场舞之后,我柏青哥也不怎么去了,打一下午小钢珠腰酸背痛还不如广场跳舞,还可以省不少钱。”

日本特色广场舞(日本广场舞的夏天)(15)

△ 老龄化浪潮让日本小钢珠赌博产业赚翻了天

你只有在广场上、在无数陌生路人面前,不拘小节的完成一次托马斯回旋,可能才会懂日本广场舞想要表达什么。

日本特色广场舞(日本广场舞的夏天)(16)

△ 三十五度的高温下,dancer们包裹的比熊都严实

看到这,你也许会开始迷惑:

为什么日本大爷爱在广场上跳摇滚,大热天还这么拼命,是为了参加日本的“这就是街舞”吗?

我只能说,如果你读懂了日本广场舞,那你就等同于读懂了日本。

日本特色广场舞(日本广场舞的夏天)(17)

广场舞必然发源自街头,只有公共场所上的集体舞蹈,才有资格被写进广场舞编年史。

比方说在日本代代木公园的广场舞流派Rockabilly,也叫“洛卡比里”,人们在这跳了近30年。

日本特色广场舞(日本广场舞的夏天)(18)

Rockabilly代表的不仅仅是一种舞蹈风格,也是一种已经被时代淘汰的音乐流派,叫作“乡村摇滚”(country rock)。

五十年代的美利坚,将音乐口味划分的和种族隔离一样严谨:

黑人听布鲁斯跳舞,白人听乡村音乐喝酒。

日本特色广场舞(日本广场舞的夏天)(19)

起源于黑人的blues,白人是不屑的,井水不犯河水,咱都各听各的

1953年,有位叫Elvis的男孩,将电子感的乡村音乐和跳跃感极强的布鲁斯融合在了一起,于是“乡村摇滚”:Rockabilly诞生,Elvis Presley,也就是我们熟知的猫王。

这种起源于美国南方,融合了乡村音乐的摇滚新奇另类,被猫王、比尔·哈利(Bill Haley)这样的摇滚巨星发扬光大,并将这颗摇滚炸弹投向了太平洋。

日本特色广场舞(日本广场舞的夏天)(20)

△ 猫王是50s昭和青年心中的真·idol

战后50年代的日本,除了打鸡血似的经济复苏奇迹,让家家户户用上电视相机外,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大门也朝西边敞开,坐上美国摇滚潮流的小船。

于是为了听摇滚,不少痴迷摇滚乐的大学生甚至不惜用刚毕业打工一个月的实习工资,来买上一台精致小巧的半导体收音机。

日本特色广场舞(日本广场舞的夏天)(21)

△ 1954年来自美国德州的收音机,50年代日本的硬通货

美军在战后驻扎日本,电台上最受欢迎的,一定就是为美军部队量身定制的摇滚电台,文化入侵就是如此的不知不觉。

但进入日本的美式文化,遭到了日本青年的全方位本土改装:

Rockabilly当然得先从音乐开始。那个时代的电波中,除了猫王外,大家最爱听的,就是模仿猫王、披头士的日本摇滚组合。

比如模仿猫王派中的山下敬二郎(ロカビリー・ベスト),也是乐队成员之一,成为无数模仿组合的佼佼者。

日本特色广场舞(日本广场舞的夏天)(22)

乍看山下敬二郎的发型到台风,简直和猫王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男孩们在音乐节上,直接可以把他从舞台上给拽下来;而疯狂爱他的女孩们,纷纷往台上扔从厕所偷来的卫生纸。

50年代的摇滚乐可能大多数会被遗忘,但飞机油头一定会被人民铭记。

日本特色广场舞(日本广场舞的夏天)(23)

日本摇滚乐队横浜銀蝿,但这都已经到了80年代,摇滚之火依旧生生不息

穿着打扮也是你进入受欢迎人群的通行证,日本人其实比美国人更具备审美眼光,明白什么样的美式文化适合亚洲人。

那爱摇滚的昭和男孩女孩怎么成为时尚界KOL?

女孩们穿的子弹胸罩就是昭和最危险的武器:

日本特色广场舞(日本广场舞的夏天)(24)

而复古碎花连衣裙是你跨入美式文化生活的第一步:

日本特色广场舞(日本广场舞的夏天)(25)

而作为摇滚boy,首先你得有头光滑发亮的飞机头,一套在美国军事基地随处可见的皮夹克和紧身牛仔裤,和一辆轰鸣的重型机车。

Rockabilly的飞机头绝对是一个时代的标记,一个族群的象征。

《热血高校》中四大天王之一的春道,他的标志墨镜和金色飞机头,就是Rockabilly的KOL。

日本特色广场舞(日本广场舞的夏天)(26)

不少日本漫画、影视中的少年形象都受到Rockabilly的影响,别看个个外表狠,其实都热爱摇滚

日本特色广场舞(日本广场舞的夏天)(27)

比如《灌篮高手》中樱木花道同学的发型,就是受Rockabilly影响,将经典的飞机头进行了染红工序

日本特色广场舞(日本广场舞的夏天)(28)

不止是日本受到美式文化影响,传奇的斯拉夫乐队“列宁格勒牛仔”就是用Rockabilly的异化飞机头闻名于世的

在日本生长的美式文化,抛弃了美国东海岸精英的西装路子,吸取了摇滚精神中的宝藏:用浓厚发胶和最野图案的牛仔夹克,来对抗主流社会。

但Rockabilly舞者的青春记忆还有最重要的一环节:加入暴走族成为混子。

日本特色广场舞(日本广场舞的夏天)(29)

1970年,日本进行政治改革,当局担心毒品泛滥和性行为过于开放,于是对摇滚文化进行打压。

叛逆的年轻人为了对抗和发泄,拉帮结派,组织非法改装摩托车的团伙,在大马路上以蛇形走位飙车,挥根铁棍,朝无辜路人骂街,绝对是当时社会的毒瘤。

日本特色广场舞(日本广场舞的夏天)(30)

△ 暴走族以不被警察抓到为荣

在鼎盛时期,日本有数据统计过,共有800多个暴走族团体在日本街头活跃,但反观当时的时代背景,也许你就会明白为什么暴走族可以成为70年代日本的重要符号。

1970年后,日本经济逐渐恶化,工资下降,社会动荡,连警察都不想抓暴走族了,遇到也就开警笛吓吓他们。

为了表达对社会的不满,越来越多的青年加入暴走族或者黑帮,选择当个混子,而暴走族和黑帮的经典造型就是Rockabilly的风格:墨镜梳着油头,在披上油腻发亮的皮衣。

日本特色广场舞(日本广场舞的夏天)(31)

1950年代日本街头最危险的非法改装摩托团体,整日飙车打架

但不少日本混子其实非常机智,基本都选择在16-20之间加入暴走族,在年轻时体验罪恶都市,但在20岁之后,大部分都选择悄无声息的退出。

Why?原因很简单,因为20岁之后是要负法律责任的。

日本特色广场舞(日本广场舞的夏天)(32)

△ 暴走族改装的摩托车,还影响了如今改装文化的形成

由此可见,Rockabilly可以说是日本青年在战后迷茫时代的灯塔,是萎靡时代下社会仅存的一点活力。

它的摇滚和穿搭的方式,成为如今老人们五六十年代青春回忆的一部分。

如今摇滚风潮已过,而听猫王长大的人,也已六十多岁,见证了Rockabilly文化的兴衰之后,更加怀念那些年,一起学猫王扭的屁股,以及暴走混子的岁月。

日本特色广场舞(日本广场舞的夏天)(33)

但广场舞还没停,1978年,在原宿一家叫“竹笋”的服装店,永远改写了日本广场舞的版图。

当时日本主流青年的穿衣风格,受到美国的强势影响,已是清一色的贵族常青藤和美国复古风,否则怎么证明你是个中产,是个迷人的精英?

日本特色广场舞(日本广场舞的夏天)(34)

△ 七十年代穿成这样只能说明你是个家里有钱的boring小孩

但“竹笋”店里各种夸张的鲜艳色中国风道袍,走阿拉伯异域风情的视觉系,以及不贵的价格,足以让年轻人们疯狂,也很受暴走族们的青睐。

当时的媒体把街上这些五颜六色的混子叫做“竹笋族”

日本特色广场舞(日本广场舞的夏天)(35)

△ 欢迎来到“昭和有嘻哈”

于是许多爱穿这种奇装异服的年轻人,开始抱团取中二团名,什么“天狼之星”、“朱丽叶”啦...

并在街头、在公园,用手提卡带机功放蹦野迪。

日本特色广场舞(日本广场舞的夏天)(36)

△ 1980年风靡全日的“竹笋族”正在街头热舞

媒体对此进行大幅报道,于是跳广场舞的“竹笋族”,就成为全日本不良少年的时尚奥义。

好景不长,流行注定是短暂的,没办法,时代的铁律,万物都得遵守。

才没过两年,在1981年以后,Rockabilly再次复兴,广场上又成了美国50年代Rockabilly的天下。

日本特色广场舞(日本广场舞的夏天)(37)

竹笋族虽然就火了短短两年,

但传承的精神一直延续到今日

但竹笋族的大规模团体舞蹈精神,影响了后来大大小小的广场舞流派,在泡沫经济下,成为对抗动荡崩塌下的安慰剂。

比如90年代的Para Para舞,和千禧年后日本文化代表之一的Cosplay,都可以视作“竹笋精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日本特色广场舞(日本广场舞的夏天)(38)

在90年代末,国民偶像木村拓哉,就在电视节目上中跳起Para Para舞,引起了日本全国跳Para Para的潮流

广场舞发展至今,在日本广场上的早就不止是五六十岁的老头老太太,也有像不少依旧打心底觉得“摇滚永不死”的年轻人。

但现在他们不可能再像从前一样疯狂,不良少年的混子已经是过去式了,现在能在广场上甩甩腿扭扭腰,健康养生就已经知足了。

日本特色广场舞(日本广场舞的夏天)(39)

吸收了中华文化后的东瀛广场舞,变得不再那么朋克,也会有正规的太极、交谊舞、传统歌舞等:

兼收并蓄,从养生保健到发扬亚文化,各领域多点收编。

迟早有一天,年轻人都得跳广场舞。

日本特色广场舞(日本广场舞的夏天)(40)

在日本广场上养身健体的越来越多,据称跳舞人数达到了约800万,跳交谊舞的人数更是排到了世界第一

日本的Rockabilly广场舞可以说是日本流行文化的集大成者,也是泡沫时代下社会活力的象征。

但是,作为上世纪的精神遗产,日本的年轻人买单不?

日本特色广场舞(日本广场舞的夏天)(41)

现在日本的当代小年轻,在看到街头如宗教活动般的“街头嘉年华”后,感到的是一种跨时代的兴奋。

爹妈吹嘘的叛逆青春再次回潮,纷纷拿起手机随手拍:

日本特色广场舞(日本广场舞的夏天)(42)

甚至在知名的旅游网站上,年轻网友也会疯狂追问究竟几点才可以看上跳摇滚舞的dancer们:

日本特色广场舞(日本广场舞的夏天)(43)

“我大老远赶来的,到底啥时候才能看到广场舞dancer们啊?”

摇滚舞者聚集的代代木公园,还因此成为热门的旅游景点,日本旅游网站将这些摇滚dancer们作为门户的招牌。

作为来日本玩一遭的游客,这是你绝对不能错过的文化场景:

日本特色广场舞(日本广场舞的夏天)(44)

△ 某个日本旅游网站首页就放上了广场舞舞者

在不扰民的情况下,日本的年轻人也纷纷在社交网络上表达对广场舞的新鲜和理解:

日本特色广场舞(日本广场舞的夏天)(45)

“这是一个所有年轻人和老年人都可以享受快乐的舞蹈。”

保持一颗年轻的心态就是快乐长寿的法宝,日本广场舞似乎就从来没有停过。他们对曾经潮流的热爱,超越尘世间的一切。

东瀛街头的广场舞遗产很迷人,一旦沉醉于广场舞之中,就会跟着节奏一直跳下去,也许灵魂此时会迷路,但最终都会回家。

日本特色广场舞(日本广场舞的夏天)(46)

△ 总有一天你会迷失在大妈的丛林之中

摇滚已经从这个时代落幕,嘻哈开始戴上流行的王冠,对历史有记忆的人开始唏嘘:原来变化才是这个世界的底色。

而日本livehouse巡演的摇滚乐队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粉丝应援的偶像。老人们要想寻找从前的记忆,只能在广场寻找存在感。

日本特色广场舞(日本广场舞的夏天)(47)

△ 如今日本的livehouse,偶像型团体已是常客

其实不止是日本的摇滚,日本引以为傲的文化产业,比如动漫和游戏,对亚洲乃至全球的吸引力,都渐渐疲软,远不如从前。

日本文化输出的繁盛时期,就像日本老人们曾经热爱五十年代的Rockabilly,和他们的昭和青春一样一去不复返,只留下高温天气里满头大汗舞动的身影。

日本特色广场舞(日本广场舞的夏天)(48)

广场上的大爷面对围观的路人,平淡地说着:

“在日本,潮流变化的很快,四十年前,这么多人喜欢摇滚风,现在已经没多少了,年轻人开始追新的潮流,将摇滚彻底遗忘。”

昭和已是远在天边的记忆,谁能想到连平成都成了过去式,现在都是令和的年号了呢?

日本特色广场舞(日本广场舞的夏天)(49)

他们经历了摇滚到本土的J-pop、再从city-pop到各路开花的时代,目睹着一代代年轻人的偶像,从摇滚猫王到电脑合成的初音未来。

曾经可是全民为摇滚而疯狂,现在只有零星的一小撮人还在广场践行着“摇滚不死”的理念,他们越来越看不懂这个风云变幻的时代。

就像我们刺猬乐队唱的那样:一代人终将老去,但总有人正年轻。

日本特色广场舞(日本广场舞的夏天)(50)

线下引流专家,线上融合推广—— 关注WX公衆号“艺网网络”,快速掌控BAT小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