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阅读本文前,请您顺手点个"关注"哦,这样您就可以继续免费收到精彩的文章分享,欢迎点赞、评论、转发,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

我们都知道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不光是诗词歌赋闻名于世,就连民间的很多俗语,虽然没有诗词的字句那么精妙,但却胜在通俗易懂,意境悠长。

它们不仅是古人实践经验总结出来的智慧结晶,也是饱含着老祖宗对我们的殷切希望和祝愿。

所以今天我们要介绍的这句俗语"宅子现四喜,家里出能人",就是对大家的一种美好的祝愿,希望大家都可以,家有喜事,能人辈出。

宅子进四喜说的是什么(俗语宅子现四喜)(1)

那么这个句俗语里面所讲的"四喜"到底是哪"四喜"呢?

这听起来非常的玄妙,其实却是我们日常经常见到的一些事物。

在古代的人看来,一旦有这"四喜"的出现,就预示着家中肯定会出人才。

虽然乍听上去这有一点不可靠,但是老祖宗们的祝福却是实打实的。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到底是哪"四喜",这么奇妙。

宅子进四喜说的是什么(俗语宅子现四喜)(2)

第一个"喜",就是喜鹊临门。

大家都知道,在古代的时候喜鹊一直代表着吉祥如意,不仅是被老百姓所喜欢,就连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都喜欢把它们写到诗句当中。

因为喜鹊本身其实就长得非常可爱,而且它在很早之前,其实就被老祖宗们认识到它是益鸟,尤其是在民间更是对喜鹊保护有加,基本上没有人会捕食这种鸟类。

所以当时经常就会有喜鹊出没在人类活动的地方,而且它们在繁殖期的时候会大量的捕捉昆虫,这也是农民伯伯们所乐于见到的。

宅子进四喜说的是什么(俗语宅子现四喜)(3)

无怪乎,今天我们就算是在古装的电视剧当中,也经常会看到大家形容好事临门就会说,早上就听到了喜鹊叫。

而真的要喜鹊临门,其实也并不容易,这就好比运气不会轻易的来到你自己的身边一样。

所以一旦你清晨起来,发现有喜鹊蹲在自家的窗前叽叽喳喳的叫,那么真的就应该恭喜你,看来是要走运了。

而这里的第二"喜",则是燕子筑窝。

大家应该都听说过这句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虽然是一句描绘时事的诗句,可是也并不妨碍老百姓对燕子的欢迎。

宅子进四喜说的是什么(俗语宅子现四喜)(4)

甚至在农村的民间还有这样一种说法:燕子不会飞到贫寒的人家。

其实这就有一些偏见了,对于燕子来说,其实根本就没有什么富贵和贫穷的概念。

相反,燕子其实非常的愿意接近人类,所以大家也都很爱护它。

尤其是每一次看到燕子在冬天的时候,都要飞往南方,循环往复,大家都会觉得燕子是一种非常念旧并且有人情味的鸟类,所以很多时候诗人们也会用它来寄托自己的游子思乡之情。

宅子进四喜说的是什么(俗语宅子现四喜)(5)

再加上燕子本来就体型比较的娇小,它的翅膀又尖又窄,在古代也被大家称之为玄鸟。

所以在老祖宗们看来,如果说有燕子在你们家里住,我那就表示你们一家都会家宅安宁,家庭里面和谐相处,互相帮助,就更加容易出人才了。

而第三"喜",则是枯木逢春,这在当时其实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

按理说,很多人从植物学的角度上来看,枯死的树木怎么可能会再生呢?

其实古代的人所讲的枯木,是指的冬天非常寒冷的时候,暂时枯萎的树木。

宅子进四喜说的是什么(俗语宅子现四喜)(6)

所以到了春天的时候,只要是挺过了严冬的树木,其实都会抽发新芽,散发嫩绿,这对于大家来说也是讨一个好彩头。

都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大家看到这些枯木逢春的场景,往往都会心情非常的好,这也是对于大家的一种祝愿。

宅子进四喜说的是什么(俗语宅子现四喜)(7)

而第四"喜",则是喜蛛天降

所谓的喜蛛,其实它的历史颇为的悠久,如果你真地往上追溯的话,可以发现它居然与七夕节有关。

相传在南北朝的时候,七夕节里有一个喜蛛应巧的习俗。

就是说在七月初七这一天晚上,大家都会去野外捉来喜蛛,然后把它们放在首饰盒里或者是其他的一些封闭的器皿当中,盖上盖子。

然后等到第二天清晨的时候,会再打开来看看,喜蛛是否在这些容器当中结网。

宅子进四喜说的是什么(俗语宅子现四喜)(8)

如果它们结的网方圆得体,非常的规整,那么就说明这个乞巧者,是心灵手巧的有福之人。

所谓的乞巧者,则大多是一些年轻的女子。

其实这也是一个民间的习俗,本意也是让女子可以通过这个手段来求得自己的幸福。

所以不难看出,所谓的喜蛛天降,也是意味着富贵临门,是一个非常好的兆头。

好了,"四喜"就给大家介绍完了,在现在的城市当中,有可能喜鹊和燕子到你家来的难度就比较大了。

毕竟繁华的城市并不适合鸟类的自然生存,尤其是现在大家都住在高楼上,紧闭着窗户,城市的喧嚣已经没有可能让这些喜气的鸟儿们过来与你亲近了。

然而,这句俗语中所包含的浓浓祝福,还是希望大家能够收下,在这里祝愿大家都能够人逢喜事精神爽,一帆风顺,大展宏图。

欢迎关注我@辰观历史,欢迎转发、留言、点赞,一起多交流吆,你的每一个互动我都当成了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