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我最喜欢去的地方是颐和园,清朝时期的皇家园林,距离市中心15公里,占地约290公顷。园内主要景点昆明湖、万寿山、长廊、西堤。

学生时代,一到春季开始春游踏青时节,老师就带领我们到颐和园游玩。那时的我们只知道同学一起游玩热闹,不懂什么叫疲劳,爬山更是小意思。

参加工作后,喜欢爬万寿山,站在万寿山顶俯瞰全北京的壮观风貌,心里是敞亮亮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也来颐和园,就很少爬万寿山了。

最近这一、两年,再来颐和园,感觉颐和园的春夏秋冬,各有特色。

在北京颐和园记录一下美好的时光(颐和园在我眼中一年四季都很美)(1)

一,春天的颐和园是明媚的、温暖的。

尤其是

尤其是春天的桃红柳綠之时,颐和园处处生机盎然。万寿殿前的白玉兰,高雅、诱人。当春风轻轻掠过,片片花瓣抖落一地。捡拾其一地上的花瓣,放在掌中,那柔柔的、丝绸般的花瓣,像极了婴儿的小脸蛋,光滑滋润,香味扑鼻。

再看那粗壮的玉兰树像不像诗中描绘的那般,倚在栏杆旁如少女一样,婀娜多姿。

作者:佚名

净若清荷尘不染,色如白云美若仙。

微风轻拂香四溢,亭亭玉立倚栏杆。

我认为春天的颐和园是玉兰花的世界,游人全都围绕玉兰花欣赏拍照,没有哪一处能比它更有魅力,更吸引人。

在北京颐和园记录一下美好的时光(颐和园在我眼中一年四季都很美)(2)

二,夏天的颐和园是明快的、热烈的。古老的园林展现出最旺盛的生命力。

昆明湖上的荷花仙子张开迷人的笑脸迎接四面八方游客,湖水清波漾漾,夜色中映出明亮的月光。

闲步在颐和园的小径中、长廊间,在习习微风吹拂下,给游人带来阵阵夏日的清凉。

昆明湖水更加碧绿,垂在湖水中的杨柳枝,好似少女的小蛮腰,散开了去的柳条,像一把大雨伞,杨柳树干被小蛮腰拉扯着,又像被压弯了腰的小老头。

清澈的湖水,翠绿的柳叶,鲜艳的荷花,将昆明湖装扮得像要出嫁的大姑娘。

在北京颐和园记录一下美好的时光(颐和园在我眼中一年四季都很美)(3)

三,秋天来到颐和园,又是另一种景象。

秋天的树木依然郁郁葱葱,昆明湖水依然碧波荡漾,草儿依然茂盛,花儿依然美丽。颐和园的秋天就是这样,景色依然迷人。

温暖的阳光洒在昆明湖上,来来往往的游船,穿梭在昆明湖水中的十七孔桥附近。行走在西堤的小径中,看着鸳鸯在芦苇中戏水,忽而高高飞起,忽而平静地游划,仿佛知道游人在给它们拍照,不时地展示自己的身姿。

昆明湖畔,有人在歌唱,有人在习武,还有很多绘画爱好者,静静地坐在那里写生,瀑布般垂下来的柳叶为他们遮风挡阳。

跨过一座座小桥,仿佛置身于江南的小桥流水人家。西堤共建有6座桥,它们是:界湖桥、豳风桥、玉带桥、镜桥、练桥和柳桥。6座小桥,风格各异,而玉带桥最为别致,也是这6座桥中最高的桥,上上下下有7、80个台阶,差不多有25公分高。

有人说西堤的四季,以春天最美。我觉得秋天的西堤照样美,整个颐和园都很美。

在北京颐和园记录一下美好的时光(颐和园在我眼中一年四季都很美)(4)

四,冬天颐和园的景色不逊色

冬天的北京各处都显得有点灰蒙蒙,北风呼啸,白雪皑皑,缺少点鲜艳的景色。可是当天气晴朗的时候,你来到颐和园,可以看到瓦蓝瓦蓝的天空,像是一块蓝色的绒布挂在天空,朵朵白云轻轻地漂浮在天空。

透过还没有冻结实的冰层,可以看到昆明湖底的鹅卵石,整整齐齐地排列在那里。

很多游人照例往园内涌入,从人们的精神面貌上,看不出有冬天的影子。那灿烂的笑容,暖阳的辐照,冬意全无,最为壮观的当属“金光穿洞”。

每年的冬至前后15天,是颐和园最为热闹的时候。这段时期的下午4点左右,十七孔桥的东北角站满了摄影爱好者,一张张金光穿洞的照片留存到每个人的相机和手机中。拍到这壮观的一刻,每个人的脸上都挂满了笑容,带着满足感离去。

在北京颐和园记录一下美好的时光(颐和园在我眼中一年四季都很美)(5)

我喜欢来颐和园游览,喜欢到颐和园散步,喜欢看颐和园的美景,喜欢闻颐和园的新鲜空气。颐和园的一切都喜欢,一年四季来不够,看不够,游不够。颐和园在我眼中总是最美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