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是古代中华民族的图腾标志,也是古代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符号。中华民族的“龙图腾”和“龙文化”又是怎么来的,龙的传人始源又在哪里?为什么说嵩山天地之中是“龙的传人”的祖龙山,现如今,我们就依据中华民族文明文化的历史表像来追踪这一伟大的“龙文化”产生和发展的轨迹。
一、远古的遐想
“天下之中在中国,中国之中在中原,中原之中在嵩山”嵩山是中华民族产生发展的渊源之一。嵩山早在36亿年前就率先出海,成为最早露出水面的大陆板块,这个阶段大约经历了10亿年的历程。
地球水陆世界的形成,促进了万物生命的产生。动物类生命体由简单的浮游生物到爬行动物再到肢体动物,这大概又经过了10亿年的光景。
在前5亿年左右的时间里灵长类动物产生了。700万年前,最早的类人学会了直立行动,从此;“人猿相揖别”,人类出现了。
人类族群为了区分敌我,族群的图腾标记物出现了。
10万年前,人类族群的“图腾”智慧得到了进化完善和美观亮丽,并且每个族群都有了自己的图腾信仰。
人类历史发展到五万年左右的时期,出现了族群部落和部落联盟。到了一万年左右,最强大的部落联盟是“伏羲”氏族部落,还有较强大的“女娲”氏族、“共工”氏族、“轩辕”氏族、“蚩尤”氏族等部落。又经过了长期的部族战争,黄帝轩辕氏族最终统一了“天下”,形成了强大的华夏汉民族的人类群体。
在“伏羲部落”时期,伏羲氏族部落的图腾标记是“蛇”,女娲氏族部落的图腾标记是龟,“轩辕氏”的图腾标记是熊,伏羲氏是众部落的联盟之首,伏羲女娲两族通婚后,才有了东苍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的图腾标志。玄武标志就是蛇龟交合的形象,因此也就有后来的“伏羲女娲”蛇身图和兄妹成亲并创造人类的神话故事。
大约在8000年前,伏羲氏将女娲氏族分封在汝水之阳。《世本·氏姓篇》载:“女氏:天皇封地娲于汝水之阳,后为天子,因称女皇”。夏有女艾,商有女鸠,妨,晋有女宠,皆其后也。”何光岳所著《炎黄源流史》写道:“这涡河、汝水,皆因女娲居此而得名”,“女”与“汝”通假。据传:女娲青少年时期生活在甘肃羌水一带,成年后下嫁中原伏羲氏,说明了在伏羲时代打破了族外不通婚的母系社会习俗,开始了向族外通婚的父系社会的转变,这也是人类历史的一大进步。这个进步,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
人祖伏羲的故里有多种说法,如天水说、嵩山说、羌水说等等,但不管是什么说,伏羲创立的文明,“纳皮兴嫁娶,结网教畋渔,设象契神明,布爻穷变化,渭河犹奏立基乐,陇坡长篇画卦台”的功绩则是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大典。
《易经》记载:在嵩山北部的黄河与洛水交汇处的太平岗上是伏羲氏“观河水东流,察日月交替,思寒暑变迁,构八卦以演”的神圣之地,大中华的民族从此由文明生存智慧时期进化到了文化生存智慧时期,
二、伏羲女娲在嵩山的探秘
大约在8000年前,伏羲氏在嵩山修行天地之道,嵩山东部的伏羲山(浮戏山)神龙洞传说就是伏羲修行的道场。洞有十里,高有十丈,低有五尺,盘旋曲弯,溪儿潺潺。钟乳石千姿百态,若佛若仙,若荷若莲,若龙若虎,若鼠若兔,世间奇景,无与伦比。嵩山地区的登封、禹州、汝州、伊川等地。在《山海经》有多处记载:有钟鼓山(鼓钟山、中灵山)、太极顶,伏羲女娲的宫、洞、庙、泉等等先古的人文遗迹以及抟土造人、练石补天、滚磨成亲等等这些脍炙人口的神话故事。
关于伏羲的出生地是在天水或是嵩山或是中国的其他地方,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传承发扬伏羲的文化精神。根据上面各种传说和记载,我们不妨说“女娲下嫁中原伏羲”这一信息表明:女娲籍贯应在山西,伏羲籍贯应在中原;二、伏羲氏、女娲氏的部族通婚表明了中华民族由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转变的开始。
三、中华民族龙图腾的由来
“龙”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精神象征,是中华民族由蛮荒时期向文明社会过渡的标志。《史记》集注解引谯周曰:“黄帝,有熊国主,少典之子也。”黄帝统一中原后,召集各部落联盟商讨决定统一部落的图腾以统一精神意志和行为行动。据文献记载,炎帝为羌姓,当以羊为图腾。黄帝为姬姓,从臣,黄帝部落的图腾为熊。《列子》亦记载:“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率熊、罴、虎、豹为前躯,雕、鹰、鸢为旗帜”,也表明了黄帝率不同图腾的部落战炎帝,这其中为首的就是黄帝的熊部落。
近代学者郭沫若解释说:“天鼋,为轩辕,肯定神龟为黄帝部族的原始图腾,因此有认为,鼋上下分开为黄帝和神龟,又合为玄武,鼋、龙、鱼皆从蛇 ,这样黄帝部族的图腾就为此类”。《淮南子·天文训》说:“中央地,其帝黄帝,其佐后土,执绳而治四方。其神为镇星,其兽黄龙,其音宫,其曰戊己。”《史记·天官书》说:“轩辕,黄龙体。”《河图·稽命徵》、《汉书·人表考》俱说黄帝:“龙颜、有圣德”、“鹤目龙颜”。《史记·封禅书》说:“黄帝聚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帝上骑,群臣后宫从者七十余人,龙乃上去。”从这些记载中可知,以黄帝为首的众部落的图腾已经由“熊”演变为“龙”了,并且以“龙”图腾为引导,回归祖籍“天庭”(黄帝的出生地)。
学者陈荣富先生说:“龙是黄帝部落的图腾,中华民族是龙的子孙。”到了这里,黄帝的部落已经成为统一的“龙”的家庭了,已经超越了部落民族群体的范畴,其图腾也成为了统一的“龙”的标记了。
龙的演变来历有许多文献资料可为依据,《说文解字》说:“蟜,蛇也。从虫,乔声。”又“虹也,壮似虫。”“蟜,似虹,即蛇也。”故蟜为龙蛇类,意即龙蛇。黄帝统一各部落之后,以龙为图腾。《史记·补三皇本记》说:“有蟜氏,又名女登,为有娲氏之女。有娲氏即女娲。女娲为龙蛇之身”。
在上面我们曾说到甘肃女娲下嫁中原伏羲氏,成为异族通婚之始。到了黄帝的父亲,异族通婚已为定制。
有史书记载:伏羲的母亲生活在华阳国,故称华胥氏,华胥氏在叫做雷泽的地方踩了巨人的脚印而生伏羲。华胥氏是中国上古母系社会氏族部落的一位杰出首领,《山海经·海内东经》说:“雷泽中有雷神,龙身人头,鼓其腹则雷。”现如今中岳嵩山中灵山上有鼓钟山,在其山坪上跺脚即有鼓声。《山海经·中山经》有:“鼓钟山,帝台之,所以觞百神也。”
华、夏两字在上古同音,本一字,相互为用,华夏同义反复,华即是夏,“中华”也称“中夏”,大约从春秋时代起,我国古籍上就开始将“华”“夏”连用了,合称中国人为“华夏族”。《尚书·武成》有“华夏蛮貊,罔不率俾。”伪孔传将其解释为:“冕服采装曰华,大国曰夏。”《春秋左传·正义》曰:“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中国华夏人从华胥氏到伏羲女娲氏,从伏羲女娲氏到炎黄二帝,从炎黄二帝到大禹夏商周,从大禹夏商周到秦汉晋隋,又到唐宋元明清,从50万年前的茹毛饮血到10万年前的裹衣构屋;从华胥氏前的母系民族部落到三皇五帝时期的父系民族部落,从燧人氏钻木取火的古人类文明兴起到炎黄二帝的植谷狩桑的古文化的发展,一直到人类生活现代化的大中华国粹时代,整个中华民族的后人已经渗透到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角落落。
五、嵩山天地之中祖龙山文化追踪
地球的形成距今已有46亿年的历史了,嵩山的年龄比地球的形成晚10亿年,比生物生命的形成早10亿年。《诗经》:“崧高维岳,峻极于天”。嵩山在三皇五帝时期叫崇山,周时叫外方山,汉时叫嵩高山,唐以后叫嵩山。嵩山的东部山脉叫浮戏山,也叫伏羲山,又叫五指山。五指山传说是伏羲画卦时洗手晾晒形成的。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嵩山就因伏羲女娲滚磨成亲、伏羲修身悟道、河洛图书一画开天而扬名天下的。
《山海经》说:“苦山、少室、太室皆冢也。其祠之,大牢之具,婴以吉玉”。《易经·系辞传》说:“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故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像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尚书·顾命》曰:“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在东序。”东序,中原也。
在嵩山北麓“河图”“洛书”产生地的下游,洛河与黄河的交汇处的青龙山的太平岗上,伏羲“观河水东流,察日月交替,思寒暑变迁,构八卦以演。”从而制“河图、洛书、八卦、九宫图式”,开创了中华民族文明文化的先河。嵩山地区的黄河与洛水均显现出“龙背与身,肋生双翼,高八尺五寸,背负图点,凌波踏水,人谓之龙马负图”之瑞像也。
青龙山太平岗上如今仍遗存有伏羲画卦台的遗迹,据考古认定其文化层有8000年前的仰韶文化和四千年前的夏文化等期段的遗址,并有陶片等物出土。
“河出图,圣人则之。”隋文帝杨坚在此建“羲祠以奉先祖。”如今每年的农历三月十八日,都有成千上万人来这里祭拜先祖,香火鼎盛,灵验奇异。
上古传说伏羲在嵩山五指山(浮戏山、伏羲山)东麓“神龙洞”修行天地之道,变龙变虎,祈风祭雨,为保佑百姓安居乐业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为了纪念伏羲创世佑民的伟大功绩,巍峨缠绵的嵩山的山山水水都化作了伏羲龙的象征,育化出了许许多多的龙池、龙泉、龙沟、龙岩、龙洞、龙潭等美丽的自然奇观,人们居住的许多的村庄也命名为龙头、龙尾、龙须、龙沟、龙台等。为了纪念伏羲女娲母亲华胥氏养育子女之圣德,人们又修筑了龙宫、圣母庙、圣母殿、九龙庙、龙王庙、五龙庙等古文化遗址。又把嵩山祖龙山一带的山山水水命名为蛟龙河、黄龙河、八龙潭、九龙潭、九龙沟等,嵩山祖龙山也就是中华民族“龙的传人”的始祖山。神奇奥妙的嵩山,辉煌灿烂的文化,感动了中国,震撼了世界,2010年8月1日中国嵩山七项十一处古建筑群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天地之中”世界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完整齐全的嵩山的地址地貌,招来了联合国“世界地质博物馆”的选址,这些近现代的文化新姿,更加有力地促进了嵩山祖龙山文化的飞跃发展。
(撰文; 张建德 程毓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