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我们的话题是#你的小众病,有些人从一开始就坚持独特,而另一些则因为如今球鞋市场的复杂操作而心累,转而进入小众领域。
小众病能带来快感,有时也会让人怀疑自己的选择,但共同之处是,这些人都不打算治好自己。
///
从 AJ、Yeezy 换到 Osiris、Allin,
也有人坚持着 Air Max CB94、AF 25:
@戒:“ 所谓爱买小众,归根结底还是得产品本身,足够吸引自己,喜欢才有热爱。我收了vans x fog 的 sk8 系列,至今未撞鞋,别人也认不出来是联名,引用李宁小股东 z 哥的话 ,‘ 不是大爱我不收 ’。”
@edczzzyyy:“ 小众病是是一种心态,我喜欢 nike 鞋,但从不买热门款,连配色都要买小众,像 nike marxman premium、nsw gaiter boot 或者 air max cb94 这类鞋,都能轻松驾驭。
‘ 小众病 ’才是推动潮流市场的源动力啊!还是不要治了,如果人人的小众病都好了,那再无潮流二字。”
@钦钦:“球鞋从 Yeezy 换到 Osiris,Air Jordan 换到 allin,从自己改制球鞋,到自己当裁缝做拼接 Tee。作为千禧一代,我只想和别人不一样罢了,没有别的想法。”
@Dr.J:“ 病征是只穿 Jordan 和 Nike,但必须是里面的冷门,比方说AJ 2 红外线、前年买 Air Force 25 白红首发、去年买了 ZOOM KOBE VI 灰绿、AJ 22 5/8,还有国内不发售的AJ 11 Low 白红。
最近在狂看乔九的黑白洛杉矶全明星,Jordan Logo 越小越好,古着 Jordan 棉衣颜值甩 Jodan Bomber JKT 几条街,但小众病最大的坏处就是,老物件容易坏,最后喊个口号,颜值即是正义,老鞋总是牛逼!”
@DD嘅巴治奥:“ 10 号,绝大多数人都去排队抽海绵宝宝和 SB X AJ 1 low,驭帅 13 巴斯光年才是真爱鸭,可能我比较 low,海绵宝宝一集都没看过,冷门联名,真香,据说全国限量 100 对。”
piv via.DD嘅巴治奥
///
他们在球鞋上的“ 小众病 ”,
源自对市场的心寒:
@32:“ 真正出现所谓 ‘ 小众病 ’,是去年 AJ 13 熊猫发售后,淘宝、snkrs 上均没抢到,在海外买的订单被砍;好不容易在闲鱼上好价收到一双,因为涨价,卖家要求不补差,直接把快递召回。
面对如此大货量的东西,连原价购买资格都没有,甚至加多少钱购买,也要看贩子脸色,从此,彻底对国内这帮‘ 球鞋爱好者们 ’失望了,从这以后基本就没有穿过热门款,
加上去年底某 app 一波‘ 鞋王 ’评比,让我彻彻底底成为了一个‘ 小众病 ’患者,也不打算治好了,玩球鞋最重要让自己开心,这种大环境下,玩玩小众款也是不错的选择。”
@Randsom:“之前 2700 买的 nike x ow 的 hyperdunk,已经觉得好贵了;月初想买 sacai 黄绿低帮,一看要还差 1k,月底钱省下来了,发现又差 1k…
从此开始寻觅小众鞋,打开某 app,搜索关键词,点击销量优先,滑到底。所以这个病也挺好,不治了吧。”
///
另一些人,则是因为同款太多头疼引发:
@Aminé:“总能在街上,看见上身 ow 腰带 ow 再搭个 the ten x AJ 1,就觉得自己是陈冠希的铁憨憨,看着头疼,热门鞋款统统拒绝。”
@叁:“ 上星期出去玩,一个很多年轻人的商场,旁边坐的全是穿 AJ 1 的小姐姐……好看是好看,但千篇一律的芝加哥、影子,我真看不下去。所以我觉得小众病蛮好的!除了比较难找到自己喜欢的牌子、款式外,不想改,也没必要改。”
///
躲避大热、爆款的快感,让他们感到舒适:
@Mr. HELICOOLER:“ 从没买过 AJ,找不容易撞的鞋,买了 2015 的太阳花,回学校回头率爆表,人家问我是不是 id 的。
后来经常买 supra,迪士尼联名,rothco 联名,白爆。至今没见过跟我穿一样的,很享受人家回头看、却看不懂的感觉。”
@Lan:“ 之前也会喜欢跟风入手一些 Jordan 1,但现在都买喜欢的复古慢跑鞋,和一些户外鞋。上一次去洛杉矶,看中了 Ronnie Fieg x ASICS,夏日配色真的非常喜欢,取消其他行程在 LA 的 Kith 提前准备排队,最后到点,也没有什么人抢,目前摆脱了爆款几乎不撞鞋,还有清新的感觉,完全不想治好,超喜欢的。”
@zach666:“ 我觉得这小众病还挺好,不是那种鹤立鸡群的牛逼感,就是觉得不跟风的态度很 ok。
去年在鼓楼碰见一个黑人兄弟,看见我脚踩的 2012 年正宗元年红色的 AJ 14 Candy Cane,直接跟我合影了,完全忽略了我穿 supreme 的好兄弟。”
@边渡友次子:“ 当通街都穿上了 AJ、Yeezy 热门配色时,我反而对此无感,会去鞋店或者某单字 app 里,搜刮一些不那么热门的。
像 acronym x Nike 那款拉链棉花糖配色,和 AJ 3 叶绿素,反而因为小众避免了撞鞋的尴尬,每找到一款好看的冷门鞋,我就好像发现新大陆一样。”
///
深陷“小众病”的人,
有时也会中招,甚至怀疑自己,
变得极端:
@Vincent Ku:“ 说到自己的小众病,要从 EDCO 说起。当时众多流媒体的轰炸报道下,再加上是中国球鞋师,在 Pensole 设计学院发起的 WSP 世界球鞋大赛中,获得较高荣誉等噱头,头脑一热就入手了。
可是拿到手后却并没那么惊喜,袜子鞋的设计,没有解决高帮搁脚的问题,以至于没穿几次就堆积灰尘了。这样的经历还有好多,躺尸的球鞋也不计其数。”
@Kim Coppola:“ AJ、Yeezy 都觉得特别 low,自己就去找花里胡哨的 air max 系列、dunk 还有 adidas 联名 raf,总之就越丑越贵越好。其实,这也是一种反向的跟风病,一直治不好,就想与众不同,也不想治好。”
@C丶C:“ 初中时跟风病,别人有啥我也想有,高中时小众病,大学时宏大病......其实本质上我觉得,也是为了装逼。”
@Loki廖.PD:“ 希望自己的审美与众不同,又希望比身边人的时尚快半拍。其实叛逆只是一部分,感觉病根子是:自卑!”
///
穿独一无的衣服,
自己动手就算作死也要定制:
@?:“ 喜欢 1 of 1 remake衣服裤子的小众病,价格比那些潮牌贵,但穿起来是真的很爽。”@Textbook:“开始玩鞋就有撞衣撞鞋的尴尬病,买过一双白底黑勾 dunk sb,撞鞋后手绘成 Raygun。”
pic via.Textbook
@rq :“球鞋都买基本见不到的款,但还是太难了。只能尽量小众,开始迷上了画鞋,着了魔一样,每双鞋都画的乱七八糟的,能涂的给他涂了,结果就是涂过的鞋,后来都没再穿过。。”
///
对冷门的音乐有私心,对中古唱机和绝版唱片倾尽所有:
@Ryan7z:“ 喜欢黑胶唱片,看到中古唱片机和绝版唱片,就激动的想卖房算吗?不太想治好,下雨天随便找一张黑胶,别管听没听过,沉浸就完事儿。”
@。香蕉你个不呐呐:“特别钟爱别人不中意的东西!比如现还有人玩黑莓/Plam/微软 Kin 吗?我就玩!朋友说我疯了,三千多收藏微软 Kin 不买爱疯,我说我乐意!。”
@谢墨晗-:“这个我必须有名字!病得最严重的就是音乐小众癖,网易云那些评论 1w 的根本不想多看一眼,然后到处搜刮小众音乐,把那些歌纳为‘ 囊中之物 ’,并且特别不!希!望!火!。
Bilile Elish 的风格我也很喜欢,但就因为太火!私以为自己那一份小众情调恰恰最美好不过的。”
///
无论工装或其他,他们认为:
小众文化,不该是小部分人沾沾自喜的狂欢
@###:“虽然我喜欢小众,但大可不必因为有小众的爱好,就产生莫名的优越感,更不需要有‘ 希望别火 ’这种想法,难道不应该希望更多人去买,让设计师做出更棒的作品吗?”
@Ⅲ:“我并不反对小众文化‘ 大众化 ’,前提是大众是否已经‘ 做好准备 ’。以这两年流行的‘ 工装 ’为例。玩儿咔叽玩儿工装的精髓,本应是‘ 花最多的钱,装最穷的逼。’
如何理解这句话,工装本是为工人而生,所代表的应该是高品质,高质量和高质感,‘ 三高 ’的价值绝不可能低廉,但现在世面上的低劣‘ 潮流工装 ’,有过多花里胡哨的无用设计。
等过两年潮流的风向变了,大众会先入为主的认为,这传承百多年最质朴的工装,会是个过时的东西。美国白橡布厂的倒闭是个悲剧,国内刚开始展露头角的优秀工装品牌,若是倒在了潮流的风向上,又怎会不是悲剧。
优秀的小众文化,并不应该是一小部分人沾沾自喜的狂欢,而是因为真的热爱,才会为它不顾一切的努力。无脑的跟风只会逐渐毁灭‘ 小众文化 ’。试着理解,再去慢慢接受小众文化,是给那些真正热爱的人,继续砥砺前行的勇气。”
///
克制自己的优越感,或许“ 小众病 ”能让得到更多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