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林祥谦的演讲(林祥谦头可断)(1)

一列火车,从百年之前驶来,历经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三种动力牵引,驶入了风驰电掣的高铁时代。

一条汉子,从东南沿海出发,到武汉,过郑州,高昂着信仰与抗争的头颅,被反动派残忍杀害,最后魂归故里。

高铁列车载着我,走进林祥谦烈士陵园。福州城西22公里处,枕峰山山麓,烈士安眠于此已经90余载。静默,瞻仰,缅怀,我仿佛穿越时空,在这个特殊的日子,与第一代铁路人握手,与革命的先驱者对话。

福建闽侯县祥谦镇,林祥谦烈士的故乡。该镇原名尚干,后改为祥谦。故乡以博大的胸怀,接纳着赤子的归来,以给孩子命名的方式,表达着对林祥谦的疼惜与敬意。或许,当年听闻了林祥谦不幸遇难的消息,故乡之心,亦在滴血。

沿着绵延的铁轨溯源而上,我恍然来到1912年的武汉。

那一年,林祥谦通过技工考试,进入江岸铁路工厂,成为一名铁路工人,服务京汉铁路运输。彼时,中国铁路刚刚起步,京汉铁路纵贯直隶、河南和湖北三省,是连接华北和华中的交通命脉,有重要的经济、政治和军事意义,也是军阀吴佩孚军饷的主要来源之一。

出生于贫农家庭,林祥谦从小深受压榨,也孕育了斗争精神。为了改善工人的政治和经济地位,林祥谦和工友们开展斗争,想方设法对付工头的压迫。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星星之火,也慢慢在铁路工人中燎原。威望较高的林祥谦,成为党组织教育和培养的对象。1922年夏天,他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之后,林祥谦当选为京汉铁路江岸分工会委员长。

黎明前的黑暗里,总有点灯的人。党领导下的京汉铁路总工会筹备会决定于1923年2月1日在郑州召开成立大会,近300名代表齐聚郑州。2月1日上午,军阀吴佩孚派出大批军警,荷枪实弹,全城戒严,下令禁止召开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参加会议的工人代表冲破军警包围,高呼“京汉铁路总工会万岁”“劳动阶级胜利万岁”等口号,宣布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

有关林祥谦的演讲(林祥谦头可断)(2)

当晚,京汉铁路总工会执委会秘密召开会议,决定将总工会临时总办公处转移到汉口江岸,全路自2月4日起举行总罢工。4日上午9时,林祥谦接到指示,立即下达罢工令,工人拉响了江岸机厂的汽笛,其他汽笛也跟着怒吼起来,响彻武汉三镇,向北迅速蔓延,京汉铁路1200公里长的路线顿时陷入瘫痪。

铁路的瘫痪,引起了吴佩孚及其背后帝国主义的恐慌。2月7日,吴佩孚调集2万余名军警在京汉铁路沿线镇压,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林祥谦和60余名工人,在同围捕的敌人搏斗中不幸被捕。

深冬,江岸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北风呼啸,雪花纷飞,林祥谦被绑在江岸车站站台东侧的灯柱上,反动军阀以死威胁逼迫林祥谦下令复工,遭到断然拒绝。

敌人端着屠刀,恶狠狠地问“上不上工?”

林祥谦横眉怒视,答“上工要总工会下命令。我头可断,血可流,工不可复!”

好一个“头可断,血可流,工不可复!”这段敌我之间的对话,以及共产党人血性的怒吼,从98年前飘荡而来,依旧响彻云霄。

血染江汉,林祥谦壮烈牺牲。这时,正是他31岁盛年。在这次大罢工中,52名工人牺牲,300余人受伤,革命者的鲜血染红了京汉铁路的铁轨。

革命者的鲜血没有白流。筚路蓝缕,艰苦奋斗,一个崭新的中国孕育而生,不断发展壮大,足以告慰烈士的英灵。那一声响亮的汽笛,从京汉铁路发出,激荡在纵横万里的铁道线上,翻开了中国铁路砥砺奋进的崭新篇章。

时光倏忽,转眼已近百年。

烈士陵园内,苍松如茂,绿草如茵,一批批参观学习者在英烈雕像前肃立、祭拜。此时,我站在这里,向林祥谦烈士致以崇高的敬意!

有关林祥谦的演讲(林祥谦头可断)(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