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鉴宝,早年间的一些鉴宝节目,曾掀起了一阵收视热潮。

在节目上不仅能看到琳琅满目的奇珍异宝,专家鉴定的过程也让人觉得惊心动魄。

战国时期的真品虎符(战国时期的虎符)(1)

很多藏宝人信誓旦旦的藏品,结果让专家鉴定出是赝品,被主持人当场砸碎。这一过程让人看的紧张不已,生怕一个闪失,就毁了一件国宝。

然而就有这么一件传承了两千年的国宝,却被专家三次都鉴定为赝品,甚至一度沦为孩子的玩具,最终被一个人花50块钱买下,如今成为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价值上亿。

这到底是一件什么样的宝物?在它的身上又有着怎样的故事?为何如此珍贵的国宝却接连被专家认定为赝品呢?

战国时期的真品虎符(战国时期的虎符)(2)

要说起哪个城市历史最悠久、出土文物最丰富,陕西肯定榜上有名。

早在大禹分天下九州时,陕西就已经作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了。从中华文明诞生之日起,陕西这块土壤,就生活着炎黄子孙的后代。

互联网上曾流传着这样一则笑话:陕西当初修建地铁时,每挖几米就得停工,因为总能挖出墓葬群来,给文物局打电话,人家还得问你这是什么年代的墓,要是年代晚了还得往后排。

这当然是一句笑谈,但是也充分反映了陕西这块土地,出土文物之丰厚。今天要说的这件国宝也是这样。它的发现是如此偶然,它的故事却又那样传奇。

战国时期的真品虎符(战国时期的虎符)(3)

1975年的冬天,陕西西安山门口公社的社员杨东锋,打算在雪化以后翻一翻土地,以待明年春天方便耕种。

杨东锋虽然只是一个中学生,却也总是帮着分担家里的农活。每年春耕和秋收的时候,父母总是在田里耕种,一天到晚累的腰都直不起来。像翻地这种比较轻松的活,杨东锋一般都会帮父母做。

可是这一天,杨东锋在地里刚干了一会儿就听见“当啷”一声,锄头好像碰到了什么东西。

而且这个东西还有些坚硬,自己卯足劲儿挥下去的锄头,都没有把它砸坏。杨东锋感到奇怪,便蹲在地上,找到了刚才锄头碰到的物品。

战国时期的真品虎符(战国时期的虎符)(4)

把土弄干净后,发现这是一个像是用铁做成的小玩意儿。杨东锋起初以为这是谁家坏了的门把手,或者是箱子上的小物件,不小心掉在了这里。

但是仔细一看又觉得这个东西不像是把手之类的,倒像是一个小动物,到底是像马还是像狗?杨东锋一时也看不出来。

不过他也没有在意,公社的社员,农忙的时候常常在地里一待就是一天。就连饭也是送到地里吃,有时忙起来落下个筷子、碗之类的物件在地里也并不稀奇。

但这个东西倒像是铁做的,兴许能值几个钱。杨东锋就顺手揣在了兜里,打算翻完地找个回收废品的人卖了。

战国时期的真品虎符(战国时期的虎符)(5)

杨东锋回到家后,妹妹看到哥哥回来了,连忙给哥哥倒水。看着懂事的妹妹,杨东峰一把就把妹妹抱了起来,这是兄妹俩平时最爱做的游戏。

可是这一次,妹妹却说到“哥哥,你兜里放了什么东西呀?咯疼我了。”

“东西?什么东西?”杨东锋把兜里的东西掏出来一看,原来是上午在地里刨出来的那个玩意儿。

忙了一上午,差点把它给忘了。正好下午下地之前,找个地方把它卖了。

可是杨东锋转头一看,发现妹妹好像对这个东西挺感兴趣。杨东锋家里比较穷,平时也没有什么玩具。反正这个东西也卖不了几个钱,干脆就留给妹妹玩吧。

战国时期的真品虎符(战国时期的虎符)(6)

想着杨东锋就对妹妹说道“今天出门捡的,你看看,像不像个大马,留着给你玩吧。”没想到这件不经意挖出的文物,竟成了杨东锋妹妹的玩具。

那么之后,这件文物又是怎么被发现的呢?

自从杨东锋把这个东西给他的妹妹当做玩具后,转眼就过去了三年,哥哥给的这个小物件,妹妹非常喜欢,一直拿在手里把玩,时间长了上面的铜锈都被磨掉,逐渐露出了原来的颜色。

这天杨东锋回到家里,发现了这个小玩具被妹妹放在了一旁,可是当他眼睛一扫,却发现这个东西怎么还有着金色的花纹呢?

战国时期的真品虎符(战国时期的虎符)(7)

他打来一盆水,把这个小物件仔细地擦拭了一番,终于露出了上面的图案,原来这并不是什么金色的花纹,而是密密麻麻的写着几十个字,可是这上面的字,杨东锋一个也不认识。

但他在课堂上听老师说过,中国古代的文字有一种字体叫小篆,和这个很类似。

而且,对于文物来讲,它的历史背景非常重要,一件文物如果身上带有文字,那么无论是历史价值还是文物的自身价值,都将高出许多。

想到这里杨东锋觉得,应该把这个东西找个明白人给看看,毕竟如果真是什么文物的话,一来也可以交给专业人士,好好保管。

二来各地博物馆,也在陆续征集民间发现的历史文物,一旦确认是散落民间的文物,博物馆往往会给一笔资金回收。

对于杨东锋的家庭来讲,这笔钱无疑是重要的。

战国时期的真品虎符(战国时期的虎符)(8)

杨东锋先带着它,来到了镇上一家古玩店。店老板看杨东锋穿着土气,就没把他当回事,当杨东锋拿出东西打算让店老板看看时,店老板扫了一眼就直接说道“一个小铜块,拿来蒙谁啊。”

杨东锋都还没来得及反驳,就让人赶了出来。

不过杨东锋并没有放弃,无论从心理上还是从想要卖钱的角度上来说,杨东锋都觉得自己手里的东西一定是个宝贝,既然镇上看不出来,杨东锋干脆来到了陕西博物馆。

陕西博物馆早在去年就向各地发布了征集文物的通告,西安历史文化厚重,散落各地的文物层出不穷,但其中也鱼龙混杂,藏有不少赝品。

所以陕西博物馆干脆开辟了一个专门的房间,用来给各个专家鉴定这些四处征集来的文物。

战国时期的真品虎符(战国时期的虎符)(9)

杨东锋在后面排着队,看着这人头攒动的场面,心里不禁有些胆怯,这些人一个个的好像拿的都是御用之物,最次也说是王公贵族用过的,自己这么个小玩意,真的能卖上价吗?

正想着呢,就听前面有人喊道“我这个可是皇帝的帽子,过去大唐皇帝李世民登基的时候戴过的,现在除了墓里,就我这有这么一顶,前几年在集市上买的,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你好好看看,绝对是价值连城的宝贝。”

然而,对面的专家听完这些话后,拿过来没看两眼就告诉他“假的,拿回去吧。”|那人还想争辩几句,就被后面的人催促着赶紧让开。

现场的场面真是人声鼎沸,好不容易轮到了杨东锋。他走到专家面前小声说道“麻烦您给看看这是个什么东西,上面还有字呢。”

战国时期的真品虎符(战国时期的虎符)(10)

一听到这件文物上面有字,专家立马重视起来。毕竟只要有文字,就可以断定出文物的年代背景和使用过他的主人,这些对于历史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然而当专家发现杨东锋手里的东西,就是这么个小玩意儿的时候,不免有些失望。

可是再仔细一看,上面所写的文字竟然是小篆。要知道小篆可是秦汉时期的官方文字,如果这件物品是真的,那么至少是两千多年前的文物了。

端详了一会儿后,专家又叫来了另外一个人。来人应该是古文字方面的专家,他很快就翻译出了上面的大概意思。

上面的意思是:将此物一分为二,左面的交给君主,右面的留在杜地的将领手中,如果需要调用50人以上的军队,就需要朝廷派人带右侧的令符前来,只有当两个令符合二为一,严丝合缝证明无误,才可以调集军队,但如果有烽火之类的紧急军情则不必会同右符,当地将领可以持左符调动军队。

战国时期的真品虎符(战国时期的虎符)(11)

意思写的很明白,这个东西是用来调兵的令牌,可是两位专家却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一时犯了难,按理说这应该是一件虎符,古代用来调兵遣将的信物。但难就难在如何证实它的真实性呢?

要知道像虎符这种掌管国家调兵大权的令牌,就连帝王都要随身携带,或者将要作战时再从宗庙中取出,平时从不示人。

而且为了方便保管,虎符通常被做得短小精致,方便携带,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截至到目前,我国一共才发现了四枚虎符,其中一个还现藏于法国巴黎,而在当时,这种国宝级的文物,很多专家都难得一见。

战国时期的真品虎符(战国时期的虎符)(12)

就在专家犯难的时候,排在杨东锋后面的人却按耐不住了,“怎么回事啊?看完了没有?是真是假给个话啊,我们还排着呢,这个小玩意,能有多大价值,还是看看我这个吧,看看这瓷器多大多鲜艳。”

就在众人争论不休的时候,两位专家仔细研究了一下,最后一致认为这应该是个赝品,便对杨东锋说道“你这个东西看上去不像是真的,但还挺精致,平时留着玩玩吧。”

杨东锋听到专家的话后有些失望,正打算回家的时候,突然被一个人叫住了。

来人名叫戴应新,是陕西博物馆研究古钱币方面的专家。他刚才无意间发现了杨东锋手里拿着的这个虎符。

一眼看上去觉得东西非常有意思,而且做工太精致了。看杨东锋打算拿着东西回去,便连忙叫住他说道“小伙子,我看你这个东西还不错,要不你就出个价卖给我吧。”

战国时期的真品虎符(战国时期的虎符)(13)

戴应新

杨东锋觉得,既然专家说自己这个东西没什么价值,而眼前这个人看着又像是个干部,于是说道“这个东西不值什么钱,您就给我一套军装用来交换吧。”

那时候人人流行穿军装,一身绿色的军装穿在身上,显得人精神又有活力,而杨东锋家庭贫困,一直没钱买,就想着用他手里的东西换一件。

但戴应新听后却犯了难,自己手头上哪来的军装?再看眼前这个小伙子,身上还打着补丁,家里应该挺困难的,于是说到“军装我这没有,这样吧,我给你50块钱,就算是买下了这个东西,你看怎么样?”

杨东锋很高兴,50块钱可算是一大笔钱了,足够家里人用一段时间,于是便同意了戴应新的请求。

战国时期的真品虎符(战国时期的虎符)(14)

戴应新

戴应新虽然用50元买下了这枚虎符,但起初也并没有在意。

可是没过多久,陕西发现先秦虎符的消息不胫而走。很多秦史专家都慕名而来,想要一睹这千年国宝的风貌。

随着关注度的上升,各位专家给这件虎符起名为杜虎符,一时间关于杜虎符究竟是真是假的讨论,也变得十分激烈。

有学者认为,杜虎符的形态与其他各地发现的虎符都不相同,而且杜虎符上的文字,也与其他虎符的字形不一致。同为先秦时期的文物,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

因此有些人认为,杜虎符是一件做工精良的现代仿品。直到80年代关于杜虎符的真伪,才有了明确且权威的论断。

学者马非百、戴应新等人经过多年研究,最终认定杜虎符是先秦时期的文物,这一点确定无疑!

战国时期的真品虎符(战国时期的虎符)(15)

而它的主人,应该是秦惠文王或是秦昭襄王之中的一位,距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各地发现的虎符中年代最为久远的一枚。

杜虎符与众不同的姿态,实际上是因其形制更为久远的原因,因为在秦国统一的进程中,统一文字也是在不断推进的,有些地方因为交通闭塞,很多习俗和文化还比较原始。

杜虎符作为先秦早期的文物,形态与字形自然与之后的虎符有所不同。

最终经过工作人员的保护与修复后,杜虎符终于以它原有的面貌,出现在了大众面前。杜虎符形态为一只站立的老虎,身姿雄伟,气势磅礴。

先秦时的能工巧匠先在虎身上凿刻出文字后,再用金丝镶嵌,最后打磨,才让虎身上的金字栩栩如生,历经两千年而不失其光芒,单是这份制作工艺就让人惊叹。

战国时期的真品虎符(战国时期的虎符)(16)

再者杜虎符上的文字,庄严工整,对称蜿蜒,颇具古风,尽显篆书的典雅风范。

唯一遗憾的是,杜虎符本来是一分为二,但如今发现的仅有左符,另外半个至今仍不知下落。

然而这仅仅留存的半枚,就足以让我们透过历史的长河,探寻两千多年前剑锋所指的秦军,是在如何令行禁止的指挥下一统六国的。

战国时期的真品虎符(战国时期的虎符)(17)

在《国家宝藏》上杜虎符一经出现,观众无不赞叹。然而谁能想到这样一件让人惊叹的文物,竟然曾经被人三次鉴定为赝品,要不是当初戴应新先生花50元钱买下,如今的杜虎符能否流传下来还是个谜。

如今专家给杜虎符的估价为一亿,但在我们每个中华儿女的心中,这些民族璀璨的瑰宝,都是无价之宝,我们能做的就是强大自身,让其永远传承下去,不再遗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