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接口测试介绍

1、什么是接口?

接口:服务端对外提供数据服务最常用的信息交换方式。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协议、地址及参数。

2、如何做接口测试?

接口组成部分:接口地址、请求协议、请求参数和预期结果。

测试接口的步骤一般步骤是:发送请求->解析结果->验证结果

通常,接口测试即参照接口文档,调用接口,看结果的返回是否跟文档说明一致;再测试一下接口对异常逻辑的处理,比如非法参数或边界值。

3、接口测试的关注重点

接口的数据逻辑是否正确。 需要充分理解接口的功能,内部是什么样的数据逻辑,它与上下游交换了哪些信息或资源,不单纯停留在参数调用和程序返回的表象数据。也就是要知道这个接口是干什么用的,用到哪里,每次调用会发生什么,然后去检验该发生的有没有发生。

接口对于异常参数的处理机制与上下游服务的容错。 如下图所示,被测接口 A 依赖上游服务 A,那么服务 A 异常的时候被测接口是否很好的容错就很重要,否则服务挂起或宕掉都是有可能的。另外,作为服务提供方接口 B,应当要充分兼容不同的使用场景、或不同版本的调用方的使用,不能为了服务 E 做的需求,除了 E 其它的服务使用者都用不了了。总的来说,原则就是 “上游不可靠,下游要兼容”

软件测试实践内容及过程(接口测试实践总结)(1)

二、接口测试自动化的规范

准备好详细的接口测试相关文档:

《需求文档》:明确定义了接口背后的业务场景,即该接口是干什么用的,用到哪里,每次调用会发生什么等;

《接口文档》:明确定义了接口名,各个入参值,各个返回值,和其他相关信息;

《UI 交互图》:明确定义了各单页面需展示的数据,页面之间的交互等;

《数据表设计文档》:明确定义了表字段规则、表 N 多 N 关系(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等;

三、接口自动化需实现的功能

1、校验

测试断言是自动化测试中的测试通过条件,用于判断测试用例是否符合预期。支持对返回值校验是一个必须的功能。

2、数据隔离

数据隔离就是指具体的请求接口、参数、校验等数据做到与代码相隔离,便于维护,一旦需要调整接口用例、新增接口用例时可很快速的找到位置。隔离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可复用,框架可以推广给其他团队,使用者可以使用相同的代码,只需要根据要求填写各自用例即可测试起来。

3、数据传递

做到数据隔离可维护后,数据传递是另外一个更重要的需求。接口测试时,首先会实现单接口解耦,后续按照业务场景组合多个接口。而数据传递是则是组合多个接口的必要条件,它让接口用例之间可以做到向下传参。

4、功能函数

实际的业务场景测试会需要各种辅助功能的支持,比如随机生成时间戳,请求 ID,随机的手机号码或位置信息等等,此时就需要代码可以支持做到识别对应关键字时可以执行对应的功能函数进行填充。

5、可配置

目前测试环境包括但不限于日常、预发一、预发二、线上等等,因此用例不单单只能在一个环境上执行,需要同一份接口用例可以在日常、预发、线上等多个环境都可以执行。所以框架需要做到可配置,便于切换,调用不同的配置文件可以在不同的环境执行。

6、日志

日志包含执行的具体执行接口、请求方式、请求参数、返回值、校验接口、请求时间、耗时等关键信息,日志的好处一来是可以便于在新增用例有问题时快速定位出哪里填写有问题,二来是发现 bug 时方便向开发反馈提供数据,开发可以从触发时间以及参数等信息快速定位到问题所在。

7、可视化报告

用例执行后,需要向团队展示结果,一个可视化的报告可以便于团队成员了解到每次自动化接口用例执行的成功数、失败数等数据。

8、可持续集成

对于已经有测试用例并测试完成的接口,希望能够形成回归用例,在下一个版本迭代或上线之前,通过已有用例进行一个回归测试,确保新上线的功能不影响已有功能。因此,这就需要接口自动化测试是可持续集成的而不是一次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