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一经发布,一场“双减”之战迅速在全国展开。决心之大,行动之迅猛,前所未有。
从全局来看,“双减”主要聚焦三个领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眼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整体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遵循教育规律,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着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严禁资本化运作,保护群众利益,减轻家长负担,构建良好教育生态。具体到学校教育,则呼唤教育回归原点,回归学生智慧的生长与精神的成长。这与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分校望京实验学校(以下简称陈分望京实验学校)探索实施的“美好教育”同向而行。在校长刘美玲看来,“双减”的目的,就是让教育回归本质,让学生遇见美好、欣赏美好、享受美好、创造美好,为未来贡献美好之力。
课后服务注重培养学生兴趣
9月2日,朝阳区人大代表进校视察“双减”工作
阳光向上的美好少年
明确一个目标 提高三项认识
强调,要围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当务之急是深化改革,而“双减”就是改革的重要举措。
陈分望京实验学校在落实“双减”过程中,首先让全体教师明确一个目标,提高三项认识。
一个目标,指的是日常教育教学工作要始终保持与政策同向,与家长期盼同行,与学生成长同频,坚持五育并举,突出德育实效,提升智育水平,强化体育锻炼,增强美育熏陶,加强劳动教育。也就是说,学校要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回应社会对于教育服务功能的关注和需求。
提高三项认识,一是认清“为什么”,深入了解国家政策出台的目的和意义,保证理解不质疑,执行不犹豫;二是知道“怎样做”,在落实策略上要找寻最佳路径,保证形式多元,方法科学;三是明白“落脚点”,实现减负提质增效,要不断监测、评价和调整过程实施,保证减负保质、减负提质的实际效果。由此,教师群体迅速凝聚共识。
在执行过程中,学校先是健全制度,确立了“双减”工作责任制,明确校长为“双减”工作第一负责人,层层签订责任书,把“减负”工作具体落实到有关部门和教师。接下来,对“双减”工作定期检查,并将检查结果纳入教师量化管理考核之中,实行“一票否决”制,对严重违规的教师追究相关责任。同时,通过家长会、学生座谈会等,定期听取家长、学生对“课业负担”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结合学校实际调整完善。
刘美玲表示,“美好教育”需要学校、家庭与社会协同育人,互相补充,同向同心,形成合力,共同创建有利于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生态环境。
学校非常注重完善家校协同育人机制,密切家校沟通,为家长及时提供科学实用的家庭教育方法指导,开展了智慧家长进课堂等活动。同时,充分发挥家长联盟协会、家长委员会的作用,构建家校协同育人共同体。
把出色的教学行为变成日常
教师是“减负提质”,全面落实“双减”,实现教育美好的关键。陈分望京实验学校的教师有着同一个称谓,那就是“美好教师”。
他们是教学改革的实施者,要不断加强学习、协作、研究,依据教学内容和目标,精心设计教学,精准理解学生对于知识、技能、概念的理解层次要求,不断评估学生的思维层次,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他们是作业减负的执行者,统筹调控作业结构,进行作业分层与个性化设计,坚持作业全批全改、及时反馈,加强面批讲解,并将作业设计与管理纳入学校教研,切实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
他们是美好课堂的创设者,运用高效有趣的授课工具营造生机活力的课堂氛围,开发新颖创意的授课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问题创生驱动提升学生思维品质,通过魅力活动激发学生求知欲、好奇心与想象力,让学习真正发生。
他们是学生成长的评价者,根据多元评价的内容和维度,为学生制定科学的评价方案,用增长性评价判断不同类型学生的成长,让孩子们努力做最好的自己,并且适时向家长解读评价结果,从学生的性格特点、特长爱好、人际关系等方面给予反馈,与家长携手,为学生发展做好规划。
每一位“美好教师”都努力把平凡的教学工作做出色,把出色的教学行为变成日常。这一切的根本在于执行力,以及过程中的监督与指导。
学校推行“校长—主管校长—教学主任—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任课教师”六层级管理模式,将管理责任具体化,管理任务明确化。严格执行检查通报制度,强化过程管理;监控课堂质量,关注每个学生的有效学习;充分利用教研活动提升教师对教材的把握能力;聚焦课堂,落实集体听评课制等方式。据统计,秋季学期开学后,仅仅一个月时间,教学干部人均听课反馈30余节,极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管理效能。
探求“高质量” 创建美好教育生态
课堂高质量,重在“六个助推”。美好课堂,要求“大容量、快节奏、高效率”,这成为教师们每节课都要落实的九字方针。如何实现?借助“六个助推”,包括问题助推、质疑助推、评价助推、工具助推、技术助推、情感助推。进一步阐释,问题助推是指抛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启动思维;质疑助推指的是将学生思维引向纵深,促进思维发展与提升;评价助推即为了去伪存真,明确思维方向,形成学习观点;工具助推就是为学生学习提供载体和资源;技术助推是为学生增强认知、发展思维和形成能力提供辅助;情感助推意味着让课堂和学习有温度,温暖所有要素,润滑所有环节。“六个助推”能够实现课堂由知识教学转向素养培育。
作业高质量,重在系统设计。作业改革是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为了发挥作业诊断、巩固、分析学情等功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学校系统设计了符合各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涵盖德智体美劳全面育人的基础性作业。同时,加强学科组和年级组的统筹,严格按照规定来控制作业总量,切实提高作业设计质量,确保作业难度符合学生实际,将作业设计、批改工作纳入教研工作和学校绩效考核。具体举措有:建立作业公示制度,安排专人每天负责作业公示;实行“作业限行”,班级统筹作业量;创新作业形式,设计了预习型作业、基础型作业、提高型作业、拓展型作业、学科融合型作业和个性化作业等;线上与线下作业相结合,让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自主选择作业,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课后服务高质量,重在品质丰富。学校制定实施方案,提供菜单式课后服务项目和内容,供学生自主选择,并对课后活动和教师资源进行统筹规划,引入校外优质资源,拓宽服务渠道,切实增强课后服务的吸引力。课后服务需做到两个统筹,一是结合“第一时段自主课堂”,开展学生自主学习,在学习的内容和形式上下功夫,在过程指导和效果监测上做文章,夯实素养,提质增效;二是结合“第二时段实践课堂”,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团及实践活动。社团分为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性社团和面向特长学生的特色项目,提供针对性的服务,满足学生“全面﹢特长”的培训目标。
“美好教育”是师生共识、共治、共享的教育。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它不仅向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多的发展支持,而且向内更加重视和反映学生的愿望和体验。
正如刘美玲校长所说,“当‘美好教育’遇见‘双减’改革,我们很清晰地发现,‘美好教育’是为学生一生发展奠基的教育,它着眼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让学生感受到学校和学习生活的美好,帮助他们建立起对学习和人生的积极态度。我们要奋力担当‘双减’工作的时代使命,创建美好教育生态,给孩子们留下美好难忘的校园回忆!”
(文/南丽;图:学校提供;来源:现代教育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