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新加坡,中国的蔡家坡”,确信拟写、制作、高悬这一对联是为了凸显“蔡家坡”的,虽然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新加坡”出现其中,原创的本意一定是想让“新加坡”起到一个烘托陪衬的作用。十九世纪的法国有位了不起的作家叫埃米尔左拉,他创作了一篇极具幽默、讽刺意味的短篇小说——《陪衬人》:相貌平平的贵妇为了使自己显现的有姿色,于是刻意寻找一个相貌丑陋的女人陪着自己出入行走在各种场合。就这样,没有什么姿色的贵妇因为丑妇近身陪衬就有了姿色,自以为美人一般光彩照人。烘托陪衬是很实用、很巧妙的一种表现技巧,但如果用作烘托陪衬的对象选用的极不合适,效果就会显得荒唐、滑稽甚至愚蠢。美丽的花园城市,繁华的国际大都会,第四大世界金融中心,亚洲重要的服务及航运中心,,,,,,这就是拥有很多绚丽花环的“狮城”新加坡,如果把她比作一个女人,应该是属于时尚、华贵、热情而又风姿绰约的一类。实在难以理解“蔡家坡”为什么要把“新加坡”拉倒自己的身边为自己作烘托陪衬。

说了这些好像到此还不能够戛然而止,将近一年之前,《2016中国城市体系分级》出炉。依照由大到小的层级类推,陕西是中国的一个省,宝鸡是陕西的一个市,岐山是宝鸡的一个县,“蔡家坡”只是岐山的一个镇。汉字中有一个情感色彩比较严肃的词——“僭越”,意思是超越本分去说话做事。“世界的新加坡,中国的蔡家坡”,如果要找出这一对联的毛病,挑它的不是,定是“僭越”无疑的。毕竟在“镇”级之上还有“县”,“县”上还有“市”,“市”上还有“省”。当然,还可以把这一对联理解为是一种鲜明的态度,一种高亢的姿态——不走寻常路,发展跨越式。就好像大唐诗仙李太白,绝不一步一个脚印的通过征召考试逐步晋级,他怀有的是“一步而至卿相”的自信。”蔡家坡“是岐山的,岐山是宝鸡的,宝鸡是陕西的,陕西是中国的,,,,,,突然发现“蔡家坡”是中国的,这算不算是“僭越”,这是不是超级的跨越。

西施与东施(让西施衬东施)(1)

西施与东施(让西施衬东施)(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