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师招聘考试中,关于词的结构的考题出现概率不大,但只要出现这一考点就容易成为失分点。虽然词的构造是备考中的一大难点,但只要掌握好词的构造分类就能攻克这一考点。根据词的内部结构不同,可以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

单纯词

单纯词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可分为联绵词、叠音词、译音词、拟声词。

1.联绵词

联绵词是指两个音节连缀成义而不能拆开的词,只有这两个音节连缀在一起才能表达一个概念。联绵词按其声韵的特点,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1)双声词:声母相同。

例如:伶俐、尴尬、蹊跷、枇杷、忐忑

(2)叠韵词:韵相同

例如:骆驼、从容、萧条、徘徊、窈窕

(3)非双声叠韵词:声韵都不相同

例如:蝴蝶、蚯蚓、蘑菇、囫囵、垃圾

2.叠音词

叠音词是由两个相同音节重叠而成,只有两个音节重叠在一起才能独立地表达意义。

例如:奶奶、猩猩、侃侃、翩翩、迢迢

3.译音词

译音词是模拟其他民族语言中的词的声音形式而形成的词,其中任何一个音节本身没有独立的意义,必须由多个音节组合在一起整体地表达一个意思。

例如:咖啡、的士、马拉松、喜马拉雅、乞力马扎罗

4.拟声词

拟声词是模拟客观事物、现象的声音而形成的词。

例如:嘎吱、叮咚、哗啦、知了、噼里啪啦

【小试牛刀】

例:“芙蓉”是( )词。

A.双声词 B.叠韵词 C.非双声叠韵词 D.联合式

【答案】C。解析:首先,“芙蓉”是一个语素,因为“芙”“蓉”两个音节连缀在一起表示一个意思;其次,“芙”“蓉”两个音节的声母和韵都不相同,所以是非双声叠韵联绵词。故选择C项。

合成词

合成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语素组合构成的词。根据合成词中词根和词缀组合的不同情况,可以将合成词分为复合式、派生式、重叠式。

1.复合式

复合式是由词根和词根组成的合成词。词根和词根的组合方式不同,形成该种合成词内部结构方式的差异。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联合式

联合式是由两个意义相同、相近、相关或相反的词根联合构成,词根之间地位平等,无主次之分。

例如:途径、城市、得失、动静、生死

(2)偏正式

偏正式是前一词根修饰、限定后一词根,词根之间存在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

例如:笔直、冰箱、火车、长跑、狂欢

(3)补充式

补充式是后一词根补充说明前一词根。可以分为两类:

①后一词根从结果、程度等方面进行补充

例如:扩大、弄清、说明、推翻、改正

②后一词根从数量方面进行补充,后一词根是前一词根的数量单位

例如:花朵、车辆、书本、房间、稿件

(4)主谓式

主谓式是前一词根表示陈述对象,后一词根是来陈述前一词根的。

例如:地震、心酸、肉麻、日出、口渴

(5)动宾式

动宾式是前一词根表示动作,后一词根表示动作支配的对象。

例如:读书、动员、知己、冒险、接力

2.派生式

派生式是由词根和词缀组合成的词,根据词缀的位置的不同,可以分为一下两类:

(1)前缀 词根

例如:老:老板、老师、老虎、老爸、老鼠

(2)词根 后缀

例如:者:作者、读者、记者、老者、学者

3.重叠式

重叠式是由相同的词根重叠组成的词。

例如:爸爸、星星、刚刚、仅仅

【小试牛刀】

例:下列词语中,属于偏正式的一项是( )。

A.骨肉 B.打死 C.美容 D.绿豆

【答案】D。解析:A选项,“骨肉”可以理解为“骨”和“肉”,为联合式;B选项,“打死”中“死”是补充说明“打”的结果,为补充式;C选项,“美容”可以理解为“美化容貌”,“容”是“美”的支配对象,为动宾式;D选项,“绿豆可以理解为“绿的豆”,“绿”是用来修饰“豆”,为偏正结构。故选择D项。

现代汉语词类常识(语文学科关于现代汉语)(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