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知知娟来到中华南路14号参加达德学校旧址重新开放仪式
动感十足的舞蹈
劲健婉转的京剧
快板、评书、杂技
△
▴
达德学校旧址重新开放仪式
以及传承已久的达德校歌
▽
一系列的精彩表演获得观众此起彼伏掌声
也让达德学校旧址重新焕发了活力
贵阳市文物局局长
卢民建
这次修缮以后,基本上恢复了达德学校旧址原来的风貌,红色文化作为我们贵阳市的宝贵资源,对全市人民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这也是我们宣传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重要的基地。
仪式结束后,现达德学校的小学生们在老校友的带领下,参观了达德学校旧址,聆听前人的谆谆教诲,了解学校的历史文化。
市民们也纷至沓来,参观重新开放的达德学校旧址。
达德学校校长
张晖
达德学校作为一所百年名校,今天再次开馆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说也是一件喜事和幸事。在我们今后的教育教学当中,达德学校的旧址也会作为我们学校传统教育的基地,让我们孩子接受达德学校这种百年文化的传承。
作为贵州近现代教育的一面旗帜,也是贵州新戏剧运动的起源地,更是贵州民主革命的时代先锋,它彰显了浓郁的革命精神,具有优良的革命传统,是我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重要革命遗址,是贵阳乃至贵州的一处重要的近现代历史事件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达德学校宣传片▽
1981年公布为贵阳市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公布为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公布为贵州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经过修缮之后的达德学校旧址,在保存原貌的前提下,对其外观进行了修缮,在展出内容上更为详尽。
同时还利用声光电技术,让观众立体的了解到达德学校旧址的的前世今生。
贵阳市文物局局长
卢民建
下一步达德学校旧址在传承革命传统,弘扬优秀红色文化为主题的同时也将开展丰富的群众文化。
达德学校小故事
达德学校旧址位于贵阳市中华南路百花影剧院旁,原是元代修建的南霁云庙,明清两代曾多次重修,后改建为忠烈宫。
1894年维新派掀起学习西方文化思潮,所谓“西学为用,中学为统”贵阳随之举办了经世学堂,在全省选录优秀学子培养青年一代。
创办时间及主要创办人员
戊戌变法失败后,经世学堂解散,曾在此学习过的黄干夫等人,联络一批知识分子于1901年在贵阳忠烈宫创立了达德书社。1912年更名为达德学校,以“好学、力行、知耻”为校训,强调知行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与实践能力,成为贵阳著名的私立学校。
著名教育家黄齐生(王若飞舅舅)曾在此担任校长。
1921年底,王若飞与周恩来、赵世炎等发起组织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在时任贵州政府出外联络代表黄齐生先生的引荐下,达德学校推荐了不少学生旅欧。
这里不仅是历史名胜,也是缅怀革命先烈、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圣地。民国四年(1915年)5月7日,日本为强迫北洋政府签订“二十一条”而发出了最后通牒,达德学校师生闻讯后,就在礼堂的左侧立了“勿忘五月七日”的石碑,警示师生不忘国耻,这一石碑至今仍完好无损地保存着。
在正殿后面的达德学校旧址是一所明清风格的四合院,原本是忠烈宫的第二进院子,在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时被达德学校借用作校舍。
其中的大殿就是当时学校的礼堂,现在已设为达德校史展览馆。
1925年又增设女中部, 为我省著名的私立学校。
繁华的都市若没有古迹相衬
势必缺少根基
无疑
坐落于闹市中的达德学校旧址
彰显了贵阳这座城市
深厚的人文底蕴
记者丨陈丽娟 邝亚航 潘家元
编辑丨知知娟 责编:刘露 陈丽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