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讲“攴”部的三个汉字:“鼔、攷、敂”。这三个字中,有两个字特别需要注意:其一,“鼔”不同于“鼓”,两个字在《说文解字》中均有收录(《说文》设有《鼓部》),区别在于右侧一为“攴”,一为“支”;其二,“攷”不是“考”的繁体字,两个字在《说文解字》中也均有收录,两个字的关系是异体字。三个字的详情如下:

1、鼔。读gǔ。《说文解字》给出的解释是:“鼔,击鼓也。从壴(zhù),壴亦声。”形声字。本义是击鼓。

汉字的阴阳属性以繁体字为标准吗(说文解字第613课易错的繁体)(1)

(击鼓陶俑)

关于“鼔”字,唐兰先生《殷虚文字记》辨析得最为清楚:

金文“鼓”字,或从支,或从攴,殊无别。卜辞则有从“攴”从“殳”二体。盖古文字凡像以手执物击之者,从“攴”、“殳”或“支”,固可任意也。“壴”为“鼓”之正字,为名词;鼓、鼔、[壴殳],为击鼓之正字,为动词。《说文》即以鼓为名词之鼓,遂以鼔专动词。

汉字的阴阳属性以繁体字为标准吗(说文解字第613课易错的繁体)(2)

(《殷虚文字记》新版封面)

简言之:在古代,“鼓”的正字是“壴”,是名词;“鼓、鼔、[壴殳]”的意思都是“击鼓”,是动词。后《说文解字》整理汉字,以“鼓”为名词“鼓”用字,以“鼔”为动词的“击鼓”用字。

所以,这里的“鼔”本义是击鼓。《玉篇·攴部》:“鼔,击也。”《篇海类编·器用类·鼓部》“鼔,击也,抚也,扇也,动荡之也;又冶铸,又鼔琴鼔瑟。从攴,与钟鼓之鼓不同,然亦作鼓。”《素问·疟论》:“疟之始发也,先起于毫毛,伸欠乃作,寒栗鼓颔。”疟疾开始发作的时候,先起于毫毛竖立,继而呵欠连连,乃至寒冷发抖而使上下颌止不住撞击(像击鼓一样)。

“鼔”的小篆写法如图:

汉字的阴阳属性以繁体字为标准吗(说文解字第613课易错的繁体)(3)

(鼔的小篆写法)

关于用作名词的“鼓”,我们到《说文·鼓部》部首时再详细解说。

2、攷。读kǎo。《说文解字》给出的解释是:“攷,敂也。从攴,丂声。”形声字。本义是叩击;敲击;敲打。

“攷”字最早出现在战国,比“考”要晚得多,二者的关系是异体字,并非繁简字,攷在战国时是独立的,后世经典中,“攷”多写作“寿考”的“考”,有时,“考”也写作“攷”,都是假借关系。到了后世,“考”的大量用法,人们也写作“攷”,最经典的用例,是《参考消息》的报头。

汉字的阴阳属性以繁体字为标准吗(说文解字第613课易错的繁体)(4)

(《参考消息》的攷)

据官方消息,《参考消息》的报头四字,是集鲁迅先生手写字而成,鲁迅先生的字从书法角度来说,清秀俊逸、活泼飘洒、骨力劲健,而且鲁迅文笔耿直,很适合《参考消息》的办报方向。但我们一定要认清,《参考消息》的这个“攷”字,其实是“考”字的异体字,它们不是简体与繁体的关系。

“攷”的“叩击”本义,后来多借用“拷”,不再用“攷、考”。《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中收有“拷”,未收录“攷”。“攷”实际上退出了日常应用,但由于《参考消息》的影响太大,很多“文化人”手写“考”字,一旦用到繁体,还是写作“攷”,在现代汉语规范的要求之下,这是不规范的。

汉字的阴阳属性以繁体字为标准吗(说文解字第613课易错的繁体)(5)

(鲁迅像)

用大白话说,鲁迅先生那样写,是行得通的,因为在他的时代,“考”可以写作“攷”,但在我们的时代,就不规范了。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人抱怨说:“鲁迅先生写错字,叫‘通假字’,而我写错字,就是错字”,其实大多是这个原因。抱怨没有价值,正确的态度是尽可能地规范自己,跟上时代。

因为《参考消息》的“攷”字是集字成句,当然也就没有错了,并且因为“参”是繁体,用“攷”字反倒更协调,因为它字形更密。因为,“考”的繁体字还是“考”,字形太简洁了。

“攷”在本义之外,也指辅佐者。《周礼·天官·大宰》:“乃施法于官府,而建其正,立其二,设其攷,陈其殷,置其辅。”郑玄注:“考(攷),成也,佐成事者。谓宰夫、乡师、肆师、军司马、士师也。”在官府施行八法,为各官府设长官,为长官设副手,副手下设属(辅佐)官,属官下设众士,士下置府史。这个意义,后世也写作“考”,今本《周礼》,也作“考”。

因为是异体字关系,“攷”还用作“考”的大量用法,较常用者如:

(1)考校;考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攴部》:“攷,引伸为之义为考课。《周礼》多作‘攷’,他经攷击、考课皆作考,假借也。”《周礼·夏官·大司马》:“以待攷而赏诛。”郑玄注:“攷,谓考校其功。”以待考校他们的成绩决定对他们的赏或罚(这一处,今本《周礼》也作“考”)。鲁迅《坟·摩罗诗力说》:“攷其生平,诚如自述。”

(2)旧称已死的“父亲”。陈子昂《唐故朝议大夫梓州长史杨府君碑》:“攷坟其左,叔茔其旁。”

“攷”的小篆写法如图:

汉字的阴阳属性以繁体字为标准吗(说文解字第613课易错的繁体)(6)

(攷的小篆写法)

关于“考”字的详细解说,也到《老部》“考”字时再详细说。

3、敂。读kòu。《说文解字》给出的解释是:“敂,击也。从攴。句声。读若扣。”形声字。本义是扣击;敲击。

这个“扣”,就是“叩门”的“叩”,敲的意思。

汉字的阴阳属性以繁体字为标准吗(说文解字第613课易错的繁体)(7)

(小扣柴扉)

钱坫《说文斠诠》:“凡经典扣击之扣,皆当作敂。”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自扣、叩行而敂废矣。手部:‘扣,牵马也。’无叩字。”《广韵·厚韵》:“敂,扣打也。”《周礼·地官·司关》:“凡四方之宾客敂关,则为之告。”凡四方的宾客前来叩关,就为他们向王报告。《晋略·谢安传》:“(羊)昙悲感不已,以马策敂扉。”就是用马鞭叩门。

“敂”的小篆写法如图:

汉字的阴阳属性以繁体字为标准吗(说文解字第613课易错的繁体)(8)

(敂的小篆写法)

(【说文解字】之613,部分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版权方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