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日报新媒体综合报道:“山衔落日千林紫,渡口归来簇如蚁。中流轧轧橹声轻,沙际纷纷雁行起。”明代诗人张颐笔下如此描绘古晋阳八景之一“汾河晚渡”的景致。

如今,“汾河晚渡”景点已在汾河景区建成开放。近日来,广大市民纷纷打卡“汾河晚渡”,于观景平台上远眺西山,赏汾河斜阳之美景,无不乐哉。

太原古称“晋阳”,古晋阳八景,自然不出太原,就可以尽赏美景。这八景分别是汾河晚渡、烈石寒泉、双塔凌霄、巽水烟波、崛围红叶、土堂神柏、天门积雪、蒙山晓月。

那么,古晋阳八景在哪里呢?想去打卡的看看吧。

汾河晚渡

太原汾河景区夜景最好的地方 成山西网红打卡地(1)

新建的“汾河晚渡”景点位于太原市汾河景区内,包含广场、景石、驳岸、画舫、取景平台、观景平台、休闲广场、绿化种植等配套工程。

其中,“汾河晚渡”石,长28米,宽9.4米。建筑最高处距离水面9.5米。建筑层以观景和游歇功能为主,二层为观景阁楼。站在观景平台上,晋阳桥、画舫、汾河美景、西山天际线、落日清晖如在一幅画面之中,显得格外绚丽。

烈石寒泉

太原汾河景区夜景最好的地方 成山西网红打卡地(2)

烈石寒泉位于太原市西北20公里上兰村,西烈石山(现称二龙山)下,在中北大学附近。寒泉之东有窦大夫祠,祠内古柏苍翠,殿宇巍峨。

清泉自二龙山苍崖下涌出,清澈见底,其水温寒澈,人称“寒泉”。“烈石寒泉”下方,有一石雕龙头,还有一方石匾,镌刻着篆体“灵泉”二字,据说是宋徽宗赵佶的御书。

双塔凌霄

太原汾河景区夜景最好的地方 成山西网红打卡地(3)

永祚寺的双塔被誉为“晋阳奇观”,太原地标之一。历代地方志书都把“凌霄双塔”作为古晋阳八景之一,寺院的本名“永祚寺”却鲜为人知。

凌霄双塔,是太原现存古建筑中最高建筑,二塔犹如一双孪生姊妹。凌霄双塔,还有一个别称——文笔双峰。

巽水烟波

太原汾河景区夜景最好的地方 成山西网红打卡地(4)

太原市文瀛公园的文瀛湖,在明代展扩太原城池后,由东南半壁雨水汇集而逐渐形成之二片积水,其时名叫海子堰。

海子堰到清代被贯通,因其滨临贡院而被命名为文瀛湖,成为古晋阳八景之一的“巽水烟波”。

崛围红叶

太原汾河景区夜景最好的地方 成山西网红打卡地(5)

崛围山风景区位于太原市区西北24公里处。山势陡峻,松柏遍野,春日山花竞放,秋来红叶满山。“崛围红叶”是太原著名风景之一。山顶建有多福寺,寺中有一座七级舍利塔,寺内藏有寺观壁画跟傅山墨迹。

崛围红叶是古晋阳八景之一,也是全国十大红叶景区之一。

土堂怪柏

太原汾河景区夜景最好的地方 成山西网红打卡地(6)

太原市土堂村净因寺内,古柏长势奇异,成为一景——“土堂怪柏”。

据明嘉靖二十年《重修土堂阁楼记》中记载,汉代此处土山崩塌,裂陷成洞,洞内土丘高达30多米,其形似佛像,当地人便在此建寺。寺内大佛高达9.46米,坐姿端庄,神态安详,是目前全国最大的土质大佛。

天门积雪

太原汾河景区夜景最好的地方 成山西网红打卡地(7)

此图由阳曲县西山国有林场提供

天门关矗立太原北陲,是太原府通往晋西北的咽喉要道,位于太原尖草坪区东关口村北一华里许。天门关作为防卫关隘,其使用年代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隋炀帝曾在此开辟交通,修设栈道,史称杨广道。此地山崖就像如削,谷径幽深,“天门积雪”为古晋阳八景之一。

蒙山晓月

太原汾河景区夜景最好的地方 成山西网红打卡地(8)

蒙山在太原西南约20公里处,晋祠北之寺底村,主峰高1325米,蒙山晓月为古晋阳八景之一。

北齐高洋帝于天保二年将东魏大庄严寺扩建为开化寺,开凿了高200尺的摩崖大佛,称为西山大佛,比目前全国最大的乐山大佛略高。

来源:太原市政府网站综合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山西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