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里头的新来了一位县太爷,这县令刚一上任,就吩咐师爷,到外面去给他找几个人来,做自己的帮手。

民间故事最后六小时(民间故事气死人不偿命)(1)

县令也是有大抱负的人,来到这里,他也想有一番作为。所以,他就要找几个人来,做自己得力的助手,只要有了好帮手,自己才有施展才华的空间。

县令就告诉师爷说,他要的这三个人必须要达到自己要求的条件,第一个人,必须要办事干净利落不拖拉的人。第二个呢,他需要一个性格温和遇事沉得住气的人。第三个,他要一个做什么事,都不吃亏爱占便宜的人。

师爷听完之后,就开始着手去寻找这样的奇人了。说实话,这样的人你觉得普通,整个县城的人里面,要找出几个这样的人,也不是那么好找的。

为了尽快给县令办妥这件事,师爷把所有的衙役都派了出去。这一大群人,整整在县里的搜罗了大半个月时间,才找到三位符合条件的能人异士。

听了师爷对这三个人的介绍以后,县太爷也是非常的高兴,自己终于可以大展拳脚了。县令当机就每人赏了五两银子给他们, 为了方便自己好记,县令还给他们三个,每个人又起了一个名字。

这个彪形大汉,就是做事爽快耿直的人,县令给他起了个名字叫张龙。其中一个身材瘦小的县令就给他起了一个叫赵虎的名字,这个人就是师爷给他找来的,性格温遇事不慌的主。

就只剩下最后一位了,这个人看起来就贼眉鼠眼的,一看就不是什么省油的灯,他就是爱占小便宜的人,县令直接就给他起名王朝。至于为什么没有马汉,那是因为就三个人,所以马汉就算了。

有了这几位能人的协助,这县令不管是家里还是家外,都是被打理的井井有条,妥妥当当。县令自己都在心里夸自己,还是自己的精明,找来了这样几个能人,有了这几个人,自己以后办起事来,可就是游刃有余了。

这几个能人。具体都负责什么工作呢?大汉张龙和王朝这两个人,比较适合陪在县令身边,县令也是直接就安排他们跟着自己了,毕竟两个人,不管是跟自己出去办公事,还是私事都行,有他们在,自己就吃不了亏。

至于那性格温和,遇事不慌的赵虎,县令就把他留在了家中,让他来照顾自己的两个儿子。这两个小少爷可是调皮得很,必须要一个有耐心的人才来,才能胜任这个工作,恰好赵虎就是这么一个人。

这一天,他们县里突然就发了洪水了。作为县令他要表示一下啊!他县令就想亲自下到一线,去查看下受灾的情况。这张龙和王朝作为县令的贴身随从,那是必须要跟着去的。

当他们路过一条小河的时候,县令突然发现,这个小河过不去了,原来没发水的时候,河里的水最多也就到小腿的地方,现在这滚滚的河水是哗哗的流啊!水也变得比较浑浊了,根本就看不清这水下的情况,更不知道水有多深。

这一下县令可就发愁了,自己今天好不容易出来作一次秀,没想到被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自己可不能半途而废呀!这全城的老百姓可都知道,自己今天是来视察灾情了,难道就这样回去吗?

正当县太爷望着小河,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张龙就站出来了,他给县令说,老爷不用担心,不就一条小河吗?我背你过去,我个子高。

民间故事最后六小时(民间故事气死人不偿命)(2)

县令和王朝两个人一听,嘿,对呀,这办法好。这王朝也是立马就复合到,对,对,对,老爷您是万金之躯,千万不能以身涉险。

这张龙他不一样,他皮糙肉厚,身强体壮的,他背你过去没问题的,就算是有什么危险,他也能保老爷你安全的,旁边的张龙也是一口就应了下来,并且保证绝对不会让县令遇险的。

就这样,张龙就背上县令准备过河了,当张龙来到小河中间时才发现,原来这河水虽然是涨了不少,但是,也就是刚刚没过这他的腰而已,倒也不是太深,所以他很顺利地就把县令背到了河对岸。

过了河之后,县令也顺利的完成了自己表演,体察了民情,安抚了灾民。该做的也做完了,这也该走了,留下来也没人管饭。

一行人回去的时候,当然还要过这条河,还是来时候的办法,张龙直接背上县令就过河。

县令觉得,这张龙真的是非常的给力,不愧是自己挑选的人。所以,他在张龙背上,还在河中间呢,就开始不住地夸张龙了,夸他能为自己以身犯险,回去后,自己一定要好好赏赐他。

张龙一听县令要赏赐自己,立马转身扑通一声,就给县令跪下了。但是,他身后没有站着的县令,只有落入水中正在挣扎的县太爷。张龙这一激动,就把自己背上的县令给忘了,他一转身,一松手,一下跪,县令就应声掉入了河中。

张龙一看自己闯祸了,就赶忙伸手去抓县令,他手忙脚乱的捞了半天,才把县令捞出来,重新背在了背上,此时县令也被呛的有点迷糊了。

县令定了定神就跟对张龙说,唉,张龙啊,你这个人也太雷厉风行了吧?我就是要赏赐你,你就是要跪谢我,那也要等到,到了对岸再说呀,这正在河中间走,你看你这一搞,差点要了我的老命了。

张龙也是连忙道歉,一直给县令说对不起,自己就是这个性子,以后一定注意。

不过县令也没太责怪他,毕竟张龙是为了跪谢自己,才把自己掉水里的,并没有什么大错。

就这样,县令又交代了张龙几句,以后一定要注意。张龙为了弥补自己失误,也为了好好表现下,过了河后,他就没有把县令放下来,一直背着他背到了县衙。

回到县衙以后,师爷就着急地找到了县令,要向他禀告一件事情。县令看到师爷吞吞吐吐的样子,就不耐烦地催促到,有事快说,家里还有什么不能说的吗?

那个,老爷啊,大少爷他死了,县令突然听到这个消息后,脑袋嗡的一下,差点就直接晕过去,幸亏张龙眼疾手快,一把就扶住了他,自己才没有跌倒。

县令举着手,颤颤巍巍的说,快把赵虎给我叫过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会出这么大的事呢?连个孩子都考不好?

过了好一会儿,赵虎才慢悠悠地来到了县令面前,县令指着他就要开骂。

这时候,师爷就拦住了他说,老爷啊!还是先问清楚情况再说吧,县令强压下了心中的怒火,就开始询问赵虎到底出了什么事?这老大怎么会就死了呢?

赵虎不急不忙地说道,这大少爷是在玩水的时候,不小心就掉入了水中淹死的。

大少爷掉进水中,你怎么不赶快把他给救上来了,县令问。赵虎就回答说,我当时正在看着小少爷呢,所以,就没来得及过去救他。

这县令听到赵虎的回答后,就是气的想吐血呀,这是什么道理啊,就不知道轻重缓急吗?他就又问,这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事呢?

赵虎还是慢吞吞地回答说,前天上午发生的事,老爷。听完县令就更生气了,你到底是怎么回事?前天发生的事,你今天才来禀告啊?你这是要气死我呀。

还真是没办法,这赵虎他就是这样的性格,遇事不慌啊,天大的事到了他这里,就都是小事。就包括现在,面对处于暴怒状态的县令,他依然一点都不着慌,也不着急。

县令就是再生气也没有用这大少爷已经死了,这后事那,还是要赶快办的,毕竟孩子已经死了三天了。

这个时候,他也顾不得处理赵虎了,就赶快对师爷说,还不赶快去买棺材,尽快给大少爷的后事给办了,让他早日入土为安啊!你们都还站在这里干嘛呢?

这个时候了,赵虎就又回答到,老爷,你不用着急,这大少爷的后事,刚才我已经让王朝去办了,他应该很快就会回来了。

正说着呢,这王朝就回来了,随他一同带回来的,还有两个棺材,一个大的一个小的。

县令看到棺材后,也是很疑惑,他就问着王朝,你怎么还买了两个棺材回来呢?

王朝就回答,我去买棺材的时候,棺材铺老板非说不搞价,不搞价可不行,我必须要占便宜,最后我就让他又送给我一个小棺材。

县令指着他的鼻子就说,你是不是傻啊?这可是棺材,你怎么什么便宜都占呢?

我就问你,你把这小棺材拿回来干什么用?难道是买给你自己的吗?

王朝继续回答说,老爷我们不是还有个小少爷的吗?这个小棺材就是给他准备的,他如果也不小心死了,我们就不用再去买棺材了。

县令听了王朝的解释之后,气得是一口鲜血就喷了出来了,自己死了一个儿子还不行,看来这小儿子也保不住啊!

民间故事最后六小时(民间故事气死人不偿命)(3)

县令颤抖的手正要挥向王朝,突然就停在半空不动了,怎么了?舍不得下手了?当然不是了,是这位县太爷死了,被活活气死了。

县令还真是给自己,找了几个要命的好帮手啊!佩服!佩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