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果菜批发市场车水马龙的一天,在日出前开始。

6月12日凌晨四点半,市场三号门外,停靠着挂着各地车牌的大货车,蔬果贩子们排起了“长龙”,等待检疫。广西籍货车司机罗金驱车18小时,拉着6吨新季葡萄,从云南昆明赶到1300多公里外的广州。他从事跨省果蔬运输7年多,是广州的“常客”。这次进入市场,他明显感受到,防疫措施升级了。

罗金出示了绿色健康码,体温显示正常。工作人员遂递给了他一张“江南市场货车司机核酸检测专用票”。票上标注,在6月12日中午11:00—12:00之间,他要前往市场专设核酸检测点采样。该核酸检测点每小时可检测200人,每日采样约1000人次,采样后24小时内可拿到检测报告。

广州江南水果批发市场小青柠檬(防疫中的广州江南)(1)

凌晨的江南果菜市场,货车鱼贯而入。

广州江南水果批发市场小青柠檬(防疫中的广州江南)(2)

工作人员为入场的司机测量体温。

根据日前广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的通告,自6月7日12时起,市民群众确需离穗、出省的,须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江南果菜批发市场(下称江南市场)位于广州市白云区松洲街道,创建于1994年。这个占地面积40万平方米的巨型市场,紧邻高速路口,是中国果菜交易量最大的市场之一。来自山东的土豆、宁夏的菜心、陕西的苹果,每年50亿公斤的蔬果源源不断送至此地,再分销运至华南各地,以及出口港澳、东南亚等地区,通过二三级批发市场,以及超市、电商等零售渠道,到达千家万户的餐桌。

一颗蔬果,从地里到盘中餐,要经过多个环节,这些环节都依赖着大量的人员接力完成。江南市场是超过半数的广东果菜以及进口水果的中转站,这些果菜在江南市场的停留时间,通常不超过半天。货品流转高效,市场人员密集,批发商、经销商、货运司机进出频繁,每天达到10000-20000人次,8000台车次。

五月下旬,新冠疫情在广深零星再现。官方统计披露,截至6月18日,广州本轮本土疫情传播链条感染者人数已超过150人。常态化防疫超一年的江南市场,警报骤然升级。6月13日,距市场约12公里的集贤路报告两例确诊病例,系白云区在本轮疫情中次报告病例。

热闹的菜市场人多货杂,病毒隐匿风险高,作为防疫重点场所,江南市场无法松懈。农贸批发市场是农产品流通的关键环节,保供城市生活的“菜篮子”,更是物价稳定的风向标。

四方果菜要及时流通

天还没有亮。水果档口老板用手机打光检查了果品成色,几番讨价还价后,罗金拖来的云南葡萄在上午六点前,就售罄了。

广州江南水果批发市场小青柠檬(防疫中的广州江南)(3)

搬运工将大货车上的水果转移至小型运输车上。

广州江南水果批发市场小青柠檬(防疫中的广州江南)(4)

水果在天亮前售罄,档主开始休息。

40万平方米的江南市场以3号门为界,右边是水果区,左边是蔬菜区,超过200种蔬果在此交易。公路交通四通八达,从分散全国的产地到江南市场,大多48小时内便能抵达。

夏季是交易旺季。南方天气炎热,扛不住热的司机和货运工人麻利地脱去上衣,“光膀子”上阵。日上三竿,市场广播开始滚动播放,提醒防疫不可松懈。人们捂了捂口罩,继续干活。6月4日,江南市场发布公告称,对于包括不佩戴口罩等不配合防疫工作的行为,直接每人罚款500元并作停业整顿处理。

江南市场公司副总经理赖勇金介绍,江南市场实施果菜错峰交易,凌晨至中午是水果交易时间,中午至晚上是蔬菜交易时间。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人员聚集,降低公共卫生风险。

5月底,广州出现社区传播疫情后,江南市场即成立了保供应专班小组,要求市场内1200多个档口“不停档、不断供”,与配送公司、社区电商等单位加强联动,确保下游渠道货源供应充足。6月18日,赖勇金对南都记者表示,广州疫情发生以来市场日流通量维持在14000—15000吨,与往年同期基本持平。

新一轮疫情突袭,有序管控交通,减少人员流动,是遏制病毒扩散的重中之重。5月31日晚10时,广州疫情防控通告实施生效,要求离穗人员提供72小时核酸检测证明,1周后政策进一步收紧,要求缩短至48小时。

作为“南大门”的果蔬集散平台,江南市场联结省市内外,流通遭遇防疫考验。外省货车司机正常进出,蔬果供应链运转不停。据南都记者了解,5月底广州疫情发酵时,一些货运司机持观望态度,推迟来穗计划,部分货运价格出现上涨。

自90年代江南市场开市,水果商李丽便在此“摆摊”。她告诉南都记者,目前主营水蜜桃,在陕西、山东等地承包了生产基地,主要销往广州及佛山、肇庆等周边城市。

“假如调不到货车及时从产地发车,桃子到了这边就已经软掉,原来卖80块的就只能卖20、30块。”李丽表示,为了吸引货车司机“接单”,已经将从陕西发车到广州的运费从7000-8000元,提升至12000元。

蔬果是鲜货,经不起等待。

蔬菜批发商徐路平的客源遍布全国。每天,原产山东的辣椒和云南的西红柿、茄子,超过30吨的蔬菜,他要从江南市场发往珠三角,以及湖南、江西、北京等地。采购商的货车进出受限,他不得不降价亏本处理一部分蔬菜。

“蔬菜比水果更加娇贵,不进冷库放第二天就会黄,但进冷库人工、运输都是一笔账,宁愿便宜一点卖。”徐路平说,此轮疫情形势最严峻时,因客人未能及时联系外省司机将货拉走,且堂食限制政策致广州餐饮业需求下滑,其档口曾在6月3日积压了数百件泡沫箱的蔬菜。徐路平称,货物在冷库“打冷”一天,根据蔬菜品种不同,每件每天需收费0.8到1.5元。徐路平说,根据去年疫情经验,他调整了进货和发货量,缓解了货品积压。

服务外省货运司机符合防疫要求,是确保果菜正常流通的关键。

6月1日,白云区官方部门在江南市场所在的松洲街道踩点勘察,与经营方协商,调集医疗、人力、物资等资源,在半天时间内,选定并设置了专供外省司机的检测核酸点。该检测点从早上八点半开放至下午五点,常驻6—10个医护及工作人员,每日采样约1000人次。

广州江南水果批发市场小青柠檬(防疫中的广州江南)(5)

外省司机在市场内专设的核酸检测点内采样。

6月12日中午,罗金排队20分钟完成了采样。湖南籍司机何克勤则收到了前一日的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健康码上显示了他“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下午他可以按计划离开市场,继续往返郴州和广州“跑车”。何克勤说,6月4—6日白云区开展全区全员核酸检测后,对市场周边的疫情情况更加了解,不少湖南老乡恢复往市场跑车。

数名西南地区水果产地供货商6月18日称,目前往广州的水果货运常,有出现运费小幅上涨的情况。云南葡萄正值大量上市季节,四川则盛产攀枝花芒果。

赖勇金透露,相关部门已有制定应急预案,一旦市场内发现阳性病例,便启用备选场地。目前,广州疫情防控形势趋于缓和。6月15日,广州本轮疫情首次“零新增”,截至发稿,每日新增感染人数均在5人以下。

农贸市场要防疫更要升级

广州此轮疫情期间,江南市场的许多防疫措施沿用自去年,如要求进出人员上报健康状况、“一天三次小消杀,一周两次大消杀”等。赖勇金介绍,防疫常态化以来,市场每天耗损价值3500—4000元的防疫物资。

赖勇金告诉南都记者,防疫常态化的推动下,江南市场对一些交易环节进行了防疫升级。

2020年6月,北京新发地市场疫情反扑,病毒沿进口冷链传播的风险备受关注,周转全国50%进口水果的江南市场开始严控进口车辆入场。对此,市场外设置了“隔离区”,用于对进口水果集装箱拖车进行消杀,消杀结束后,市场将另外派牵引车将水果运至市场内的交易场所。

为应对此轮突发疫情,街道、市场组成了两套防疫专班,投入大量人力。6月2日,市场所在的广州市白云区松洲街道成立驻江南市场疫情防控专班,由街道1名处级干部和3名工作人员组成。专班需要每天在江南市场驻点10小时以上,一天巡逻4-6次,主要巡逻的区域是出入口和核酸检测点,场内商户等区域。江南市场管理方则成立了100余人的巡逻小组,24小时“三班倒”不间断巡查市场防控,一旦发现有人不佩戴口罩,便对其所关联的档口停业整顿。

广州江南水果批发市场小青柠檬(防疫中的广州江南)(6)

巡逻小组成员骑着摩托车在市场内穿梭。

松洲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常态化的防疫下,基层苦于人手不足,难以确保每项防疫措施落实到位。

长时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并非长久之计。6月8日,广州宣布关停全市中高风险及封闭封控区农贸市场。农贸市场因环境较差,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早已屡被诟病。要将病毒堵在门外,农贸市场亟待“整容”。松洲街道有关负责人表示,正计划对辖内的专业批发市场进行升级改造,重点解决“脏、乱、差”问题。

今年1月,广东省农贸市场综合治理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向全省印发了《广东省农贸市场综合治理工作指引(试行)》。省市场监督管理局4月信息披露,全省4906家农贸市场,1865家完成升级改造,正在升级改造的332家,升级改造的农贸市场占比达44.8%。全省农贸市场的转型方向为“环境整洁、管理规范、诚信经营、秩序井然、消费安心”。

赖勇金认为,农产品标准化和农贸专业化,也是改善农贸批发市场环境的关键。举例而言,江南市场要求所有在市场内集散的商品都必须放在规格一致的泡沫箱、纸箱内,以“件”为单位进行交易,不允许随意开封。“以前就是很随便的,甚至有些就是大袋子装着,交易时往地上一倒,对果菜质量、对市场环境都不好。”赖勇金说。

另外,江南市场鼓励进驻的商户拥有直供的蔬果生产基地,减少中间环节,确保货源稳定,另外在果菜的品控、检测和配送等环节上,溯源更便捷。

根据“广州江南果菜价格指数”披露,6月7日至13日,蔬菜周指数报149.70点,环比跌0.15%,本周蔬菜价格日指数走势平稳;水果周指数报234.21点,环比跌1.63%,本周水果价格日指数总体呈上升的走势。

江南市场方面6月16日分析称,“本周广州市有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为防止疫情扩散,全市人民居家隔离,市场人流量较少,水果交易冷淡,交易量和交易价格都有所下跌。”并预计,广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有所好转,下周蔬菜销售量降有所上涨,水果成交量会平稳上升,价格亦将有所上涨。该指数囊括了交易量较大、经营较稳定的108种蔬菜和45种水果。

(应采访对象要求,罗金、李丽、徐路平、何克勤是化名)

采写:南都记者蒋模婷、黄姝伦 实习生韩畅

摄影:南都记者钟锐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