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商用车网 原创】

东北三省不适合推广纯电动公交车?

事实并非如此。

随着我国纯电动客车技术的不断完善,低温、高寒和市场保有量较少的东北地区,成为了行业增长的又一个突破口。

以有“雪城”之称的黑龙江牡丹江市为例,目前牡丹江公交集团共拥有65辆纯电动公交车,并且运行状况良好。在第一商用车网近期的一次采访中,牡丹江市公交总经理助理刘葆春分享了当地运营纯电动公交的经验。

纯电公交车每公里成本(每公里成本不到三毛)(1)

牡丹江市公交集团总经理助理刘葆春

东三省开推新能源汽车 牡丹江成纯电动公交运营范例

牡丹江公交集团前身为牡丹江市公交总公司,始建于1948年,2003年由国有改制为民营,2010年组建了集团公司。

停放在牡丹江市公交集团301车队牡海桥公交总站的宇通公交

“牡丹江公交共有新能源公交车117辆,占比为总量的15.68%;其中,52辆为插电式混合动力公交车,65辆为纯电动公交车。”刘葆春介绍说,在这些新能源公交车中,宇通品牌车辆达113辆,占比高达97%。

作为牡丹江一家民营企业,购置新能源公交车,首要的问题便是资金压力。刘葆春说,除去国家补贴外,为解决资金问题,牡丹江公交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争取到“世界银行高寒城市智能公交系统项目贷款”,才最终落实了这批新能源公交车辆的资金问题。“从目前的运营效果来看,新能源公交车的使用得到了公司领导、驾驶员和当地市民的普遍认可。”

纯电公交车每公里成本(每公里成本不到三毛)(2)

牡丹江市公交集团301车队牡海桥公交总站

在国家倡导积极治理大气污染的背景下,发展新能源公共交通工具已成为各地政府和公交企业的共识。据了解,去年10月,黑龙江和吉林两省先后下发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相关实施意见,均设定了“2020年全省新能源汽车年产销2万辆”的目标,并将加大补贴扶持力度。

消息一出,东北各地公交企业对新能源客车的关注度便大幅提高。对此,刘葆春认为,政府的这些措施和补贴政策一旦出台,很可能推动东北地区新能源客车的发展和保有量的增加;今后,牡丹江公交将会继续购置新能源车辆。

纯电公交车每公里成本(每公里成本不到三毛)(3)

牡丹江市公交集团301车队牡海桥公交车

每公里成本不到三毛 “雪城”纯电动公交运营效果显著

有“雪城”之称的牡丹江市,每年降雪期超过4个月,冬季最低温度超过零下35℃。抗战时期,《智取威虎山》的故事便发生在这里。在这样的地区推广和使用新能源公交车,对车辆的品质和性能无疑是很大的考验。

谈到这批纯电动公交车的使用情况,刘葆春表示,新能源公交车投入运营后经济效益可观。尤其是,纯电动公交车的使用,相对于传统燃气公交,每天(按行驶200公里计算)每辆纯电动车可节省运营成本50%左右;而且,由于纯电动的驱动系统构造简单,故障率低,车辆的维修成本也大幅降低。

第一商用车网了解到,牡丹江公交分别在2016年4月和11月,分两批采购了40辆宇通8米纯电动ZK6805BEVG3车型和25辆宇通10米纯电动ZK6105BEVG6车型。这两种车型目前主要在牡丹江公交的1路、301路和302路公交线路上运营。这也就是说,这65辆宇通纯电动公交车已经通过了牡丹江漫长寒冬的考验。

纯电公交车每公里成本(每公里成本不到三毛)(4)

牡丹江市公交集团301车队牡海桥公交总站

“宇通这65辆纯电动公交车,采用夜间集中充电 白天快补的充电方式。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能够充分利用波谷电价,将运营成本降至最低。”刘葆春以宇通8米纯电动车为例说,这款车电池容量为89.1度,夏季电耗约为每公里0.51度电,以当地平电电价每度电0.56元计算,每公里成本约0.29元;冬季因为取暖和要为电池模块加热,每公里电耗约为0.64度,每公里成本约0.36元;夏季运营4圈共72公里后,电量剩余约58%,然后快补一次电,可满足一天180公里的运营需求。

纯电公交车每公里成本(每公里成本不到三毛)(5)

牡丹江市公交集团301车队牡海桥公交车

“这65辆纯电动公交车每年可减少PM2.5排放量约为289.87吨,相当于每年植树223.54万棵。”刘葆春说,自去年投入使用宇通这批纯电动公交车以来,牡丹江公交在改善城市环境、节能减排和保护绿水青山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不过,刘葆春也坦言,除了运行平稳、乘坐舒适等优势外,纯电动车辆的电池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受低温、高寒气候影响;在冬季最冷的时候,车辆会出现充电时间变长、续航里程略有缩短的现象。

纯电公交车每公里成本(每公里成本不到三毛)(6)

牡丹江市公交集团301车队的宇通公交车内饰

面对今后的新能源公交车推广,刘葆春表示,希望当地政府和相关电业单位能够在相关配套建设方面给予支持和协作。“因为纯电动车辆运营相关的充电场站和充电桩建设投入成本较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新能源公交车的进一步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