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镇海8月25日有什么电影(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至今)(1)

图为张卫国向记者示范设备如何操作。

  记者林璐瑶 陈朔愉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每当夜幕降临,人们都爱搬着凳子去看上一场露天电影。而现在,每到春节、国庆,电影院总能引人蜂拥而至,平时,各大影视平台上的文艺片、爱情片、战争片等精彩电影也吸引着不同年龄层的市民。几十年过去,电影仍受大众欢迎,但观看方式却与以往大不相同。而电影业沧海桑田的背后,实则映射着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文化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

  今年61岁的张卫国是资深电影放映员,早在1977年,他就在镇海电影公司开始了第一份工作。“我起初是在柴桥镇电影院放电影,那时电影票八分钱一张,最热门的片子就是越剧《红楼梦》,几乎场场都能坐满。我一天放好几场,连饭都来不及吃。”他告诉记者,当时电影票虽不贵,但却“一票难求”,因为抢的人实在太多了。

  后来,张卫国开始在农村放露天电影,带着设备到处“赶场”。拉幕布、搬音响、摆放映机……如此复杂的流程,张卫国早已烂熟于心。看着大家对电影的热爱,再辛苦他都甘之如饴。“当时农村文化生活比较匮乏,可以说我们电影放到哪里,大家就跟到哪里。每次带着设备去放映点,都会发现村民早就搬好凳子在等我了。”而让张卫国记忆犹新的,是在一个十二月份的狂风天里,他穿着扎实的棉大衣还瑟瑟发抖,但大家对电影的热情却丝毫没有受到影响。

  2013年,曾转行过一段时间的张卫国再次干回老本行,但他发现,露天电影的行情早已悄无声息地发生了变化。“以前一放电影,男女老少都会来看,而现在,看的大部分是老年人。”观众不像以前那么多,张卫国心中却充满欣慰,“这不是说大家不爱看电影了,而是有了更多的观看方式。除了电影之外,大家的文化生活也越来越丰富了,跳舞、旅游等等,这都要归功于时代的进步。”

  记者了解到,随着电影院环境改善、设备进步,比起露天电影,越来越多的人更倾向于去电影院。镇海吾悦广场星轶影城负责人任漫君告诉记者,八年前,她刚开始从事电影行业。当时的影院大多采用氙灯播放技术,而近几年则采用激光播放技术,影片分辨率较高,画质更清晰,深受人们喜爱。“现在我们的观众逐渐年轻化,对电影有了更高的要求,会挑片子、挑环境,这也为影院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动力。”而说起近年来备受欢迎的iMax影厅,任漫君介绍:“iMax影厅电影票虽然比普通影厅贵,但仍是不少观众的第一选择。因为里面的屏幕更大,音响系统更好,能让顾客更有沉浸感。”

  除了在影院观看外,还有许多市民会在家用手机、电脑,甚至投影仪上看电影,其中年轻人占了较大比例。“我偶尔会去电影院看看新上映的片子,平时都是在家里看。”市民严先生说道。而另一名市民史女士则告诉记者,她刚大学毕业,平日工作繁忙,很少能抽出时间去电影院,因此基本都在电脑上看电影。“在家更悠闲一点,相对来说比较自由,想看就看,想停就停,也可以边看电影边干些别的事情。”史女士说道。

  当然,不论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露天电影的辉煌历史,还是现在多种途径下的观看模式,其实都反映了人民群众对文化消费产品的渴望。电影作为当代重要的大众艺术行业之一,是市民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止看电影、逛图书馆、听音乐会、看戏曲……越来越多的文化活动走进了千家万户,让群众在畅想美好文化生活的氛围中,逐步踏上小康之路。

来源:今日镇海

申明:本文版权归原著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