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失落的文明,我的脑海里浮现出的基本上都是古希腊、古埃及以及玛雅之类的信息,直到我看到《众神降临之前》 在沉默中重现的印度河文明这本书,我才发现原来我一直忽略了一个印度河。

古埃及、古希腊、玛雅,还有古代美索不达米亚,这是我脑海里最早的属于失落的文明之类的地方,所以曾经我看的书籍,也都是关于这些地方的。那些未知的过去,那些失落的文明,到底曾经以什么样的方式出现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上。

印度河文明和印度文明的区别(失落的印度河文明)(1)

《众神降临之前》这本书告诉我们,这些失落的文明,都曾经被提及过,包括印度的佛教思想还有早期印度教思想也广为人知,但是公元前三千纪上叶在印度河河谷——今天的巴基斯坦和印度——中出现的文明,却并不被太多人知晓。这是为何呢?

与古埃及文明和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一样,印度河文明也有其独特之处,但它在公元前19世纪就衰落了,也并没有在印度次大陆留下直接的遗产。我想,这大概就是我们很少知道印度河文明最主要的原因吧。因为没有传承,所以无人知晓。

印度河文明被发现,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英国和印度的考古学家意外发掘出城市遗址的时刻。因为城市遗址被发现,所以世界才知道原来还曾有个印度河文明。但是,发现终究只是发现,因为印度河文明和古埃及文明一样,他们的书写系统我们暂时还不能看懂。于是,“失落”的文明之中,从此多了一个印度河。

印度河文明和印度文明的区别(失落的印度河文明)(2)

《众神降临之前》这本书记录,这些城市有用砖块修建的杰出建筑,虽然并没有像古埃及人或美索不达米亚人那样,用金字塔、宫殿、神庙、陵墓、雕塑、绘画或者成堆的金子夸耀宣传自己。

但是,“大浴池”建筑的发现,还是给印度河文明赋予了值得骄傲的炫耀,因为这个“大浴池”,长12米,宽7米,最深处有2.4米,是古代最早的公共蓄水池。虽然说在曾经的那个时代里,拥有大浴池这样的技术非常令人惊叹,但是考古学家却发现,在大浴池并没有什么绘画或者雕刻的装饰。

我想,城市的“大浴池”只是一个比较普通的存在吧,因为主要功能是公共蓄水池,所以才不需要去额外的点缀和装饰它的存在。又或许,在城市其他的我们还没有看到的地方,类似的大浴池其实还有很多,所以点缀与装饰雕刻的存在便没有了太大的意义。

这就如同一座城市里,拥有很多的相同建筑是一个道理。因为建筑很多,并且大同小异、功能没什么太大的区别,所以就无需再给他们过多的装饰。当然,也有可能存在的一种情况是,建筑的拥有者,是否想简单的装饰自己拥有的这个建筑。大概,这个人是个极简主义者吧,所以什么都未留存。

印度河文明和印度文明的区别(失落的印度河文明)(3)

《众神降临之前》这本书开篇,是大事年谱,从公元前7000年开始,一直记录到了公元1980年。这是一个跨时代的记录,在这些记录里,有中国和印度种植水稻的大事件、有印度河文明早期的大事件、有埃及吉萨兴建金字塔的大事件、还有印度河文明晚期以及埃及、巴勒斯坦和西奈半岛出现字母系统的大事件……

大事件很多,不同的年份拥有着不同的记录,这些记录不仅仅只是印度河的记录,还有它周边世界以及有过合作关系国度的模样。除此以外,《众神降临之前》这本书,更是通过建筑、工艺美术、农业、贸易、社会、宗教各方面来书写了印度河文明兴起和衰落的历史。

印度是个很神奇的国度,至少在我的感知里是如此。看《众神降临之前》发现,在印度河文明发现的时刻里,每个人对此所拥有的态度都是完全不同的。大部分人觉得发现就发现了,与自己无关;少数人却认为这又是一个“失落的文明”的发现之旅。

印度河文明和印度文明的区别(失落的印度河文明)(4)

在这个地球之上,有很多“失落的文明”等待着我们去发现,而发现的文明是否属于“失落的文明”,也需要世界上的人去探究一个最终的结果。《众神降临之前》在最后是这样说的:尽管如此,印度河文明还远谈不上“失落”。但不论如何,坐落于巴基斯坦和印度的印度河文明,就如同《文明》节目里所说的那样,它属于全世界。

探究古老的文明,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所以我们才能够看到这本记录了建筑、工艺美术、农业、贸易、社会、宗教各个方面的印度河文明。任何一种文明都不会永远地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印度河文明的发现与探索也证实了这一点。所以,“失落的文明”是否失落,最终还是看每个人自己对待这些文明的探究和思索。

《众神降临之前》这本书篇幅虽然不是特别的长,但是读起来却能够让人觉得内容丰富并且具有说服力。所以我赞同《当今世界考古学》所说的那句话:本书是对印度河文明的全面记述,文字简明、易于阅读,是一本非常优秀的读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