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六盘水的鞋厂终于开始盈利,东莞永都鞋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文雄松了一口气。

3年前,东莞永都鞋业到贵州六盘水开了分厂,分厂一直处于亏损状态,直到今年6月,才实现盈亏平衡。

徐文雄告诉记者,当初选择六盘水其实是当地政府主动找过来,希望承接一些产业转移。

东莞鞋厂生意好做么(成本降了工资少了一半)(1)

内陆薪资可省一半

制鞋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最大的成本就是人工和厂租,而内陆省份正好有相对优势。

徐文雄称,3年前贵州六盘水当地工人的月平均工资为2000元,而东莞工人平均工资为4000元。

昌健鞋业是东莞厚街的一家鞋厂。2008年,董事长童水顺把鞋厂开到了湖南和江西。

“那个时候迫于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就想尝试去成本更低的地方,选择湖南和江西是因为我们东莞厂里的工人就来自于这两个地方,后来去了发现,确实成本低。”童水顺说。

东莞鞋厂生意好做么(成本降了工资少了一半)(2)

内地鞋厂招工不易

尽管成本低廉,但童水顺在湖南和江西的工厂维持到2014年还是关了,迁去了越南和柬埔寨。让童水顺没想到的是,除了关税问题,招不到人成为关厂的最主要原因。

“去了当地反而招不到人了,可能大部分人还是愿意来广东打工,薪资比较高。我们在当地的工厂只招到几百人。工人数量不够,成本就降不下来。”童水顺说。

在东莞制鞋业的鼎盛时期,童水顺在东莞开过5家工厂,员工近万,年产500万~600万双鞋。但他目前已经把这些工厂压缩到了两家,一共才不到600人。

永都鞋业在六盘水的工厂也遭遇了招不到人的窘境。原本第一年招到了1000人,形势一片大好,但紧接着第二年就陷入了“用工荒”,这让徐文雄很郁闷。今年,招工情况又有所好转,就连徐文雄自己也说不清为什么。

东莞鞋厂生意好做么(成本降了工资少了一半)(3)

对东莞鞋业研究了20年的亚洲鞋业协会秘书长李鹏分析说,去内陆招不到人的原因很多,首要的因素就在于把一个农民工培养为产业工人需要时间;有些人愿意在家门口就业,但为了照顾老人和孩子,工作时间没法接受固定的朝九晚五,更别提加班了。

“其实东莞的制鞋业70%都已经转移出去了,从一开始往江西、湖南、广西、湖北转移,到后来转到贵州、云南、陕西、内蒙古,甚至东南亚,但很多企业去了内陆却招不到人。中国本身并不缺劳动力,缺的是有效的劳动资源整合。”李鹏说。

来源:找皮网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为尊重版权,我们尽量标注每篇文章的来源,若不愿被转载或侵权,请及时留言通知,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