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玉新

首先说一句,武林门派错综复杂,武林掌故亦如武功秘笈一般博大精深,而本文仅仅出于娱乐目的,并非深入考证天津武术的历史,所以如有不准确的地方,万望加以指正。

霍元甲小时候打败过谁(霍元甲韩慕侠鼻子李)(1)

在电影《师父》中, 民国时代的天津武林不只是一群习武人士,更像是一个社会阶层,有自身特殊的规矩。早在1910年,天津第一家国术馆“中华武术会”开始筹备,发起者是“单刀李”李存义和“闪电手”张占魁等人。之后短短两年,天津成立了中华武术研究社、青年会国术社、海京国术社等民间武术团体,也出现了二十多家武术场馆。

那时天津是北方的武林重镇,各门派的武馆里传授八极拳、八卦掌、太极拳、通背拳、形意拳、燕形掌、青山拳、飞龙掌、四郎提、青龙太乙十三式、太极梅花螳螂拳等功夫。教授武功的津门武师更是群星璀璨,李存义、李青山、韩慕侠、张占魁、吴秀峰、孙禄堂、刘云普,个个都是民国年间威震南北的武师侠客。

(霍元甲)

1909年春,英国大力士奥皮音来上海,在北四川路亚波罗影戏院登台表演举重,愿与华人角力。霍元甲携其徒刘振声于1909年3月赶到上海商谈比武事宜。随后,发起人开始筹措资金在上海静安寺路张氏味莼园(张园)内搭建了一座高四尺,宽广二十尺的擂台。定好6月中旬比赛,但奥皮音并没有来。就这样,霍元甲吓跑了英国大力士,名扬上海滩。于是,他在上海成立精武体操学校,霍家迷踪拳开始向社会大规模传播,毫无保留地公诸于世。

李树勋,号瑞东,武清城关东街人,因先天鼻梁塌陷,人送外号“鼻子李”,与武清县下伍旗神机马坊的神机张策、蓟县的商老时并称“京东三侠”。

霍元甲小时候打败过谁(霍元甲韩慕侠鼻子李)(2)

(鼻子李)

李树勋自幼酷爱武术,跟随河北饶阳李老遂学过“戳脚门法”,后得大刀王五所传“山东教门探腿”,又拜少林寺慧海法师习武,还拜过岳青山学习“岳家心意拳”,拜董海川学习“八卦拳”,又投师学习“杨氏太极”。他将平生所学内外家各门派拳法之精华融会贯通,创立了自成一体的“李式太极拳”。成名后的李瑞东于光绪九年也就是1883年入端王府任拳师,后被封为四品带刀侍卫。

民国元年,袁世凯下帖请李树勋赴京,担任拱卫军武术总教长,主持民国第一届“天下武术英雄会”,又与人在天津创办“广武学会”,又名“中华武德会”。1917年农历腊月二十八,李树勋从京城回到武清老家过年,由于使用煤炉不当煤气中毒去世,享年66岁。

韩慕侠1877年出生在天津西青区王稳庄乡大泊村一户农民家庭,少年时跟随武林大师张占魁、李存义学得八卦掌、形意拳,张占魁是八卦掌宗师、排在晚清武林十大高手第一位的董海川的八大弟子之一。后来韩慕侠又到南方云游,遍访名师,赢得了“玉面虎”的绰号,与“黄面虎”霍元甲齐名。成名后多次打败日本武术浪人,在北京举行的“环球大力士第二次比武大会”上,一举制服俄国大力士康泰尔,名震四海。

霍元甲小时候打败过谁(霍元甲韩慕侠鼻子李)(3)

(韩慕侠)

1915年冬,南开学校校董严修和校长张伯苓准备在全校开展中华传统武术训练。当时,韩慕侠应日本柔道九段高手东乡平三郎邀请,登上了设在日租界须磨街学校院内的擂台,无论是比柔术还是剑术,东乡平三郎都败在韩慕侠手下。严修和张伯苓决定请韩慕侠到学校做讲座,让学生们掌握武术的基础知识,并准备聘韩慕侠为客座教师。

张伯苓亲自登门恳请韩慕侠,韩慕侠不由心中一动。他知道,如果能去南开教授武术,是推广国术、普及中华功夫最好的机会,于是爽快地答应下来。当时在南开就读的周恩来听了讲座,又观看了武功演练,便下决心跟韩慕侠学武术,几日后直接去韩慕侠家中拜访,跟随韩慕侠练拳。

韩慕侠认为强国必先强兵,梦想用形意拳术训练一支具有技击格斗之术的军队。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奉系张作霖掌控京津。张学良早闻韩慕侠大名,便常到位于南开南门外于家坟洪元里一号的韩家拜访,劝导韩慕侠帮助东北军训练军队,韩慕侠也决定应邀出山。张学良从东北军中挑选1000名士兵组成武术团,韩慕侠为团长,团部设在韩宅,训练地点在杨柳青。

韩慕侠想用形意武术训练军队来破解日军的拼刺刀,将武术队改成大刀队。这种大刀,刀把有二尺长,又称“双手带”,用八卦形意“裹头缠脑”的招式,顺步砍,左右砍,连剁带劈,动作虽然简单,舞动起来却使敌人防不胜防。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军主力陆续转向西北,这支训练有素的大刀队留在华北,编入宋哲元的29军。1933年3月9日傍晚,日军进攻喜峰口、古北口,次日早上,29军所属37师主力杀到,双方围绕喜峰口外的几个高地展开激烈的争夺战,大刀队偷袭日军,“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成了一个民族在危亡时发出的最强有力的呐喊。

1912年,中华武术会更名为中华武士会,从河北大街搬到现在中山公园一带。中华武士会的武林声誉在1918年前后达到顶峰。那一年在北京中央公园举行的万国赛武会上,中华武士会总教习李存义与张占魁、刘殿臣、韩慕侠、李星阶等天津武师悉数登台。李星阶的龙形剑、程海亭的八卦刀、李子扬的锁口枪获得全场观众的热烈欢迎。

1933年,八极拳一代宗师吴秀峰脚踢第一国术馆的轶事至今被津津乐道。当时吴秀峰寄宿在老龙头火车站,听说第一国术馆就在不远的六号门,他来到武馆门外一伸手把武馆的牌子摘了下来。武馆教头出来问话,吴秀峰提出以武会友。教头不甘示弱,结果只一招就被吴秀峰制服,教头卷铺盖走人了。消息一出,吴秀峰名震天津卫,自此在武林有了一席之地。

程派八卦掌的创立者是董海川的徒弟程延华,其掌锋快准狠,游身绕进,斜出正入,脱身化影,背身击敌。程师父门下成名弟子众多,其中之一叫高义盛。1930年,高义盛从武清来到天津,五年后在英国球场(今新华路体育场)开场授徒,传授八卦掌,并打出招牌:一块现大洋教一个式子,包教包会保证能用。踢馆的人接二连三找来试探他功夫的深浅,结果来一个败一个。高义盛的天津弟子众多,成名者有八人在当时被称为“天津大八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