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哈尔滨9月21日电(记者陈聪、孙晓宇、王鹤)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尖山区公立村的玉米地里,传出一阵阵收割机的轰鸣声。拿起一穗刚刚收获的鲜食玉米,轻轻扒开皮,金黄且饱满的玉米粒就露了出来,用手指轻轻一按,便可喷出白色米浆。
“这说明玉米进入乳熟期,甜嫩多汁,最适合收获。”双鸭山市尖山区众诚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栾亮说,今年合作社种植了2300余亩鲜食玉米,其中有1000余亩是订单种植,他们为种植户提供种子、化肥等,最后以17000元每公顷的价格收购。
一穗大田玉米和加工后的成品鲜食玉米。新华社发
随着消费升级,鲜食玉米产业的发展潜力正逐渐凸显。鲜食玉米是在玉米乳熟末期采摘棒穗、用于加工或直接食用的玉米,含糖量更高,相较普通玉米更为香甜软糯,其生长周期在80天到100天左右。
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厅长王兆宪介绍,黑龙江省是玉米生产大省。截至2021年,全省鲜食玉米种植面积达到200万亩以上,种植规模占全国十分之一。
8月开始至10月初,鲜食玉米便迎来收获季,这也是栾亮一年中最忙的时候。
记者跟随满载玉米的农用车回到合作社的加工车间,路上只花了10多分钟。“从地里收获到加工完成,只需要3个小时时间,可以最大限度保证玉米的新鲜度。”栾亮说。
在合作社2000余平方米的厂房内,通过扒皮、清洗、漂烫、真空包装、高温蒸煮等工序,从地里收获的玉米棒在60分钟内便可迎来“华丽转身”。
在双鸭山市尖山区众诚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人正在封装鲜食玉米。新华社记者 孙晓宇 摄
在位于黑龙江省海伦市的黑龙江原野食品有限公司,这里的鲜食玉米加工车间一派繁忙景象。在扒皮车间里,一穗穗玉米在机器上翻滚,工人们正在流水线上拣选经过扒皮处理的玉米。
“公司日均可完成100万穗鲜食玉米加工,今年鲜食玉米产量预计能达到5000万穗左右。”公司工作人员李红梅介绍。
从过去玉米原粮大量外运,到如今玉米加工主阵地北移,黑龙江省玉米就地转化能力大幅提升,鲜食玉米产业链的延伸正是例证。通过规模化种植和标准化生产,一穗小玉米正链接出“黄金产业”,借助电商销往全国各地。
在双鸭山市尖山区众诚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人正在发货。新华社记者 孙晓宇 摄
在北纬四十七(依安县)绿色有机食品有限公司加工车间,刚从种植基地运来的鲜食玉米经过人工码盘、机器码垛后,正被送至无菌车间进行锁鲜工艺处理。在加工车间里,一穗玉米整个加工工序大约需时1个多小时。
在这家公司的直播办公间里,桌子上摆满了鲜食玉米产品,几名主播在聚光灯下进行直播带货。通过网上销售,从黑土地的田间地头收获的一穗穗玉米被发往全国各地。
栾亮所经营的合作社也正在拓展电商销售渠道。栾亮介绍,他们在短视频平台和淘宝网均开设了网店,并邀请“网红”带货,市场逐步打开,现在每天线上可销售五六千单鲜食玉米。
双鸭山市尖山区众诚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仓库内所储存的鲜食玉米成品。新华社记者 孙晓宇 摄
鲜食玉米在给企业带来效益的同时,也让农民增收。去年,黑龙江省肇东市尚家镇尚家村种植了6000亩鲜食玉米。村党支部书记孙焕文说,按照绿色种植,每穗鲜食玉米卖1.5元,每亩利润在1200元至1500元之间,与普通玉米相比利润大幅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