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故事也需要深厚的语言功底,学会运用抛砖引玉、引经据典等手法是学会讲好一个故事的基础。

金庸的作品正是在做到这些的基础上,将许多传统的侠义故事讲得非常生动,就例如今天我们要讲到的《越女剑》,它在立足传统历史的基础上,创新出了一个新的侠义故事。

金庸越女剑拍过的电视剧(金庸的越女剑于1986年上映电视剧后)(1)

金庸的小说具有非常强烈的代入感,他通过文字将你带入主角的视角,因为主角并不知道故事的发展走向,因此吸引读者继续读了下去。

就像在《碧血剑》中袁承志的视角,他慢慢地探寻出了温家的秘密包括金蛇郎君的一切;《射雕英雄传》中将你带入郭靖的视角,看到了成吉思汗创业,塞北江南初识黄蓉,再到最后的著名场面——华山论剑。

《越女剑》虽然篇幅较短,但是这并不影响其内容的精彩。36年过去了,但这部作品至今都没有被翻拍过,也无人想要尝试,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金庸越女剑拍过的电视剧(金庸的越女剑于1986年上映电视剧后)(2)

01 越女阿青 剑术无双

每当暑假来临,我们总能在电视上看到《射雕英雄传》《笑傲江湖》等影视剧的重映,正因为金庸先生出色的文字功底,他的武侠原著才能成为经典,被翻拍多次。

不断被翻拍的作品也证明了金庸先生作品的吸引力,但在众多作品之中唯有一部《越女剑》至今零翻拍,曾有传言说只是因为对主角的颜值要求太高,因此总是找不到合适的演员来饰演,至今都还没有人敢尝试重新翻拍这部作品。

1970年1月,《越女剑》出现在了初创的《明报晚报》上,在这个时候金庸正在连载自己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鹿鼎记》。

金庸越女剑拍过的电视剧(金庸的越女剑于1986年上映电视剧后)(3)

与金庸的其他作品略有不同的是,这篇小说的形式比较像鲁迅的故事新编,他在结合历史真实情况和人物的基础上进行再一次的创作。

在许多史料如《吴越春秋》《艺文类聚》《东周列国志演义》中都曾提到过“越女剑”这个故事,金庸先生就是在这些历史和小说的基础上重新创作出了一个新的故事。

这部作品没有被翻拍,其实并非是作品不够精彩。相反地,短短的19000字金庸就写出了许多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并且包含了许多的元素,很多写武侠小说的后辈都将这本书视为自己的武侠入门书。

金庸越女剑拍过的电视剧(金庸的越女剑于1986年上映电视剧后)(4)

小说将背景设置在春秋末年,吴越争霸时期,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为了重新夺得天下,他表面上归顺吴国,私下则是卧薪尝胆。在范蠡的帮助下暗中秣马厉兵,伺机报仇重得属于自己的势力。

小说中的女主人公阿青是越国的一名乡间女子,以牧羊为生,文中形容道她“瓜子脸,睫长眼大,皮肤白皙,容貌甚是秀丽,身材苗条,弱质纤纤。”

但阿青的剑术与她弱质纤纤的形象有着非常强烈的对比,她是一位仙剑高人,剑术非常地强,是金庸武侠小说的第一名。

因为从小生长于深林之中,阿青的身上总是有着不怕时事,不通人情世故的热心肠和率真,她从不畏惧身份高的人,因此在与范蠡初见面时并没有给他展示半分礼貌。

金庸越女剑拍过的电视剧(金庸的越女剑于1986年上映电视剧后)(5)

八名吴国剑士毫无由来地将她的山羊一分为二时,阿青手持竹棒,仅仅用了四招就戳瞎了两名吴国剑士的眼睛,后又分别戳瞎了六名剑士的一只眼睛,将他们打得无地自容。

在一旁见过阿青出招的范蠡,为破吴国便请阿青作为师傅教他们的士兵练剑,故事便如此发展下去。

范蠡作为越王勾践的谋士,不常动武,但聪慧的范蠡,尽管不会武功,但他通过利用阿青教授越国战士剑术,最终使得越国大胜,利用女主叱咤武林。

在金庸的小说中,女性角色大致分为:侠女、魔女、痴女、淑女、恶女这五个形象,黄蓉等角色让人记忆深刻,阿青虽然不是最出名的一个角色但也充满了自己的个性,单纯可爱但武功高强。

金庸越女剑拍过的电视剧(金庸的越女剑于1986年上映电视剧后)(6)

范蠡将阿青请回家中以后,才了解到阿青的招数是跟一只白猿学的,白猿常用竹棒刺向阿青,阿青在不断地躲避过程中逐渐就悟出了这一套天下无双的招式。

在阿青与八十名越国剑术高手对招时,没有一个人能够抵挡她超过三招。

却在有一天阿青不辞而别,那些没有向阿青学过一式一招的剑士凭借对战时的残影将招式教给了越国的战士,仅仅这些残影就已经使得越国的剑术天下无敌。

阿青虽然不辞而别但她早已爱上了范蠡,为此还伤害了想要刺伤范蠡的白猿师傅,但那时的范蠡心中早已有了西施,为了求和他不得不将他的西施送给吴王夫差,因此他日日夜夜都想着战胜吴国,重新夺回西施。

金庸越女剑拍过的电视剧(金庸的越女剑于1986年上映电视剧后)(7)

三年以后,越国兴兵伐吴,越军大胜。范蠡终得与西施相见,两人仍旧恩爱无比,就在两人亲热之时,阿青突然闯入宫中大声说着自己要杀了西施,夺回自己亲爱的范蠡。

守卫皇宫的一千名卫兵根本不是阿青的对手,正当阿青将一根竹棒抵住西施心口时,她看见了西施美丽的面庞,杀气慢慢地褪去,继而变成了失望沮丧,因为西施的美丽,她知道她跟范蠡再无机会,便破窗离范蠡而去。

范蠡深知“越王勾践只能与人共患难,却不能共享福”,因此也卸下官服舍弃了名利与西施一起隐居于江湖。

《越女剑》曾经在1986年被中国香港的电视台拍成了一部总集为20集的电视剧,由当时的香港演员李赛凤和岳华出演。

金庸越女剑拍过的电视剧(金庸的越女剑于1986年上映电视剧后)(8)

与射雕三部曲的篇幅相比《越女剑》可以说是一篇非常短的小说,因此电视剧的集数才会显得如此少。

1986年电视剧《越女剑》为了增加电视剧集数,还在原小说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新的剧情内容和细节,让整个故事内容变得更加丰富更加吸引人。

因为《越女剑》小说中对西施的形容太过美丽,因此电视剧中也没有找到合适的演员来扮演,西施这个角色就只出现在了其他角色的台词中。

李赛凤的长相就非常地贴切阿青“不谙世事”“皮肤白皙”“五官精致”的特征,因此非常适合成为《越女剑》的女主角。

但后来这部剧再也没有被翻拍的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选角问题,要在演艺圈中找出两个不同类型的美女,这看似非常简单的一件事情,却让许多演艺圈导演伤了脑。

金庸越女剑拍过的电视剧(金庸的越女剑于1986年上映电视剧后)(9)

按常理说众星如云的娱乐圈,美女应该非常地多,但真正贴切阿青和西施形象的女演员非常地少。

李赛凤当时是香港影坛功夫女星第一人,她不仅武打功力牢固,并且长得十分有魅力浑身就透露出了阿青那一股的灵动气息。

但是这部剧相较于金庸其他被翻拍成电视剧的小说,热度非常低,由李赛凤出演的阿青也早已深入人心,可能这也是后来没有投资商再愿意翻拍《越女剑》的原因之一吧。

收视率无法保证就让许多导演和影视公司都不愿冒着赔钱和毁掉名著的风险再去对《越女剑》进行翻拍。

金庸越女剑拍过的电视剧(金庸的越女剑于1986年上映电视剧后)(10)

毕竟小说翻拍电视剧本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既要兼顾原著的本意又要能更好地吸引没读过原著的观众。

02 武侠世界

提到“武侠”二字,金庸先生的脸庞便会自然而然地出现在我们的脑海之中。

金庸1924年3月10日出生于浙江省海宁市,原名叫查良镛,《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等著名武侠小说都出自他的手。

金庸是清代著名书法家查升的后裔,康熙皇帝还曾亲自为他们家族书写牌匾“嘉瑞堂”。

但到金庸出生的时候,查氏已经家道中落了,他的祖父是一个具有强烈爱国精神的人,在祖父的影响下,金庸也暗自立下誓言要挽救民族苦难。

金庸越女剑拍过的电视剧(金庸的越女剑于1986年上映电视剧后)(11)

因此金庸热衷于看历史和武侠小说,他还曾主动向父亲表示自己想要看《水浒传》、《彭公案》等著作,姑姑查玉芳舞剑时他也常常在旁边看着,这都为他后来的创作埋下了种子。

金庸对于文字的掌握就像他小说中那些武力高强的高手出招一样得心应手,他的文字与当代小说家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他从来不会滥用介词。

金庸的小说情节就可以用“草蛇灰线”这个成语来形容,文中总是有一些看起来若有若无的伏线和暗笔。

但这些伏笔却巧妙地将人物和情节微妙地联系到了一起,金庸讲故事的能力太强,因此总能让读者在无意间看到整个江湖的奇景。

金庸越女剑拍过的电视剧(金庸的越女剑于1986年上映电视剧后)(12)

“你瞧这些白云聚了又散,散了又聚,人生离合,亦复如斯”,15部大作,挥挥洒洒写下数千万字,金庸以他不拘一格的想象力,在中原塞外写下了一个又一个跌宕的故事。

金庸笔下的人物每一个都是立体饱满充满情感的,因为金庸的文字描写,他们不再是纸片人,他们也有常人所要遇见的种种现实矛盾,他们在顺从与背叛、大义与私情中寻找着平衡点。

这让读者们不再是枯燥地读完一个故事,而是让读者能够更加身临其境,体悟出“侠”字的真正含义和江湖场上的侠骨柔肠、快意恩仇。

金庸越女剑拍过的电视剧(金庸的越女剑于1986年上映电视剧后)(13)

他的武侠世界也经久不衰地出现在人们的眼中,相信有许多人其实并没有读过金庸先生的原作,但就是深深地痴迷于他所打造的武侠世界,这一切都离不开“影视化”三个字。

自从1960年金庸先生的第一部影视化作品出世以来,他的武侠小说就一直不停地被翻拍,哪怕时隔了许多年也依旧被奉为经典,也有许多资本愿意投资这些有关于金庸作品影视化的项目。

自小说出世以来《倚天屠龙记》就曾拍过十三个版本,《神雕侠侣》有十二个版本《射雕英雄传》就有七个版本,可见金庸先生的作品火爆程度,一部作品都能够连拍十几次。

金庸越女剑拍过的电视剧(金庸的越女剑于1986年上映电视剧后)(14)

而且每隔一段时间网上就会有“金庸作品再度被翻拍”等相关的话题出现,不管上一部是否已经翻拍了许多遍了,只要冠以“金庸”“武侠小说”的标题,就总能引来无数人的关注。

早已远离江湖多年的侠客,又会再次出现在人们的面前。

03 这一切都需要功力

阿青成为天下无双的剑士离不开日复一日的训练,金庸能够写下如此短小精悍的文章也离不开他强大的文字功底基础。

《越女剑》最精妙的地方就在于做到了“发纤浓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金庸先生以最简练的笔墨传达出了非常丰富的信息。

金庸越女剑拍过的电视剧(金庸的越女剑于1986年上映电视剧后)(15)

金庸除了武侠小说家这个身份之外还有一个非常著名的身份——社报写作家,他曾从事翻译工作,还为报刊撰写了大量随笔。

金庸运用电影化的表现方式,在小说中省去了大量的叙述性文字,选择一些像电影般的镜头将故事展现了出来。

在这部篇幅不长的小说中,交织着卧薪尝胆、家国仇恨与个人爱意缠绵的故事,《越女剑》的迷人之处就在于此。

金庸创立《明报》之后,数十年吸纳了一大批香港文化界和新闻界的英杰人才,金庸将家国天下的主题融入进了小说之中,这也是为什么金庸的武侠小说并不是普通的小说,更是一册经典书籍。

金庸越女剑拍过的电视剧(金庸的越女剑于1986年上映电视剧后)(16)

金庸的功力并没有止步于写下这十几部小说,1993年,金庸卖掉了明报集团以后,彻底隐退于“江湖”。

但他并非是什么都不做,年近80岁高龄的他从未停下自己的脚步,2005年已经高龄81的金庸作为普通学生申请就读了剑桥大学的博士学位。

读书是一件最能增加人修为的“秘籍”,在剑桥读书时的金庸精神状态完全不像一个已经进入耄耋之年的老人,他也像普通学生一样,背着一个装满了课本的双肩包步行前往课堂。

金庸越女剑拍过的电视剧(金庸的越女剑于1986年上映电视剧后)(17)

功力不是立刻就能修炼起来的,只有不断地充实自己才能够不断地增加自己的修为功力。

对于“人生应如何度过”这个问题,金庸本人就像他文中的那些侠士一样洒脱,他说:“大闹一场,悄然离去”。

金庸先生一生都对学问心怀敬畏,向学之心从未断过,人的一生就应该谦虚好学,不断地学习,金庸先生深厚的功力让人可敬可叹。

有学者认为,金庸的武侠小说之所以能够独树一帜,与众不同,正是因为金庸的小说是立足于中国传统的土壤中的,塞外的风情,中原的魅力都在金庸的笔下生动立体了起来。

在上个世纪90年代,阅读金庸正是许多大学校园所流行的风尚,许多知识分子在拿到工资的时候第一件事也是想要买下金庸的全套书籍,可见金庸先生的文章的火爆程度。

金庸越女剑拍过的电视剧(金庸的越女剑于1986年上映电视剧后)(18)

金庸有着非常强的创新能力,每当他有新的作品出现就不用担心其中的情节老套,或者早就看过,在故事的叙述方式上,金庸也总会做一些新的尝试,他也从未停止对于历史和人生的思考。

如果你将金庸先生的一套书都完整地读完,你就能体会到那种功力全部释放的酣畅淋漓之感,让人欲罢不能。

“为国为民,侠之大者”

2018年10月30日金庸在香港逝世,终年94岁。对金庸先生的忠实书迷来说,这注定是一场漫长的告别,但他笔下的那些角色也会像古代四大名著一样闻名于后世。

金庸越女剑拍过的电视剧(金庸的越女剑于1986年上映电视剧后)(19)

参考信源

1. 金羊网 2018.10.31《著名作家金庸逝世:愿君此去是归隐 笑傲江湖世无双》

2. 中国商业出版社 2015.01《金庸传》

3. 国家人文历史 2013.04《西施与范蠡的传说春秋风韵在吴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