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封建王朝走向了终结,以唐诗宋词为代表的中国传统美学亦基本宣告完结,取而代之的是更加直接、更加自由的现代诗新诗虽然不如古诗词般委婉曼妙,但却大大解放和扩充了文化后备库,真正达到了:凡识字者皆可写诗,凡识字者皆可懂诗中国新诗有过两次高峰,一次是19世纪初,一次是19世纪末,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郭沫若最出名的词?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郭沫若最出名的词(郭沫若的代表作)

郭沫若最出名的词

当封建王朝走向了终结,以唐诗宋词为代表的中国传统美学亦基本宣告完结,取而代之的是更加直接、更加自由的现代诗。新诗虽然不如古诗词般委婉曼妙,但却大大解放和扩充了文化后备库,真正达到了:凡识字者皆可写诗,凡识字者皆可懂诗。中国新诗有过两次高峰,一次是19世纪初,一次是19世纪末。

以海子、顾城、北岛为代表的新生代力量撑起了中国19世纪末诗歌的天空,新诗发展至此,已经几近完备,因此优秀作品层出不穷,《一代人》、《亚洲铜》等都曾被选入课本。而新诗萌芽初期,则同样涌现了一批奠基人,著名文学家郭沫若就是其中的领军人物。

郭沫若的名号实在太多,他是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还是中国历史剧的开创者之一。看似广学不精,但技多不压身,这并不妨碍他成为现代诗的尖峰人物。郭沫若最著名的一部诗集是《女神》,而其中著名的诗就是《天狗》。

《天狗》

我是一条天狗呀!

我把月来吞了,

我把日来吞了,

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

我把全宇宙来吞了。

我便是我了!

我是月的光,

我是日的光,

我是一切星球的光,

我是 X 光线的光,

我是全宇宙的 Energy 的总量!

我飞奔,

我狂叫,

我燃烧。

我如烈火一样地燃烧!

我如大海一样地狂叫!

我如电气一样地飞跑!

我飞跑,

我飞跑,

我飞跑,

我剥我的皮,

我食我的肉,

我吸我的血,

我啮我的心肝,

我在我神经上飞跑,

我在我脊髓上飞跑,

我在我脑筋上飞跑。

我便是我呀!

我的我要爆了!

这首诗是郭沫若在日本留学时写下的,那时候的他一边学习西方文化,一边将学习的感悟和理解分解成行,写下一首首诗篇。《天狗》被中学课本多次选入,小解犹记得当初满堂齐吠的场景。其实这首诗读起来有些重复拗口,诗感也甚是缺乏,没有诗歌特有的朦胧美和曲折美,更像是不知事儿童的疯言疯语,可它为何能得到如此高的评价呢?

小解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赏析一首诗歌不能脱离了当时的社会背景。郭沫若通过对“天狗”形象的塑造,抒发了反对封建社会、摆脱旧思想的决心,表达了追求自由和思想解放的强烈渴望,而五四运动之后的先进青年大多都是如此,这是一种时代精神。

同时,X 光线、Energy、神经等一些新潮词汇,恰恰又是当时普遍崇尚科学的表现,这也是五四精神之一。郭沫若通过中国传统“天狗”与西方先进思想的碰撞,制造了一首特立独行的诗。其实,天狗可以解读为郭沫若自己,还有鲁迅、胡适、闻一多等与他一样,通过追求现代知识来救国的年轻人。

《天狗》被选入课本的第二个原因,是它的前卫性。假如它被置于19世纪末的诗歌狂潮之中,必定会被迅速淹没,然而它出现在中国新诗刚刚萌芽的阶段,曝光率和关注度大大增加,因此得到的赞颂就越多。有人会将人生失意归结为生不逢时,这首《天狗》就是生最逢时的典型作品。

当然,《天狗》不是中国新诗的开山之作,胡适的白话诗《蝴蝶》更早一些。胡适写道:“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可以看出,写得确实不怎么样,但作为当时的先锋产品,照样赢得了不少掌声。换句话说,假如是《蝴蝶》选入课本,那引起的争议恐怕更大了。

当然,郭沫若的突出才情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有学者评语《天狗》有四绝,分别为:用语绝、抒情绝、立象绝、造境绝。不过,放在民国诗坛或许可称绝,但如今或许是参不出了。不知大家对于《天狗》有何看法,能否读出感觉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