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武次位面】作者:乐乐

近日,随着《央视新闻》一则报道海军福建舰开展系泊试验的消息,原本已经逐渐淡出外界视线的福建舰航母,再次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特别是“系泊试验”这个让人有些陌生,迥异于“舾装”、“海试”等常见词汇的名词,更是外界热议许久。其衍生的最经典问题,当然还是最关键的——福建舰究竟何时能加入海军服役?

福建舰电磁弹射实际应用了吗(福建舰昂首踏入新征程)(1)

▲引发舆论热议的一则报道

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系泊试验并不是什么特殊阶段,简单来说,这是个完全可以从字面上来理解的词汇。即当船舶仍然被缆绳系住(现在缆绳已经不是实指),停泊在岸边码头上时,对船舶本身和已经上舰的设备进行调试。相比于更加贴近实际也更加严格的海试阶段,系泊试验的外部压力更小,属于前者的基础和简略版。福建舰在下水3个多月后步入这一阶段,不能说很快但确实比较可观,表明经过山东舰的完整建造工作后,国内在航母领域已经积累了大量经验。福建舰虽然吨位大幅增加,又搭载了电磁弹射器等先进设备,但国内仍然在以非常快的速度推进早期建造、试验工作。

福建舰电磁弹射实际应用了吗(福建舰昂首踏入新征程)(2)

▲福建舰在今年6月下水时的状态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种不俗的建造速度,并不意味着福建舰就有特别惊人的设计。举个例子,受到官方公布福建舰正在系泊试验的影响,有观点认为当下仍然在其飞行甲板上的黑色工棚,更多的是起到保密遮挡作用。颇有一种国产电磁弹射器设计别具一格,如今已经安装结束,以至于连已经建造两艘搭载4部电磁弹射航母的美国海军,也需要学习的味道。而事实上,系泊试验虽然一般晚于舾装试验开始,但这并不意味着当前者开始时舾装就已经结束。特别是电磁弹射器这种,对工作精度、稳定性要求异常苛刻的装备,其安装过程注定要将外界干扰降到最低。

福建舰电磁弹射实际应用了吗(福建舰昂首踏入新征程)(3)

▲电磁弹射器的技术难度是不言而喻的

海面上的高盐、高湿环境对于电磁弹射器这种,存在大量导电设备的精密设备,本来就是极大考验,稍有不慎就是短路、腐蚀断路等容易引起重大故障的严重故障。因此,外表呈黑色,内部其实是高水平防潮、防静电工作环境的工作棚,最重要的使用就是为安装电磁弹射器创造安全环境,并不存在其他方面的太多考虑,毕竟这才是当下的第一要务。事实上,在已经下水的美国海军“福特”、“肯尼迪”航母上,都出现过类似的临时建筑。只不过由于两艘美国航母都搭载了4部电磁弹射器,因此是设置了4座工棚,而国产福建舰只搭载了3部电磁弹射器,黑色工棚自然也就只有3个。

福建舰电磁弹射实际应用了吗(福建舰昂首踏入新征程)(4)

▲搭载4部电磁弹射器的美国海军“福特”号航母

一旦当3座黑色工棚未来真正被拆除,就意味着国产电磁弹射器取得了,在完成设计之后的第二项重大成就——安装并基本完成调试,等到其进一步在海试中完成舰载机弹射实验,距离真正成熟使用也就剩下最后一个关卡——大规模稳定弹射。作为现有科技水平下航母技术要求最苛刻的设备,弹射器本身原理并不复杂,但其在上万次弹射中对于稳定性、事故率的限制却让无数国家望而生畏。中国作为一个在弹射器领域积累并不深厚的国家,应用避开蒸汽弹射直接发展电磁弹射的技术路径,虽然避免了很多弯路,但后者更高的技术要求也意味着更大的技术难度。因此,对于福建舰上搭载的第一代国产电磁弹射器,外界一定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和预期。

福建舰电磁弹射实际应用了吗(福建舰昂首踏入新征程)(5)

▲美国海军“福特”号航母被电磁弹射器困扰多年

举个例子,美国海军在其“福特”号航母上,搭载了第一代达到实用水平的电磁弹射和阻拦装置。但在2017年服役之后,“福特”号的这套新设备一直受困于各类技术故障无法形成战斗力,直到近期才真正达到实用标准,预计在今年底第一次出海部署,期间整整花费了5年时间。我国海军在弹射器领域的技术积累显然无法与美国相比,但在现代工业领域的实力也不是造舰工业迅速萎缩的美国能够超越,两相叠加之下发展时间其实很难预测。但有一点可以确认的是,电磁弹射器的安装、调试难度绝对不是之前的山东舰可以比拟的,外界往往以山东舰在2017年4月下水,2019年12月服役,2021年底形成战斗力的时间间隔,来预测未来福建舰的发展进度,实际上是很难做到的。

福建舰电磁弹射实际应用了吗(福建舰昂首踏入新征程)(6)

▲山东舰建造顺利主要是因为技术成熟

说得更直白一点,山东舰能在下水20个月之后就服役,是因为其本身在技术上并没有本质性突破,基本上都是在重复辽宁舰应用过的装备,最终才会发展得又快又好。相比之下,福建舰在吨位大幅增长的同时,在新设备上的进步是不言而喻的,由此带来的技术风险也要显著高于山东舰。因此,如果福建舰能飞速完成系泊试验、海试当然更好(这是一个小概率事件),但更大的可能是其进度要低于外界普遍预期。毕竟对于海军来说,新航母进度略有延后,对于动辄以十年为单位的航母发展规划尚能接受,但如果新航母发展遭遇重大挫折,则是万万不能承受的代价。

福建舰电磁弹射实际应用了吗(福建舰昂首踏入新征程)(7)

▲外界对003期待很高但仍需时间来完成

苏联海军在80年代末期设计、建造“乌里扬诺夫斯克”号航母时,由于当时苏联制造的蒸汽弹射器性能并不稳定,因此在新航母上采用的是滑跃与弹射并存的过渡设计。这种四不像的做法,极大地影响了这艘8万吨核动力航母的性能,也是当时苏联航母工业技术有限,不得已在风险和进度之间权衡的真实写照。中国海军作为一支在航母领域苦苦追赶的后来者,已经在过去的10年中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在更进一步时也就更需小心谨慎,盲目追赶进度而枉顾现实技术的限制,是万万不可取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