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著名曲剧表演艺术家马骐老师时就一定要提到曲剧电影《背靴访帅》,马骐老师扮演忧国忧民的天官寇准,古朴苍劲的唱腔、风趣幽默的表演被观众誉为“活寇准”!而为曲剧事业奋斗半个多世纪的马老更以高尚的人格和艺术成就,被誉为“曲剧泰斗”。

河南曲剧寇准背靴马琪老师唱腔(从封丘走出的曲剧泰斗)(1)

马骐是河南封丘人,自幼挚爱戏剧,因为家里的经济条件拮据,没钱买戏票,就时常钻进大人的大衫里混进剧院看赵义庭演戏;有时就从小阴沟里穿进戏园,结果弄得满身污泥、一身臭气,还挨过母亲的打骂。母亲看他对戏曲如此痴迷,就收拾家里的废铜烂铁卖成钱,才狠下心给他买了一场戏票。

1940年,17岁的马骐被抓到重庆当壮丁,而戏曲早已驻扎在他的内心深处,不甘屈辱于现状,就投奔到民间曲剧班,从此跟着马文采老师学《花庭会》、《梅降雪》等戏。刚开始学戏时,他自己也感觉到自己的天资不是很好,嗓子也够不上弦,他就笨鸟先飞,每天早起晚归,勤学苦练。那时唱腔的行当不清,多是用大本嗓结合二本嗓的唱法,来演唱近乎女声音域的旋律。

河南曲剧寇准背靴马琪老师唱腔(从封丘走出的曲剧泰斗)(2)


1949年回河南在灵宝曲剧团演老生。这时他感到原来的唱法和所演人物的年龄、性格不符合,就改用“往下出溜”的唱法(即低八度演唱),却又感到音色黯淡,使不上劲。1953年进入渑池曲剧团,虚心向演老生行当的艺人学习,汲取他们的精华,并吸收越调的唱法,以大本嗓为主,以二本嗓作补充,广收博采,融会贯通,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他自己的曲剧老生独特的唱腔:中音结实洪亮,低音浑厚有力,而高音有时采用“脑后摘筋”的唱法,有时则采用“高音轻过”的唱法,以表现风趣诙谐的情调。整个唱腔,风格别致,特色鲜明,深为豫西以至全省观众所喜爱,在河南曲剧的“洛阳曲子”流派中,其老生唱腔独树一帜。

同时他还在表演技巧上做了很多探索。耳闻蒲剧老艺人闫逢春老师的“帽翅功”技艺精湛,就想拜其为师,三次拜访,意志坚强的马骐在冰天雪地中站立在老师的门前,淋成雪人,直到老师被他的真诚和执著所感动,愿意教他技艺。

1954年,马骐开始主演《寇准背靴》,他饰演寇准,依据剧情人物的需要从生活出发,吸取了京剧中的“踢飞枪”的技巧,将最初设计的坐在台上“脱靴”改创为“踢靴”(将靴子踢出落到肩上)。“这种‘踢靴’其他任何剧种都没有,但当时练起来也吃了很多苦头。”马骐回忆说,为了练踢靴,他不知被近一斤多重的厚靴砸了多少次头,甚至肩头都被砸肿、出血还是咬紧牙关,一直练到随心所欲的程度。而正是这种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才使他在曲剧的事业上迎来了辉煌的时期,他饰演的寇准风趣诙谐,独具特色;表演技巧上,帽翅功和鬓口功娴熟、台步亦诙亦谐,尤其是独创的“踢靴”,至今都被戏迷津津乐道、赞不绝口

河南曲剧寇准背靴马琪老师唱腔(从封丘走出的曲剧泰斗)(3)

正是这些创新,使他饰演的寇准形象,50多年来常演不衰。受到省内外观众的热情欢迎,应邀到西安连演一个多月。1983年晋京在长安剧院演出,得到了首都文艺界的青睐和好评。1982年,由马骐主演的《寇准背靴》被河南电影制片厂搬上了银幕,轰动全国。

从艺六十多年来,马骐先后先后在100多出戏中饰演不同类型的老生,在传统戏《寇准背靴》中的寇准、《背靴访帅》中的寇准、《十五贯》中的况钟、《九龄救主》中的张九龄、《四进士》中的宋士杰、《搜书院》中的谢宝、《孙安东本》中的孙安、《赵氏孤儿》中的程婴,现代戏《白毛女》中的杨白劳、《柜台内外》中的郑大伯、《霜晨花》中的程连系香等,在观众之中是有口皆碑。


河南曲剧寇准背靴马琪老师唱腔(从封丘走出的曲剧泰斗)(4)


马老先生曾获河南省首届戏曲会演二等奖;他主演的现代戏《柜台内外》代表河南省参加全国戏曲调演,深受好评;主演的《寇准背靴》誉满省内外,获全国戏曲电影一等奖,由此被誉为“活寇准”,是曲剧界灌制唱片的第一位男演员。

2006年5月,在首届河南曲剧艺术节上,马骐老师被授予河南曲剧艺术家“终身荣誉奖”殊荣;今年年初,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颁证仪式在北京举行,马骐老师被文化部授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称号。他的名字和艺术成就已被载入《中国艺术家词典》、《当代名人大辞典》和《当代戏曲表演艺术家名人录》等书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