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一切叶子都将凋零,我仍要抽出自己的绿芽,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开箱博主寄的快递?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开箱博主寄的快递(快递姥爷的又双叒叕)

开箱博主寄的快递

尽管一切叶子都将凋零,我仍要抽出自己的绿芽。

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着花。

  ——题记

快递姥爷的又双叒叕作者:石国雄 黄天琪

  外孙女考完了,全家人松了一口气。

  姥爷和姥姥虽然在一年以前就不和他们住一起了,但是,外孙女儿面临高考,他们的心还是放不下。用姥姥的话说,孩子高考这种事情,我们是真的帮不上忙了,唯一可以尽点力气的,也就是给孩子做点可口的东西,给她补充点能量吧。

  本来,前年的时候,女儿女婿心疼姥姥姥爷的身体,再三劝说二老回自己家去住,“这里的事情你们就别再操心了,我们自己能够管好自己。”“现在,最主要的是你们自己照顾好自己,这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去年一年,姥姥又是肺炎咳嗽,又是头晕腰疼,又是安装起搏器,实在是想照顾孩子们也心无余力。

  后来,姥姥可以正常起居了,俩人世界的日子闲适幽静,但外孙女快高考了,俩人总觉得这么闲着心里有点发慌。按照姥爷的说法,最后冲刺了,我们全家人都得全力以赴,做出些“贡献”。

  姥爷的“贡献”,就是把他40多年前读中文系时的课堂笔记找出来,又向母校要来新的教材,从网上下载了许多近年来的高中语文教材,通读了王力的四册《古代汉语》,闷头编写了几十讲的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辅导材料,每隔几天发给外孙女一讲。他自己知道,其实用处不会太大,因为,学校里安排的复习量已经压得孩子透不过气了,人家哪有工夫旁骛其他呢。姥爷倒是很坦然:有用没用没关系,起码自己也复习了一遍。再说,孩子多少也是看看的,说不定在某一点上对她有点启发,考试时增加一分也值啊。何况,多积累一点知识,即使考试用不上,也没坏处。

  实事求是地讲,要说“贡献”,还是姥姥大。姥姥的任务是隔三岔五地为外孙女“加餐”。从外孙女小学一年级开始,外孙女就吃姥姥做的饭。姥姥的厨艺,在外孙女看来,就是拿摩温。姥姥知道,外孙子从小胃口好,吃嘛嘛香。可是这个外孙女,味蕾被自己养坏了,简直是小美食家一个。所以,姥姥每次给外孙女做菜,都是精心策划好的。做好了,装好饭盒,交由姥爷送过去。

  姥爷有一个双肩包,喜欢把菜盒用塑料袋扎好,装进这个包里。一次,看到姥爷背着包进屋,前来开门的小外孙一看,冷丁冒出一句,我还以为来快递了,姥爷你真的好像送快递的喔。姐姐听闻,马上来了一句,快递姥爷,嘻嘻!

  于是,快递姥爷成了这个送菜老头的专称。一顶黑遮阳帽,一副墨镜,一个黑色的双肩包,一副口罩,成了“快递姥爷”的标配。

  姥爷送过去的菜,尽量不和他们自己做的重合,用北京话说,不要让孩子们吃得“絮叨”。这样,就需要了解他们的食谱,最近吃什么,家里买了些什么,特别是大菜。比如,只要知道他们最近买了猪肉,老两口就会去采购牛肉,那么,这一次送货主要内容是酱牛肉啦罗宋汤之类。知道他们爱吃鸡,但是他们吃的大都是超市买的鸡翅、鸡腿之类,姥姥对此很不以为然,认为那都是些肉鸡,质量和味道都没有柴鸡好。因此,两人隔三岔五地要去集市上买柴鸡。外孙女特别爱喝汤,所以炖鸡汤是少不了的,还有如腌笃鲜、肘子汤以及上面说过的罗宋汤等,连姥爷崇明老家的豆瓣黄瓜汤、雪里蕻笋丝肉丝汤也属于送菜系列。春节老家快递了鸽子过来,姥姥就炖鸽子汤。但是,姥姥知道,孩子们都是“伪环保主义者”,只要一看到里面的小脑袋小眼睛小脚爪,便肯定不吃。但姥姥又觉得鸽子汤营养价值高,特别希望外孙女能够享用,便想出了一个法子,在鸽子汤里面放上一些排骨,送过去时,把鸽子留下,他们只知道是排骨汤。竹笋冬笋下来后,汤里面放上点笋块,外孙女一嘬溜,便食欲爆棚:“嗯,好!”同时伸出大拇指,向姥爷比划。姥爷回去就向姥姥依葫芦画瓢似的描述一番,姥姥故作矜持地抬手往下一压:“哼,我外孙女,我还不知道她爱吃什么!”。

  可是,高汤好喝快递难啊。运输菜汤对于姥爷,无疑是一场大考。有的时候,只要时间够,姥姥就会把汤放在冷藏层里,让汤结成果冻一样的凝固体,再用保温材料包好,一路上基本上不洒。但是有时为了新鲜,当时做好当时送,姥爷就得里三层外三层地用塑料袋把菜盒包扎好,再用一个口袋单拎在手里,小心翼翼地拎上车,平放在两脚之间,旁边有空位,就把它平放在边上,一只手始终将袋子搂得紧紧的,生怕车辆发生情况,把汤洒出来。后来,姥爷总结了经验,拎着的口袋,关键是要掌握平衡,而保持平衡的关键,在于汤盒在口袋里摆放的位置要适中,稍有偏斜,口袋拎起来时里面的盒子就容易侧漏。有了经验的姥爷,后来干脆把汤锅盖子固定好,拎着汤锅上车,也居然安全送达。毫不夸张的说,凡经姥爷运送的货物包括汤水,都能安全正点到达。可惜,姥爷的这些探索和成功实践,从没有被人关注过,也没有任何“客户”给他打过赏,或者点过赞。对此,姥爷似乎也不太在乎,最多在他的朋友圈里发几个表示无奈的表情包。

  快递姥爷与快递小哥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快递小哥只要把货送到客户手里,就完成一单;而快递姥爷还担负着收集食客反馈信息的任务。每次姥爷送货回来,姥姥便要问他,今天送去的菜怎么样,他们爱吃不爱吃?尤其是姥姥从网上收集并尝试创新的新菜,她总想听听孩子们的反映。这项职能,看起来简单,实际操作起来却有点难度。因为他们的外孙女非常懂事,她知道如果说好吃,姥姥就又要费劲巴拉地去投入,如果说不好吃,实在有点于心不忍,生怕打击了姥姥的一片苦心。姥爷只好采取迂回战术,旁敲侧击的“刺探”孩子的反映。比如说,熏鱼,一直以来姥姥以为他们爱吃。但是姥爷有一次从他女儿口中,发现送给过去的熏鱼两个多星期还没有吃完,就追问为什么不吃,是好吃得舍不得,还是不喜欢?最后得知,孩子们开始时怕刺,后来形成心理障碍,见鱼就不下筷子。鸡蛋饺,是姥爷从上海学回来的,开始的时候,她们爱吃得不得了,做的次数多了,女儿以心疼爸爸的口吻,劝说老爹别再做了,“挺累的,站在炉子前一站就几个小时,我们都吃不完。”她不说不想吃了,说吃不完,说你太辛苦了。什么意思?姥爷细一琢磨,就明白了隐含的意思了 。于是,暂时停送这道菜。姥姥姥爷由此掌握几个原则,对菜的评价模棱两可的,一次送的量大的,或者送去的频次多的,以后注意适时适量,别让孩子们形成味蕾障碍。姥姥从这些“刺探”来的信息“干货”中,解锁孩子们的饮食密码,作出了菜谱适调。

  有一个菜,孩子们几乎百吃不厌,那就是红烧肉。姥姥做的红烧肉,按照小美食家的评说,是非常具有唯一性的一道菜品。但是,外孙女不知道,姥姥做的红烧肉之所以好吃,是姥姥努力钻研厨艺的结果。姥姥从7、8岁开始,就已经会做许多家务活包括做饭炒菜。当然,最初,姥姥做红烧肉是北方做法,要先起油锅,上糖色等。后来找了上海老公以后,她发现上海的红烧肉特点是糖和酱油放得比北京多,而且加黄酒而不是料酒。有一次,她到杭州旅游,在一个小饭馆吃到一款她认为“从来没有吃过的那么好吃的”红烧肉。于是,她独自来到后厨,询问方法。那个时候市场竞争还没有后来那么激烈,大厨看这位北方女士十分诚心,便把“秘方”告诉了她。简单地说,就是整个炖煮过程,一滴水不放,只加啤酒。外孙女从小就喜欢吃姥姥做的红烧肉,不光是她,她的一个同学,吃过几次,也喜欢得不得了。还在她们读四年级的时候,姥爷从学校接她们回家。外孙女问姥爷,今天姥姥做什么好吃的。得知是红烧肉,外孙女和她的那个同学,“哇、哇”地几乎从后座跳起来。接着,她们取“小鸟在前面带路”那首儿歌的曲子,改编了几句歌词:

  姥姥在家里做饭,

  红烧肉香飘窗外。

  我们像馋猫一样,

  闻着香味走,

  流着哈喇水。

  ------

  所以,姥爷给他们送去的快递中,红烧肉的次数最多,其次是鲜虾。有一段时间,猪肉涨价,但是很快又回落了,姥姥从炒股中得到灵感,价跌了就买进。可是买多了冰箱里放不下怎么办?姥姥自有妙招,自学做咸肉、酱油肉、香肠。入冬前后,姥爷家的前后阳台,挂满了各式猪肉的延伸产品。孩子们还真是给面子,自制的咸肉放在腌笃鲜里,说好吃;酱油肉切成片在煮饭时蒸上一盘,两个孩子肥瘦通吃;自制的香肠虽然没有买来的结实,但是味道不错,放在豆角饭里,也十分受欢迎。姥姥发现,北京在某个季节,新鲜的时虾价格最低时25元就能够买到一斤,可是,到了春节前后,要卖到45—50元一斤。一次,一同买虾的一个女士买了许多,姥姥很好奇。人家告诉她,买那么多,不是一次吃完的,买回去趁新鲜时收拾好,放进矿泉水瓶子里,盖子拧紧 ,然后放进冻冰格,什么时候想吃什么时候拿出来,跟新鲜的一样。价格上去后再拿出来吃,性价比超值。姥姥便学着在大虾便宜的时候,大量购进,储存在冰箱里面。——姥姥的这个厨艺爱好,真的让孩子们有口福了。

  姥姥越会做,快递姥爷的“负担”越大。每次要送的菜,一个双肩包摆不下,还需要另加一个布口袋。看到姥爷背一个,拎一个,街坊邻居有时候劝,“悠着点,老胳膊老腿的,孩子们的事情,你们也算帮到头了。”对于老邻居们的好意,姥爷心领神会,总是乐呵呵地与他们打趣:“嗨,小车不倒只管推呀。”或者说:“行,就这最后一哆嗦了,孩子高考完了,我们真的什么都不管了。”姥爷在各种群里,尤其在他们的老伙伴的群里,经常看到有转发的关于老年父母与孩子之间关系的段子。转发量最大的,是一个老年知识分子写的出国陪伴孩子,结果两代人出现价值理念的冲撞,空寂落寞回国的故事。网上的基本倾向是老年人这一辈子不容易,退休了理应享受清福,隔辈的事情,是子女的责任,用不着自己再操心了。通俗点说,该玩玩该吃吃。似乎只有这样,才能把时代错过他们的好时光给找补回来。姥姥姥爷内心也多少有点认同这些观点的,但是他们不认同的是绝对化。他们认为,我们是在中国,不是在国外尤其是西方,在我们传统观念里面,亲情比天大。姥姥的说法是:即使是闲人别人有困难,我们也要帮衬一下,更何况自己的孩子。她说,孩子们为了照顾我们,不让我们操劳,那是他们懂事。如果我们真的动不了了,帮不上他们,也是没有办法。但是如果我们还有闲暇,身体也可以,总不能看着他们有困难却不去伸一把手吧。她说,再比如,我们两人在外面逍遥自在,而孩子们忙得四脚朝天,昏天黑地,我就不相信我们能够逍遥得起来。姥爷说,其实,我们这代人已经完全定型了,为他人付出而不计回报,已经是深扎在我们灵魂深处的观念。为他人付出,自然也包括为后代。至于后代如何对待我们,不是我们要期待的。姥爷这个思想,是他从鲁迅那里得到的启示。他早年喜欢鲁迅,鲁迅在《我们现在如何做父亲》中说过,父亲之于儿子,不过是生命链条上的一环,生命桥梁上的一级。现在的父,是以前的子,现在的子,是将来的父,所以从生命的进化过程的意义上看,父亲对于儿子并没有恩,上辈对于后辈的付出,是进化过程中自然选择的结果或者说是一种责任,人类之所以能够生生不息的密码大概也在其中。所以,姥爷当这个快递老哥,每天都是元气满满的。他用心灵鸡汤鼓励自己“让脚步像春风一样,让心灵像海一样,让头脑像光一样。”

  然而,现实中,姥爷不可能天天能够像春风一样,风风火火地快送快回。他毕竟75岁了,腰腿经常要犯点毛病。有一次,他送货回家,那辆公交车的后排高出一个台阶,姥爷跨步下来,脚一软,不小心一下子坐到了地上。这以后,姥爷的腰椎又犯病了,右边的腿一吃劲就酸痛。还好这次的病发得不重,用不着卧床,只是走起路来,需要稍稍弯腰,挺直了走路右侧就拉扯得疼。那一段时间,姥姥经常咳嗽,保不齐咳几声,让旁边的人起腻歪,她不愿意遭人讨厌。所以送货的任务还是只能仍由姥爷完成。好在姥爷用的是双肩包,背上包,弯着点身子,包的底部正好抵着腰眼,不细看,看不出姥爷的囧况。

  从姥爷家到孩子家,其实也挺方便,一趟车,十四站路程。姥爷喜欢坐最后那一排位置。人少的时候,姥爷斜靠着座椅,一只胳膊搁在车窗旁边的栏杆上,有时候拿出手机,看看信息或者网络小说;有时候,托着下巴,闭上眼睛,假寐片刻,平复一下赶着上车的心率;有的时候,特别在上下班的时候,姥爷喜欢观察那些忙忙碌碌的上班族,上车之后脚还没有站稳,就忙不迭地掏出手机,心不旁骛地盯住屏幕。姥爷还喜欢看他们那几只灵动的手指,随着指头上下左右跳舞,屏幕像有生命一样,一帧一帧地滑动。姥爷羡慕他们的视力,居然能够看得清楚;也羡慕他们的脚力,几乎不用扶把,就可以稳如泰山;更羡慕他们的活力,上车下车,身姿那么轻盈。姥爷也非常欣赏那些年轻人,因为他发现,现在这些年轻人大都懂礼貌,很文明,看到老人等需要照顾的对象,大都会主动让座,人家感谢他,他还显得很腼腆。年轻人相互之间,也都各不相扰,碰一下硌一下,轻声一句“对不起”和“没关系”,四周依然波澜不惊。姥爷搞了大辈子青年工作,又从鲁迅的作品中汲取不少进化论的因子,固执地相信“将来总比现在好”。所以,他看年轻人,总是看他们的优点多,每每看到这些朝气蓬勃而又文明礼貌的年轻人,姥爷大有一种赏心悦目的享受。有时候竟然在恍惚中“破防了”,狠狠地“爷青回”了一把,好像自己回到了从前,满满的幸福感瞬间弥漫至姥爷的全身。

  “快递姥爷”一般是每周跑一两次。他的规律,很快被小区扫街的清洁工发现了。每次姥爷背着包,或者拎着一个口袋从家出来,经常被那个东北清洁工阿姨碰个正着,

  “干哈去?”

  “给孩子送吃的去。”

  下一次又碰到,又是这番问答。熟了,话多了,她知道姥爷有一个要高考的外孙女,经常来一句感慨:

  “你这个姥爷,挺辛苦啊!”姥爷说:

  “不苦,开心着呢。”

  望着精神头十足的姥爷,扫地阿姨笑笑:

  “嗨,这老爷子!”

  这样,时间长了,对话也变得简单,每次都是:

  “又送快递去啦?”

  “嗯呐,又去了。”

  “又”来 “又”去,姥爷突然想起网络上一个流行词,心想:“我可不止十个‘又’了”,于是,想出了这么一个赶时髦的标题。

  快递姥爷者,作者也;姥姥者,作者的老伴儿,赵岚女士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