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说法称“吃屎”能治疗多种疾病,脂肪肝就在其列,是真的吗?听起来荒谬可笑,但实际上是有一定道理的,其实这种说法并非真的“吃”,而是来源于一项新技术——粪菌移植。

脂肪肝十大克星(吃屎能治脂肪肝)(1)

国内外不少相关研究证实,某些疾病的发生与肠道内微生物失衡息息相关。要知道粪便中除去75%的水分,剩下的固体物质中肠道微生物高达30%,这些微生物不仅与消化和吸收息息相关,还承担了调节人体免疫系统、抵抗病原体的重任。

“粪菌移植”技术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将健康人粪便中的这些功能性菌群,进行分离纯化等一系列处理后,移植到患病者肠道,以此达到增强免疫,缓解甚至治愈相关疾病的效果,为肠道健康重新树立起屏障。

这其中就包含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它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代谢性肝病,这种脂肪肝的形成除了遗传、环境这些客观因素和胰岛素抵抗的原发性病因以外,肠道菌群的改变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正常情况下,肠道内少量细菌进入肝脏能被清除,但如果肠道菌群失调或者其他肠道疾病发生时就可能导致进入肝脏的细菌增多,肝脏长期在来不及被清除的细菌刺激下产生炎症反应就可能诱发脂肪性肝病。那么通过肠道有益菌群的植入能直接有效地改善肠道环境,进而缓解肝脏炎症。当然这种治疗方法对于健康菌群的捐赠者要求非常高,暂时未能广泛运用与临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