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本课讲“言”部的五个汉字:“(言 作)、謺、謰、謱、詒。”其中,“詒”在现代汉语简化为“诒”。只关心标题中问题的同学可以直接参看第五个字“诒”字词条。五个字详情如下:

1、(言作)(GBK字库无此字)。读zhà。《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言作),惭语也。从言,作声。”形声字。本义是惭语,即惭愧的言语。徐锴《说文系传》:“在心曰怍,在言曰(言 作)。”

本义之外,还用同“诈”,《银雀山汉墓竹简·孙膑兵法·官一》:“隐匿谋(言作),所以钓战也。”

(言作)的小篆写法如图:

孙字好寓意的成语(说文解字438课成语)(1)

((言作)的小篆写法)

2、謺。读zhé。《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謺,謺讘(niè)也。从言执声。”形声字。本义是组成词语“謺讘”,表示多言。《集韵·缉韵》:“謺,謺讘,多言。”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当是叠韵双字。”徐锴《说文系传》:“《史记》灌夫曰:‘生平毁程不识不直一钱,今日长者行酒,乃效儿女子呫囁耳语。’当作此謺讘字也。”呫囁,《史记集解》:“附耳小语。”徐锴引用《史记》这段话,出自《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即“灌夫骂座”一段:(灌夫)骂临汝侯说:“平时诋毁程不识不值一钱,今天长辈给你敬酒祝寿,你却学女孩子一样在那儿同程不识咬耳说话!”

孙字好寓意的成语(说文解字438课成语)(2)

(灌夫骂座)

本义之外,又指拾,拾人语。《玉篇·言部》:“謺,拾也。”《广韵·叶韵》:“謺,拾人语也。”均未见典籍有应用实例。

謺的小篆写法如图:

孙字好寓意的成语(说文解字438课成语)(3)

(謺的小篆写法)

3、謰。读lián。《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謰,謰謱也。从言,連声。”形声字。本义与謱组成词语“謰謱”,指言语繁杂。这是双声连语。

关于謰謱。《方言》卷十:“謰謱,拏也。南楚曰謰謱。”郭璞注:“言譇拏也。”(譇字上一课刚刚讲过。)《玉篇·言部》:“謰,繁拏也。”《楚辞·王逸<九思·疾世>》:“嗟此国兮无良,媒女诎兮謰謱。”王逸注:“謰謱,不正貌。”洪兴祖《楚辞补注》:“謰謱,语乱也。”哀叹此国无良臣,媒人啰嗦嘴巴笨。

謰字也单用。如謰语(连语)。指联绵不可分割的双音节词,多数是双声或叠韵。如,参差;窈窕。明代方以智《通雅·释诂·謰语》:“謰语者,双声相转而语謰謱也。……如崔嵬、澎湃。”

謰的小篆写法如图:

孙字好寓意的成语(说文解字438课成语)(4)

(謰的小篆写法)

4、謱。读lóu。《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謱,謰謱也。从言,娄声。”形声字。本义与謰组成“謰謱”一词,指言语繁多。具体见上一字“謰”。

本义之外,謱还有一个用法:谨。《集韵·侯韵》:“謱,谨也。”未见典籍有应用实例。

謱的小篆写法如图:

孙字好寓意的成语(说文解字438课成语)(5)

(謱的小篆写法)

5、詒(诒)。读音有三个:

(一)yí。这是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标注的读音,给的解释是:“诒,相欺诒也。一曰遗也。从言,台声。”形声字。本义有两个:

yí这个读音的本义是留传;赠送。也作“贻”。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释言》、《毛传》皆曰:‘诒,遗也。’俗多假贻为之。”卷子本《玉篇·言部》引《字书》曰:“诒,或为贻字。在《贝部》也。”

《诗·大雅·文王有声》:“诒厥孙谋,以燕翼子。”郑玄笺:“诒,犹传也。”这句诗的大意是:留下安民好谋略,保护儿子把国享。后来,这句诗演化为成语“燕翼诒孙”和“燕翼贻谋”,本指周武王谋及其孙而安抚其子,后来泛指为后代作好打算。这里的“诒”,通“贻”,指遗留、留下。出外旅游,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牌匾,要知道它的意思。

孙字好寓意的成语(说文解字438课成语)(6)

(燕翼贻谋的牌匾)

《左传·昭公六年》:“叔向使诒子产书。”杜预注:“诒,遗也。”叔向派人留给子产一封信。

(二)dài。这个读音出自《广韵》,但读这个音时,字义就是《说文解字》所说的“诒,相欺诒也。”即:欺骗。《广雅·释诂二》:“诒,欺也。”《列子·仲尼》:“吾笑龙之诒孔穿。”张湛注:“诒,欺也。”(子舆说:)“我是笑话公孙龙欺骗孔穿的情形”《聊斋志异·劳山道士》:“诒之曰:执此术也以往,可以横行而无碍。”

孙字好寓意的成语(说文解字438课成语)(7)

(劳山道士)

(三)tái。这个读音出自《集韵》。懈倦貌。《集韵·代韵》:“诒,懈倦貌。”《庄子·达生》:“公反,诶诒为病,数日不出。”陆德明《释文》:“诒,司马云:懈倦貌。”桓公打猎回来,失魂呓语而得病,好几天不出门。

诒的小篆写法如图:

孙字好寓意的成语(说文解字438课成语)(8)

(诒的小篆写法)

(【说文解字】之438,部分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版权方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