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六十七章》中有言: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很多人以为,节俭、慈善、低调的人干不了大事,但老子却认定只要学会慈善待人接物,俭朴地运用资源,低调地做自己,才能办成更多的大事。

显然,一个人若是做到了节俭、便可以做到节欲,而不至于因为过度的欲望而逾矩,损人害己。

倘若,一个人若是能够做到慈善,慈悲为怀,善解人意,凡事还能做到低调的话,自然也就能够在人品上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喜欢、尊敬和爱戴。

如此,便可以在人世间里拥有更多自在、快活与从容的日子。

慈善感悟的经典句子,人生三宝慈善俭朴(1)

1:慈善

法国哲学家卢梭曾说:

“慈善的行为比金钱更能解除别人的痛苦。”

有人说,心里放不过自己是没有智慧,心里放不过别人是没有慈悲。

一个人,但凡能够培育一颗善良之心,便如同给自己、给生活种下了幸福的根苗。

往远处来看,则是给后代子孙培育了一片枝繁叶茂的森林。

慈善的心,慈祥的人格,总是能够给人一种特别有鼓舞的力量。

甚至可以说,慈善的力量,比任何宝贵的事物,诸如金钱,更能够解决掉他人藏在心里的痛苦。

心存有善心的人,不光生活过得安宁,家里也是一副“家和万事兴”的大好景象,日子其乐无穷。

慈善感悟的经典句子,人生三宝慈善俭朴(2)

因此,多行善事,广积阴德,非但能够给自己消难免灾,还能为身边的人,为自己所亲爱的人培植福德,泽被子孙。

克雷洛夫说:

“一切天性仁慈的人,总是热心地做些不求报偿的善事。”

显然,一个人若是带着利益的目的去做一些所谓的善事,是非常不纯粹的。

这种不纯粹的目的,也总会因为你的得失心,以及算计心而露出了马脚,最终非但没有得到他人的认可,甚至还引来灾祸。

慈善的心性,是自然、本能、由衷地去做一些认为该做的,值得去做的事情。

这种发自肺腑的慈悲之心,说到底就是一种源自于骨子里的教养、修养、涵养。

如同当我们对自己都严厉苛刻时,怎能指望我们对他人宽宏仁慈呢?

慈善感悟的经典句子,人生三宝慈善俭朴(3)

莎士比亚说:

“任何大人物的章饰,无论是国王的冠冕、摄政的宝剑、大将的权标,或是法官的礼服,都比不上仁慈那样更能衬托出他们的庄严高贵。”

因此,让你的慈悲之心,慈善之心,是自然而然地流露,是不带半点利益的纯粹,久而久之,你才能给人一种庄严高贵的气质、魅力感。

这种魅力,这种气质,不会因为地位、权势、形象而受到干扰。

因为,这种根植于内心底里的教化、教养,也如同山泉之水一般,涓涓细流,不会断绝。

罗曼·罗兰说:

“幸福是灵魂的一种香味,是一颗歌唱的心的和声。而灵魂的最美的音乐是慈悲。”

保持你的慈悲心,慈善心,善待他人,善待万物,才能过好自己的生活。

慈善感悟的经典句子,人生三宝慈善俭朴(4)

2:俭朴

实际上,每个人在这一生之中,其实都离不开追求幸福这个终极目标。

有的人,将幸福视为拥有挥霍不完的财富,有着令人高不可攀的地位和权势,甚至渴望着自己拥有长生不老的能力。

显然,这些欲望一旦如同脱缰的野马到处飞驰,甚至完全不顾事物的发展规律而盲目、执着地追求,那么得到的终究是令人感到失望,甚至是绝望的事实。

的确,一个人的欲望如果做不到节俭,做不到合理规划,就会遭受到反噬。

正如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你无法控制,就会滥用,一旦滥用,便后果堪忧。

节俭朴实地做事、做人,从来都是一种灵活的、智慧的活法。

慈善感悟的经典句子,人生三宝慈善俭朴(5)

北宋史学家司马光有言:

“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朴为美。”

一家是否发达,子孙能否兴旺,在于祖祖辈辈的共同努力,在于生生世世懂得俭朴做人做事。

如此,积累了资源,积攒了智慧,才能看到量变到质变的效果,从而赢得最终的成功。

因此,节俭地生活,勤俭地做事,克制地做人,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我们或许有着这样的感悟,当今社会上,赚钱很难,花钱容易。

但凡想要让自己有一种赚钱容易,花钱也容易的时候,就需要熬过一种辛酸的、折磨的、甚至是煎熬的过程。

这就好比一个人但凡想要成才,总是需要熬过一段段难以熬住的时光,才能真正成才,然后吃过了足够多的苦,熬过了足够多俭朴的岁月,才能真正明白财富所带来的感悟。

如此,才能真正明白,简单就是幸福的道理。

慈善感悟的经典句子,人生三宝慈善俭朴(6)

爱因斯坦说:

“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分量来报偿我所领受了的和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我强烈地向往着俭朴生活,并且时常为发觉自己占有了同胞的过多劳动而难以忍受。”

由此可见,一个人但凡过上了俭朴的生活,看似是小德,其实是万德之源。

因为一个人若是拥有了一颗俭朴的心,自然对万事万物都持着一种克制、包容的心态。

而这种心态,就是将心比心,替人着想的心态。

如此一来,简单朴素地活着,怡然自乐地过着,泰然自若地享受着当下静谧的时光。

曾国藩说:

“家勤则兴,人勤则俭;能勤能俭,永不贫贱。”

能勤能俭,从来都是能够让一个人,一个家族,甚至一个社会保持着一种如同涓涓流水般的生存状态。

即便遇到了再多的挫折和困境,也能安然无恙地走下去。

慈善感悟的经典句子,人生三宝慈善俭朴(7)

3:低调

林清玄说:

“今天比昨天慈悲,今天比昨天智慧,今天比昨天快乐。这就是成功。”

从古至今,人人都对成败有着褒贬不一的意见和看法,以至于人与人之间才会呈现出如此不同的人生境遇。

但是,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但大体来说,一个人要想过上所谓幸福的、成功的生活。

那么,他们就应该学会培养一颗慈悲之心,打造俭朴的生活方式,以及保持着一种低调的做事原则。

那么,他的今天,就会比昨天更具智慧,今天比昨天更觉幸福和快乐。

《朱子家训》里有言: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慈善感悟的经典句子,人生三宝慈善俭朴(8)

人生在世,理当俭朴一些,检点自己,审视自我,如此,我们才能感受到他人的困难,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也正是因为见到了生命的无常,以及生活里的人情冷暖,我们才会变得释怀、包容、懂得、慈悲。

也正是有了这些体验、感悟、心得和智慧,然后,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才能更愿意保持着一种低调的风格,在起起伏伏的人世间,安静地做自己。

然后,如同《菜根谭》里说的那样:

“地低成海,人低成王;

圣者无名,大者无形;

鹰立如睡,虎行如病,贵而不显。”

真正的强者,真正的智者,从来都是低调的,也是韬光隐晦的。

这种低调,是以退为进的智慧,是以柔克刚的奥妙,更是深藏不露的执着。

做人做事,倘若做到慈善、俭朴、低调,便能做到厚积薄发,锋芒毕露,光芒万丈。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