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中和镇中和村水族农民石文忠家,长女石莉芬考取中南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博士生,四子石昌蒋被东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工科试验班录取后,他们一家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成为了令人敬慕的“状元户”,被称为“水族教育模范之家”。

湖南一农民娶北师大学霸(贵州农家4姐弟了不起)(1)

石文忠夫妇与四个子女

原来,只有初中文化的石文忠,与只上过小学一年级的老伴陆兰英,育有四个子女,如今全是高材生:长女石莉芬,2017年贵州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在黔南民族师院工作,今年考取中南民族大学博士生;二女石丽菊,现在在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读博二;三女石丽萍,今年贵州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四子石昌蒋,是今年的应届高考生,被东北大学录取。中和村的村民对此竖起大拇指说,别人家出一两个大学生都不得了了,他家四个子女却出了两个博士生,两个本科生,真了不起!

对于孩子的教育,石文忠说:“因为我和老伴都吃了没读什么书的苦,现在时代这样好,我们不能再让孩子重走我们的老路,所以一定让他们读书。好在孩子们都很争气,既能下地干活,也能把书读好。”

作为普通的水族农民家庭,经济条件并不算宽裕,石文忠夫妇平时靠做点小本生意维持生计。有时,石文忠还会去做水泥工之类的来补贴家用。特别是在四个子女就读初、高中时,都需要一笔数目不小的钱。尽管如此,石文忠夫妇勒紧裤腰带,咬紧牙关 “盘下了”这四个子女的读书问题。

石文忠说:“那时平常都只吃酸汤,逢年过节,也才买一两斤肉,主要是多省点钱给孩子们读书。家里做的水果生意,喂的三十多只鸭子,卖得的钱也全部供他们上学。家里喂的猪有时虽然只有一百来斤,但孩子们需要生活费了,也得把它卖掉。当然,有时手头不方便,孩子们急需用钱时,便只得先跟亲朋好友借一借。当时就想,再怎么苦,我们也不能耽误孩子们的学习,相信他们读书出来后家境一定会变好。”

随着长女石莉芬、二女石丽菊和三女石丽萍陆续上大学,家里的经济压力逐渐减轻并开始实现“翻身”。到大学后这三个女儿就一直勤工俭学。同时通过努力,分别享受到了学校的奖学金。石文忠夫妇深信,待孩子们都毕业参加工作后,生活一定会“苦尽甘来”。

湖南一农民娶北师大学霸(贵州农家4姐弟了不起)(2)

三都县委书记朱奉余(中),县委副书记、县长杨显龙(左三)与水族著名学者、贵州民族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潘朝霖(右三)一起探望石家四姊妹。

当三都水族自治县县委书记朱奉余听到石文忠家出了两个博士生、两个本科生的喜讯后,在石家四姊妹即将到校上学前夕,便与县委副书记、县长杨显龙前来探望。朱奉余给予了他们家高度评价:“谁说女子不如男,谁说农家子弟不如人?父母咬紧牙关、节衣缩食,勒紧裤腰带,支持四个子女读书,体现了水乡自信自强的韧劲。”

长期致力于家乡人才培养,一直关心支持、鼓励引导石家四姊妹成才的水族文化研究著名学者、从三都农村靠读书走出去的贵州民族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潘朝霖兴奋地说:“石文忠家是个教育典范的家庭,这四姊妹的成才,实际上也反映了三都脱贫攻坚的成果。这个家庭在脱贫攻坚方面和在教育翻身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算得是三都的‘水族教育模范家庭’。同时,这个家庭更反映了党的民族教育政策在水族地区的开花结果。要是没有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和民族教育政策,一个水族农民家庭恐怕很难出现这样的可喜现象。”

石家四姊妹中的大姐石莉芬说:“父母从小就激励我们‘不管男孩女孩,你们在父母心里都是一个样。我们过去因为穷,不能上学。现在只要你们有能力读上去,就是砸锅卖铁,我们都会供你们读书的;现在不吃读书的苦,以后将吃生活的苦。’并努力挣钱给我们读书。读初中时,我深切地体会到父母的良苦用心,从此便下定了要好好读书,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决心。”

就这样,石莉芬自从初中考上现在三都二中实验班后,便一路向学。她说:“2010年,我高考考上了贵州师范学院,毕业后在潘朝霖教授等老一辈水族学者的鼓励、指导下,又考上了贵州民族大学文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2017年毕业后在黔南民族师院工作。但总觉得自己的知识不够用,于是决定考博。”

通过努力,今年石莉芬考取了中南民族大学博士生。这一路上,她也是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和引领着自己的妹妹和弟弟。

她说:“我相信榜样的力量,所以我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影响带动几姊妹。作为大姐,关心他们的学习与成长义不容辞。除了平时辅导他们做题外,我会先听他们的想法,然后结合自己的经验,给他们大方向的建议,让他们自己做决定。在他们感到失落时不断鼓励他们。”

湖南一农民娶北师大学霸(贵州农家4姐弟了不起)(3)

在家做农活的石家三姐妹。

2012年,石丽菊从三都民中考上了贵州民族大学,本科毕业后,就接着考取了云南师范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并再奔博士而去。她说:“在大姐的积极影响和潘朝霖教授的鼓励之下,上研二时,觉得自己还是不满足于只读硕士研究生,因此就开始着手考博。”

2019年,石丽菊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博士生,研究方向为中国南方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她希望自己今后能在这方面有所作为。

有了大姐二姐的带头,三妹石丽萍也不甘落后,一定把书读出个样子来。石丽萍说:“本来我读初中的时候,成绩不是很理想,那时甚至想放弃读书,出去打工算了。但是每当得到两个姐姐的开导,就不断给自己打气,觉得都是父母的孩子,两个姐姐都行,相信自己应该也可以。尤其在读高中的时候,科目又多,题目又难,刚有种打退堂鼓的想法,就会想到两个姐姐学习锲而不舍的毅力和平时她们对我的关心,于是又按着她们提醒我的一些方法,接着发奋。后来还是成功地考上了心目中的大学。”石丽萍说,自己现在毕业留校工作,正努力待考,希望能再考上硕士研究生。

有了三个姐姐在前头带路,四弟石昌蒋同样发奋努力。他说:“三位姐姐是我的榜样,作为家里的老幺,我不能拖她们的后腿。因此,在她们的影响和引导下,我考上了三都的高平凤凰实验学校读高中,并享受到了学校的奖学金,那时每个月还有补助,算是减轻了父母的一些负担。在学校,我对学习丝毫不敢怠慢,始终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对待。”

今年高考,石昌蒋一举中榜,为这个家作了一个圆满的注脚。

现在,石家四姊妹已经陆续到校。他们表示,很庆幸自己生长和生活在这个美好的家庭,美好的时代,使他们得到了很好的教育,并遇到了许多良师益友,得到了大家的关心和帮助,以至今天各自成就了自己。他们将怀着感恩的心,牢记师长亲友以及家乡父老的嘱托,不辜负大家的期望,在新的征程上,不忘初心,继续努力,发奋图强,以待日后将自己所学回馈家乡、回馈社会。

撰文:韦忠益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吴文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