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因为年纪大了,总是对萌娃“情有独钟”。追完最新一期《爸爸去哪儿》便想起甜馨。网络查询一下有没有最新视频,却蹦出来这部电影。你知道,对于看电影这种比较耗时的娱乐活动,我一向是很“谨慎”。其实追剧也好,综艺节目也好,看电影也好,都是非常浪费时间的一件事。虽然我每周固定追一部电视剧,一周之内必须看完。请原谅我就是这种急脾气的吃瓜观众 。由于太过了解自己,开始就停不下来的性格,所以在开始某件事情之前确实是“思考再三”。否则就会变成,比如今天这样——我又追了沈腾和玛丽的其他电影。果然又耗时了大半天。不过这都不重要。今天主要想说《东北往事之破马张飞》。

感觉这部电影看起来,没太看懂。主要是因为,看着电影的同时,我又打开了其他手机app 软件。同时听着财经视频,学习着基金投资。当然如果片子足够好看的话,我应该也不会被其他事情吸引走精力。

看电影最开始的开场是觉得“无厘头”。甜馨他爸,你完全是“自杀式”的付出,来博取眼球。可是会让人觉得这种付出未必会有很多群众买账,比如我这种吃瓜的。从夸张的造型,再到夸张的演技,完全是为了增强喜剧效果,而做了反胃的牺牲。原谅我的自白。虽然我真心是这么想的。上一次有这种感觉的时候,是在看另一对夫妇一起拍的一部电影。还好这次我是在家看的,不是在电影院。否则我会心疼票钱。那部看完就心疼了好几天的片子,叫什么棍天使来着。记不清了,反正让我们美娘娘扮丑来陪那个超,一起博取观众笑容绝的做法对是坑人的。这种方式太不高明。当然这部剧比某天使有过之无不及的地方是,除了坑老婆以外还准备坑娃。还好我们“甜馨”表现自然,本色出演。只可惜的是只有一个镜头几句台词。完全没给发挥余地。

接下来说整个片子的风格。貌似在电影中看到了好些剧的影子。除了从开场到占据了整部影片大半时长的致敬周星驰《功夫》,再有就是片尾几十分钟的致敬发哥的《英雄本色》。当然由于沈腾和玛丽也是主角之一,所以也会被认为是爱心麻花姊妹篇。如果要是对整部剧的风格做一个总体概括,那就是东拼西凑的凌乱。

作为东北人的我,其实对于这部“弘扬”东北文化的巨作并不满意。不是因为对某个人的不喜欢,恰恰相反,这里很多演员都是我非常喜欢的。反而会最后不满意的原因,其实是因为期望很高。稍后再说人,先谈电影中传递的东北人特质。

其实全国人民对东北人的看法,绝大部分都是受了电影电视剧以及本山大叔小品的影响。不做总结,总之不全面。其实这几年东北人的某些特质已经加强的不能再加强,比如自娱的风格。作为土生土长的东北人,对这种文化传递,是希望这些影视以及文学作品中可以为我们正名的,而不是为了艺术效果,单纯为了满足大众口味而一味的负强化。当然整部剧下来,让人感受到唯一在给东北人争脸的角色,就是酷酷的玛丽。感谢你这个角色塑造的义气和霸气。

老一辈们就不说,特别是大爷大妈们的表演特别不错,还有前去香港的拍摄部分,整个表演水平也是相当的高。只说年轻一代们。最最戏份足的甜馨她爸爸,表现的太过夸张。很欣赏高晓松的一句话,那些大师们在拍摄,包括演戏的时候,最厉害的地方是“不过”。如果评论一个演员演的戏恰到好处,那应该是对这位表演者最高的美誉吧。用力过猛会反而有些尴尬。

玛丽和沈腾自不必说,之前看他们的电影只是觉得好玩。好剧,好笑。而今天真正抛开这些因素,跳出来来看。真心觉得戏演的好。自然而不做作。

再说相对戏份比较足的大长脸。貌似在给人物设定的时候。自己很用刘能似的表现手法来让大众记住。不过这个手法前人用的太多,再不就是功力不够的原因,整个表演中都是满满的尴尬。我说的尴尬,并不是他表现的尴尬,而是我看的好尴尬。

如果“不跳戏”是我对这部戏的演员水平高低的评价标准。那么大家就应该知道为什么我会说玛丽和沈腾的演技要高一些了。其实单个拿出来每个镜头,貌似都没有问题,但是关键是看完串联到一起的整体。我没有办法入戏。这就是为什么整部剧看下来,设置的笑点我笑不出来略显尴尬,该感动的地方我没有感动。是从开场到结尾都没有让人入戏。没办法感同身受。高点拉不起来,低点又没有下去。这可能是这部戏最大的问题。

曾经看过一篇文章,是这样说的:“如果一部电影,可以让你哭,让你笑。那么这部电影就不会差。”不知道对专业人士来说是不是这样子。总之在此以后,我在看每部戏的时候,就会很有感触的是。。不管这部戏的故事如何,只要是满足以上两点,那么这部戏的钱就没有白花。至少,我是进入到整个情节中,跟着整部戏的剧情走的。当然也验证了演员的实力。

说了这么多,貌似都是批评。可能因为处女座的原因。写字竟然如此“毒舌”。竟然到今天才发现。当然啦也不是说,没有一个地方是可圈可点的。可能是今天太部专心。待我哪天空了带着耳机,重新看过。从故事情节这条线再说一遍这部剧。也许可能会有一些不错话吧。今天时间的原因就酱。

每日三部经典电影(每周一部电影今日)(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