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很能引起人的共鸣,就像外科大夫一样能切开你的皮肉渗透到你的骨髓,虽然这个比喻有点恐怖,但是可见他的书写的不一般。很多书总是说写得好就是引起读者共鸣,这本也是,但是只这样说凸显不出它的精彩之处,我觉得透过肉体进入灵魂还是很贴切的。

就很像文章开头序里李敬泽说的一样:我不能肯定这本书是什么,我甚至不能肯定它是小说还是自传。

开篇的阿太,把年幼的舅爷她自己的亲儿子扔到水里,就为了让儿子学会游泳,导致自己儿子有一辈子的阴影。外婆去世的时候,阿太没有一滴眼泪,手指被割断的阿太也没有流一滴眼泪,但是阿太却因为补屋顶的窟窿摔下后躺在家里动不了,被困住而流下了眼泪。直到最后阿太去世,留给作者的也是那句“我已经没有皮囊的包袱,来去多方便。”阿太传达给作者的,也是作者要传达给读者的的生活观“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

好书推荐手册卡纸(好书推荐皮囊)(1)

男主的妈妈是典型的农村妇女,一生下来就不得不面对自己的宿命,就是找个老公结婚生子,必须有儿子,有了女儿还得给女儿体面的嫁妆,有了儿子得让儿子有体面的老婆有孙子传宗接代,而且母亲永远主张不拖累儿子,甚至跟神请愿一定要活得长过老公,不让残疾老公拖累儿子,但是他从来没想过自己,从来没想过自己真正开心的过一辈子,总是执着于盖房子,哪怕所有人都不同意,哪怕亲生儿子女儿都不理解她,都觉得她自私自利为的是自己的面子,实际上她为的是老公的面子,为的是老公残疾后别人尊重她老公。母亲一直营造着这个由父亲发起的家看上去是那么的健全和完整。这是母亲对父亲的爱,更是母亲对这个家庭的爱。

我们常常不理解大人的一些行为和做法,总是怨声载道,其实试着观察父母的日常行为,感受父母的情感,会更加理解父母。当然在一个家庭出现残疾和贫穷时,需要有一个家庭成员坚强挺身而出,更重要的是大家的齐心协力,一起克服困难,迎难而上的行动力。这里面最重要的一个主题,就是爱。因为爱而克服,因为爱而坚持,因为爱而牺牲。

好书推荐手册卡纸(好书推荐皮囊)(2)

这本书里让我感动和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片段实在是太多了,我实在没有办法一一记录下来。

现在的我们过于重视皮囊了,在各种各样的欲望面前,外表变得何其重要,都在为了皮囊而服务。我们都快忘了皮囊之下藏着的灵魂,藏着的那颗跳动着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