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风靡全球,越来越多的国人也开始喜爱咖啡。咖啡对健康有哪些益处?饮用多少杯比较合适?哪些人不适合饮用咖啡?这些都是常见而值得关注的问题。巴黎笛卡尔大学医学院阿斯特丽德·尼赫利格总结了咖啡与胃肠道健康与消化道功能与疾病相关研究的数据,提出饮用咖啡对健康的良好价值及有关注意事项。

喝咖啡是不是对胃肠道不好(咖啡与胃肠健康)(1)

摘要:

饮用咖啡会对消化带来一定的影响,如:刺激胃酸分泌,刺激胆汁和胰腺分泌,刺激结肠运动,饮用咖啡能够降低胆石症的发生,改变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并且有利于手术的恢复。但在一些方面咖啡对健康的影响仍然存在争议,例如:可能会影响胃食道反流、胃溃疡和肠道炎症性疾病。本文对相关证据进行汇总。此外,本文还简要总结咖啡摄入与消化道癌症间的关系,特别指出咖啡对肝细胞癌风险具有强大的保护作用。

1. 前言

在这篇综述中,我们将讨论摄入咖啡对组成胃肠道的影响,这些器官是咖啡及其多种成分在摄入后首先接触到的器官。咖啡对消化过程的影响尽人皆知,饭后喝咖啡已经成为很多人的习惯。咖啡有助于消化,因为它作用于胃酸的产生、胆汁和胰腺的分泌,以及结肠的运动。摄入咖啡在消化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以及对不同器官的影响,主要是在健康的人身上,但也会在那些患有某些特定胃肠道疾病的人身上产生影响。但因为咖啡的成分和浓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产地、烘焙过程和制备方法等,因此对于机制方面的研究仍然不够充分。

2. 咖啡和酶的唾液分泌

饮用咖啡会激活唾液α-淀粉酶(SaA)的分泌,这是一种参与多糖消化的酶。目前,SAA测量也被用作舒缓/放松的指标和压力反应的标志。在健康的年轻人中,咖啡因的摄入对SaA分泌的影响在不同的文献中的报道有所差异。在最近的一项随机、双盲、交叉临床试验中,40名健康人(20名女性和20名男性),4种不同的咖啡类型(200mL温滤咖啡、热速溶咖啡、冷速溶咖啡、意式浓缩咖啡,分别含有160毫克咖啡因)增加了SaA活性和唾液和胃泌素释放,并在摄入后30分钟达到峰值,并在60分钟内保持稳定。速溶冷咖啡的Saa增幅最大,紧随其后的是冷浓缩咖啡。在摄入30分钟后,热速溶咖啡和过滤咖啡的SAA水平略低。这些数据表明咖啡温度对SaA活性的可能影响,但这种影响在其他地方还没有研究过。所有这些影响都与性别无关,对自我报告的胃肠道症状没有影响。胃泌素分泌中SaA的变化不影响皮质醇水平,这表明摄入咖啡不会增加压力水平。

3. 咖啡影响胃的分泌功能但不加速胃排空

当食物到达胃中时,胃腺分泌盐酸和酶,如胃蛋白酶、凝乳酶和脂肪酶,并启动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咖啡(通过咖啡因和其他成分,主要是多酚)刺激胃泌素和盐酸的分泌和产生。咖啡因刺激存在于胃和十二指肠的G细胞(胃泌素细胞),并分泌胃泌素。咖啡因,特别是磨碎咖啡和速溶咖啡的咖啡因能够更有效地刺激胃泌素分泌。但无咖啡因咖啡对胃泌素分泌的刺激程度相似或有所下降。也有研究认为,烘焙咖啡中的N-甲基吡啶含量会负向的影响胃酸分泌前体的表达。如,黑烘焙咖啡在刺激胃酸释放方面较弱,这可能是因为黑咖啡中N-甲基吡啶含量较高。此外,绿原酸、胡芦巴碱和βN-烷酰-5-羟色胺(C5HTs)的含量及比例可能也会影响胃酸分泌。

多数研究认为,咖啡不影响胃排空的速度。除了一项研究报道,服用咖啡的受试者胃排空的一半时间减少到154分钟,而对照组为182分钟。

4. 饮用咖啡对胃-食道病变的风险

咖啡对胃酸分泌的作用可能会增加消化不良(消化不良、不适、恶心、烧心、呕吐和胀气)或食道烧伤、胃炎或溃疡和胃-食道反流病(GERD)的风险。饮食因素在胃烧灼感中起着重要作用,许多食物可以松弛下食道括约肌(LES),使食物逃逸到食道并引起胃灼热。LES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可能是GERD的易感因素。

4.1功能性消化不良

全球约25%的人口患有功能性消化不良(或非溃疡性胃痛或非溃疡性消化不良)。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无明显病因反复出现的消化不良症状和体征。这种综合症通常与所食用的食物类型有关。然而,消化不良的确切原因仍不清楚。建议消化不良患者避免服用阿司匹林和非类固醇消炎药(NSAIDs)、吸烟、饮酒和咖啡,但这些因素(主要是咖啡)是否与疾病可能存在因果关系仍存在争议。

吸烟、服用阿司匹林或非甾体类抗炎药、辛辣食物和感染幽门螺杆菌是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主要的危险因素。尚不可能得出咖啡和功能性消化不良之间的潜在关系的结论。如:来自欧洲、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几项研究没有发现咖啡消费与消化不良之间的任何关系,而来自美国、伊朗和中国的其他研究发现咖啡消费与功能性消化不良之间存在联系。在DiBaise的一项研究中,采用了两种类型的咖啡烘焙:一种是闪蒸烘焙约10分钟,另一种是常规烘焙3-4小时。无论是在禁食后还是在标准餐后,咖啡对与烘焙类型相关的消化不良症状的影响没有差异。最近的一项关于16项研究的综述报告称,有4/16的研究表明饮用咖啡与功能性消化不良有关。最近的一项研究报道,用不含咖啡因的替代品代替咖啡可以改善51名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症状。这些关于胃肠道症状与咖啡消费之间的关系存在相互矛盾的数据,不应该常规地建议有胃肠道症状的患者避免喝咖啡。

4.2 胃-食道反流(GERD)

GERD由酸性胃内容物返回食道引起。因此GERD的关键有三个因素:1. 饮食内容。2. 括约肌压力。3. 胃酸的分泌。

  1. GERD与饮食关系密切,如主要是辛辣和高脂肪食物、高盐饮食、啤酒、葡萄酒等酒精饮料、碳酸饮料、巧克力、柑橘与咖啡。咖啡可以降低基础下食道括约肌(LES)压力,这会导致胃食道反流和胃灼热,但并不是所有研究都支持这一观点。据报道,GERD最常见的原因是肥胖,尤其是在女性中多见,GERD与身体质量指数呈正相关,减肥有益于减轻症状。
  2. 关于LES的压力降低:研究表明,饮用普通咖啡与LES压力的降低、胃肠道反流病症状和胃灼热有关,而饮用茶饮料也出现同样的效果。有趣的是,咖啡因的含量与症状诱发的程度并没有相关性,说明引起症状的是咖啡因之外的其他成分。比如,一项研究通过饮用不同类型的咖啡(含咖啡因的研磨咖啡,无咖啡因咖啡,在45◦C或150◦C加工的速溶咖啡,或意式咖啡)对LES压力、酸分泌和血胃泌素的影响在8名受试者中进行了测量。无论咖啡中是否含有咖啡因均有LES的下降。
  3. 关于胃酸的分泌:含咖啡因的研磨咖啡比无咖啡因的研磨咖啡更能促进胃酸的分泌,而意式咖啡胃酸分泌下降。对酸分泌能力的刺激作用因速溶咖啡的种类而异。含有咖啡因的研磨咖啡比其他研磨咖啡的血液胃泌素水平更高。这项研究表明,咖啡对酸分泌的影响很大可能有部分是源于咖啡豆的加工方法。

近年来,随着食管胃结合部癌发病率的提升,GERD受到广泛关注。很多研究关注GERD与食物、饮料、生活方式关系。不同国家的GERD症状差异很大,地理、种族和文化特征导致饮食和油炸、脂肪、酸味和辛辣食物的消费习惯不同,这些食物均容易诱发反流。GERD症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与吸烟和非甾体抗炎药的使用,并且在超重/肥胖的多发,另外运动较少的人中更为多见。GERD发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并在很大程度上干扰了对咖啡效应的潜在敏感性。

咖啡与GERD的关系并不十分明确。较少咖啡摄入量似乎不会强烈影响胃肠道反流病的发生,而大量的饮用咖啡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风险。关于咖啡消费和GERD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呈现异质性,尚未达成共识。

有些研究发现饮用咖啡的习惯会导致GERD症状加重,程度与咖啡饮用量有关。美国的一项研究发现,用不含咖啡因的咖啡代用品代替含咖啡因或脱咖啡因的咖啡可以降低GERD的发生,用水代替咖啡则GERD症状可能恢复正常。台湾的一项研究,收集了1837名男性参与者,并没有发现喝咖啡或茶与GERD有相关性,而且是否加糖或牛奶也不影响GERD的发生。另外有美国、印度的研究发现软饮料和茶与GERD存在相关性。瑞典的研究则表明,GERD可能与体育锻炼、高膳食纤维面包负相关,同时与饮用咖啡有关。

4.3 消化性溃疡

胃粘膜的损伤发生于胃局部内环境平衡失调的基础之上,神经中枢调节等因素也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应激诱导的胃损伤。在大多数研究中,喝咖啡与消化性溃疡的风险之间没有关联。一项关于消化性溃疡危险因素的大型荟萃分析表明,大约90%的消化性溃疡可能与非甾体抗炎药的使用、幽门螺杆菌感染和吸烟有关。

最近的一项研究在丹麦人群中也报告了类似的风险因素,咖啡似乎不会显著影响消化性溃疡的风险。日本的一项横断面研究发现,在5451名咖啡消费者中,饮用咖啡对包括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在内的任何胃部相关疾病都没有影响。而且,每天饮用1~2杯和≥3杯的患者与每天饮用1杯以下的患者相比,胃溃疡的发生率分别降低32%(OR=0.68;95%CI=0.29~1.52)和26%(OR=1.26;95%CI=0.62~2.61);对于十二指肠溃疡,在相同摄入水平下,相对危险度分别降低46%(OR=0.54;95%CI=0.21~1.28)和21%(OR=0.79;95%CI=0.35~1.80)。但这一现象与种族、或文化习惯有关。

根据对小鼠的一项研究,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可以通过减少溃疡动物模型中粘膜的损伤从而起到对胃粘膜的保护作用。绿原酸不改变胃酸分泌,但抑制参与免疫反应的中性粒细胞的迁移,并刺激抗氧化级联酶的保护作用。咖啡中高水平的绿原酸可以解释咖啡对胃溃疡保护作用的原因。最近在一篇综述中强调,多糖也可以对胃粘膜起到保护作用。另外,咖啡可以激活腺苷A2A受体,阻止应激诱导的胃炎症和损伤。未来还需要对咖啡因和其他咖啡成分,如不同的绿原酸和多糖的潜在作用,以及它们对胃粘膜病理的相互作用、协同作用或拮抗作用开展深入的研究。

5. 胆汁和胰腺的分泌

十二指肠接受从胃里出来的食物,也是食糜与胆汁、胰腺和肠道分泌物混合的部位。

普通咖啡和不含咖啡因的咖啡可以促进胆囊素(CCK)的分泌,CCK是一种激素,可以刺激胆囊壁的功能和收缩,并增加胆汁的生成。这种效应会导致Oddi括约肌的打开,使胆汁和胰腺分泌物流入十二指肠。在摄入165毫升普通咖啡或无咖啡因咖啡后,发现胆囊的收缩能力增加,体积减少30%。CCK还能刺激胰腺分泌丰富的酶,催化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消化。最后,喝咖啡与能够降低胰腺炎的风险,胰腺炎经常由酒精或暴饮暴食诱发。最可能涉及的机制是多酚和咖啡中所含的二萜、卡维醇和咖啡因的保护作用,以及抑制了由于酒精摄入而导致的异常Ca2 信号。

6. 喝咖啡能减少胆囊结石的形成

胆囊结石是一种常见病,发病率在10-15%之间。大多数胆囊结石是由结晶的胆固醇组成的,其余的是固体胆红素。大约80%受影响的人没有症状。在欧洲,患病率从6%到22%不等,挪威的患病率最高,意大利最低,可能是由于饮食和肥胖率的差异。在欧洲和美国,胆结石的患病率都有上升趋势。

最近的一项荟萃分析纳入了227,749名参与者和11,477例胆囊结石病例,重新审视了咖啡摄入量和胆囊结石风险之间的关系。摄入咖啡与17%的胆囊结石风险降低显著相关(RR=0.83;95%CI=0.76-0.89),但仅在女性中,在男性中没有。在剂量-反应分析中,每天饮用1杯咖啡胆石症的相对危险度为5%。风险降低与咖啡用量呈非线性关系,与最低摄入量相比,每天1杯咖啡降低5%,每天2杯咖啡降低11%,每天4杯咖啡降低19%,每天6杯咖啡降低25%。另一篇探讨几种食物对胆结石的作用的分析综述发现,喝咖啡可以降低患胆结石的风险。另外,咖啡与胆囊癌风险之间无相关性(OR=0.99;95%CI=0.64-1.53)。

咖啡减少胆囊结石的潜在作用机制还没有完全解释清楚。这种效果很大一部分归功于咖啡因。咖啡因虽然有促进胆固醇水平升高的趋势,但似乎通过抑制胆囊吸收来防止胆固醇结晶。咖啡因和其他甲基黄嘌呤可能通过刺激胆汁酸吸收降低胆汁胆固醇饱和度,增加肝脏胆汁酸摄取。胆囊结石的减少也反映了胆囊收缩素释放的刺激、胆囊收缩力的增强和胆囊粘膜功能的改善。所有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胆囊结石的形成。

7. 增加结肠动力和抗炎作用

7.1 .生理条件下咖啡对结肠动力的影响

咖啡不影响小肠的动力,但刺激29%受试者的结肠动力。摄入咖啡后4分钟,远端结肠动力迅速增加。这些作用不是由咖啡因介导的;考虑可能是神经机制或胃肠激素介导的对结肠的作用。普通的和无咖啡因的咖啡都能够增加结肠的活动,导致明显更多的压力波和传播性收缩。

7.2 咖啡在腹部手术后的影响

腹部手术后喝咖啡有潜在预防效果,这已经得到了研究证实。术后肠梗阻或肠麻痹在腹部手术后的术后时期相当常见,如择期结肠切除术、结直肠切除术、剖腹产或妇科手术。术后肠梗阻的发生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最近发表了几个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关于结直肠癌和妇科干预的随机对照试验,并将咖啡与水或不干预进行比较。咖啡组对照水或无干预组首次排气时间减少了3.6~10小时,首次肠鸣音时间减少了3.3~12.1h,首次排便时间减少了9.4~16.1h。除了Gkegkes等人的研究,表明饮用咖啡后对固体食物的耐受时间显著减少9.5~17.1h。所有研究的住院总时间都有减少(范围在0.74~3.18天),并且所有的研究表明咖啡并不提高并发症。

咖啡组和对照组术后恶心的风险方面,发飞也具有良好的效果。

从这些综述来看,咖啡似乎是一种低成本的康复策略,可以加速结直肠和妇科手术,包括剖宫产术后肠功能/运动的恢复。这些效应的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这种效果与绿原酸和黑色素等其他化合物有很大关系。

7.3 咖啡对炎症性肠病的作用

炎症性肠病(IBD)包括各种肠道炎症性疾病,如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近年来,人们对营养摄入和IBD的后果进行了研究。根据最近一项包括442名克罗恩病或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研究显示,73%的人经常喝咖啡。几乎同样的比例,96%的患者认为咖啡对IBD有积极作用,91%的患者报告咖啡摄入量对IBD没有影响。在不经常喝咖啡的患者中,62%的人相信咖啡对肠道症状的不利影响,咖啡会引起或加重症状,或者是IBD发生的有力预测因子。但在土耳其的一项研究中,IBD与咖啡没有关联,而在一项关于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中,咖啡甚至被报道具有保护作用(调整后的OR=0.51;95%CI=0.51-0.98)。孟德尔的一项随机研究发现,没有证据表明基因预测的咖啡摄入量与IBD的发生存在因果关系。

对16项关于饮料摄入与克罗恩病之间关系的流行病学观察研究进行了荟萃分析,其中包括5项关于咖啡的研究,发现咖啡消费与克罗恩病发病风险之间没有关联(RR=0.82;95%IC=0.46-1.46)。相反,大量摄入碳酸软饮料会增加风险,而茶则具有保护作用。咖啡可能在疾病的病因和表现中发挥不同的复杂的作用。

8.咖啡影响肠道微生物的组成

厚壁菌门和类杆菌门这两大种类的细菌占胃肠道中细菌的约90%。健康受试者的肠道主要包含三种类型的肠道细菌——拟杆菌属、普雷沃菌属和发光球菌属。微生物群组成存在较大的个体间差异。咖啡中的膳食纤维大多是不易消化的多糖,对肠道微生物有显著的影响。在中度烘焙阿拉比卡咖啡的存在下,通过人类粪便样本检查发现,这些膳食纤维被迅速代谢为短链脂肪酸,并导致类杆菌/前肠杆菌群水平增加高达60%。同一个小组报告,细菌群的增加程度取决于食物纤维的分子量和咖啡的烘焙程度(浅、中、深)。

雄性Tsumura Suzuki肥胖糖尿病小鼠是一种自发的代谢综合征小鼠模型,每天摄入咖啡、咖啡因或绿原酸16周,可预防非酒精性肝小叶炎症,并改变肠道菌群各种物种的丰度,如参与炎症调节的子囊球菌/布拉氏球菌/普雷沃菌。在大鼠代谢综合征模型中,用废弃咖啡渣补充饮食8周,改善了葡萄糖耐量以及肝脏和心脏的结构/功能。咖啡渣增加了肠道微生物群落的丰富性/多样性,降低了微生物与拟杆菌的比例。在一个肥胖的病理模型中,给高脂肪喂养的大鼠服用含咖啡因的咖啡10周,降低了体重、肥胖、肝脏甘油三酯和能量摄入。饮用咖啡降低了与高脂肪饮食相关的肠道菌群,并导致肠道杆菌水平的降低。一项单独的研究表明,接触咖啡只会增加口腔微生物群水平上的颗粒群和协同群。

由于目前可用数据的多样性,很难对饮用咖啡对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和功能的影响及其对健康的一般后果做出结论。在最近的一篇西班牙论文中可以找到极好的信息,详细描述了咖啡对胃肠道的作用机制。作者回顾了咖啡对肠壁不同层面的影响,以及肠道和大脑之间的关系。需要更多的研究来更好地阐明摄入咖啡对肠道微生物群组成的影响及其对健康的潜在后果。事实上,微生物群的组成似乎与一些健康疾病有关,如炎症性肠病、非酒精性脂肪肝、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症、癌症和帕金森病。据报道,咖啡对这些疾病有好处。

9. 咖啡与胃肠道癌症

2016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的专家小组重新评估了咖啡消费对癌症发病率的影响。在审查了1000多项对人类和动物的研究后,工作组得出结论,没有证据支持饮用咖啡的致癌性,并将咖啡归类为第3组,即“不能归类为对人类的致癌性”。

9.1 口腔癌和食道癌

咖啡摄入在所有剂量下均可降低口腔癌的风险,包括病例对照和队列研究,如15项研究的荟萃分析所报告的。在最近对11项研究的荟萃分析中,没有报道咖啡消费和食道癌之间的联系。在东亚受试者中发现了一种负相关,OR值为0.64(95% CI = 0.44–0.83),但在欧洲和美洲受试者中没有发现(OR = 1.0595%可信区间= 0.81–1.29)。

食道癌经常观察到受试者有饮用非常热的饮料的习惯,主要是茶。人们发现饮用咖啡的最佳温度为60±8.3°C,而对食道粘膜安全的最佳温度为57.8°C。通常,饮用咖啡的通常温度低于导致食道粘膜烧伤和损伤的温度。

9.2 胃癌和胰腺癌

根据其解剖位置,胃癌被分为贲门型和非贲门型。贲门亚型表现为食道癌类似,而非贲门型除了两种类型共有的危险因素外,最常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有关。最近对22项研究的荟萃分析报告称,与不饮用咖啡相比,饮用任何水平的咖啡都可以显著降低患胃癌的风险7%。高消费人群(3-4杯/天)的风险降低率达到12%,少于1杯或1-2杯/天的消费者的风险降低率达到5-8%。一项包括18项研究、8198例病例和21419例对照的汇总分析报告,与很少或不喝咖啡的人相比,喝咖啡的人患胃癌的风险没有变化,估计OR为1.03(95% IC = 0.94–1.13)。当考虑饮用咖啡的量时,每日1-2杯、3-4杯和≥5杯的合并or分别达到0.91、0.95和0.95。

每天饮用≥7杯咖啡会增加20%患胃癌的风险。每天摄入≥5杯咖啡与贲门癌呈正相关。一项较老的前瞻性队列研究荟萃分析包括来自1324559名参与者的3484例病例,报告了胃贲门癌风险增加50%。然而,在调整吸烟和体重指数后,这种增加的风险消失了。

最近一项关于咖啡与胰腺癌风险之间关系的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包括13项高质量队列研究,涉及959992名参与者中的3831例病例。与最低消费量组相比,最高消费量组患胰腺癌的合并相对风险达到1.08(95% CI = 0.94–1.25)。每杯咖啡的增量增加了6%的风险。作者得出结论,胰腺癌的风险和辅助费用的消耗之间存在关联。另一方面,一项对309797名从不吸烟的女性进行为期13.7年随访的队列研究的荟萃分析,没有发现咖啡消费量和胰腺癌风险之间有统计学上的显著相关性,每天≥2杯咖啡与零杯咖啡的综合RR = 1.00(95% CI = 0.86–1.17)。在这组女性中,与不饮用咖啡相比,每天饮用1-2杯、3-4杯和≥5杯咖啡的胰腺癌风险比定分别为1.02(95% CI = 0.83-1.26)、0.96(0.76-1.22)和0.87(0.64-1.18)。其他前瞻性研究和荟萃分析也报告了胰腺癌风险的降低与大量饮用咖啡有关。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大量饮用咖啡与胰腺炎风险降低相关。仍然需要额外的研究来阐明喝咖啡和胰腺癌之间的关系。

9.3 胆囊癌

关于胆囊癌的研究很少。在72680名瑞典成年人(45-83岁)的队列中,发现了74例胆囊癌病例。与每天最多饮用一杯咖啡相比,每天饮用2杯、3杯或≥4杯咖啡,患胆囊癌的风险分别降低24%、50%或59%。这些数据反映了咖啡消费和胆囊癌风险之间的强烈负相关。

9.4 结直肠癌

有多篇关于喝咖啡和大肠癌之间关系的研究,结论并不一致。咖啡可能对全人群,或单独对男性有预防结肠癌有预防作用。这种影响在欧洲男性和亚洲女性中最为显著;咖啡和直肠癌之间没有联系[177]。在另一项仅限于亚洲9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的荟萃分析中,作者发现咖啡和结肠癌风险之间存在负相关,男性的总体相对危险度为0.90(95% CI = 0.79–1.03),女性为0.64(95% CI = 0.36–1.15)。

癌症预防研究-II营养队列包括47010名男性和60051名女性,超过12年的随访发现1829例结肠直肠病例。饮用含咖啡因的咖啡与结肠癌风险(风险比范围为0.90-0.95)或近端结肠癌风险降低(风险比范围为0.72-0.77)之间没有关联。另一方面,在远端结肠癌(HRs范围为1.20-1.37)和直肠癌(HRs范围为1.00-1.47)中,风险随着咖啡因消费量的增加而增加。相反,同一项研究报告表明,饮用脱咖啡因咖啡降低了所有结肠部位的癌症风险,直肠癌的风险比为0.78-0.99,风险比为0.63-1.07。这些在远端结肠和直肠的位置和肿瘤发病影响的差异还不明确。

此外,据报道,饮用咖啡可以降低晚期或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疾病进展和死亡风险。

9.5 肝癌

慢性肝病是第五大最常见的死亡原因,肝癌是全球男性第五大常见癌症,女性第九大常见癌症。IARC专家最近对咖啡摄入量与肝癌发病率之间关系的分析报告了队列和病例对照研究中的负相关,以及对北美、欧洲和亚洲人群的荟萃分析。一项对12项近期前瞻性队列研究(包括3414例病例)的荟萃分析发现,经常饮用咖啡的汇总相对风险为0.66(95% CI = 0.55–0.78),低饮用咖啡的汇总相对风险为0.78(95% CI = 0.66–0.91),高饮用咖啡的汇总相对风险为0.50 (95% CI,0.43–0.58)。荟萃分析还报告说,每多喝一杯咖啡,患肝癌的风险就会降低15%。其他几个荟萃分析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一项对18项队列研究和8项病例对照研究的荟萃分析报告了饮用咖啡与肝癌之间的负相关,队列研究的风险比为0.71(95% CI = 0.65–0.77),病例对照研究的风险比为0.53(95% CI = 0.41–0.69),但前者被认为比后者质量更高。这种相关性不会因疾病的分期、饮酒水平、体重指数升高、2型糖尿病或乙型或丙型肝炎而改变。含咖啡因和不含咖啡因的咖啡都有效[182]。另一项对20个病例对照和前瞻性队列研究的荟萃分析发现,饮用咖啡平均降低肝癌风险0.69(95% CI = 0.56–0.85)。在这项荟萃分析中,作者报告说,在包括的几项研究中,每天饮用2杯咖啡对预防肝癌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在所有这些研究中,保护程度随着饮用咖啡量的增加而增加。一项针对六项日本研究的荟萃分析报告称,咖啡消费者患肝癌的相对风险大幅降低,达到0.50(95% CI = 0.38–0.66)[184]。据报道,每天额外饮用两杯咖啡可使患肝癌的相对风险降低27%(RR = 0.73;95%可信区间= 0.63–0.85),在另一项研究中为43%(RR = 0.57;95%可信区间= 0.49–0.67)[184]。在进一步的分析中,后面的作者发现没有肝病史的受试者有31%的风险降低(RR = 0.6995%可信区间= 0.43–0.58)和44%有肝病史的人(RR = 0.5695%可信区间= 0.35–0.91)。据报道,饮用咖啡还可降低肝癌复发的风险,并延长接受原位肝移植患者的生存期。

英国生物银行最近的一项研究也报告说,常规的、速溶的或不含咖啡因的咖啡可以降低患慢性肝病的风险,包括乙型和丙型病毒性肝炎、酒精诱导的肝病或肝硬化以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在这项涉及348818名咖啡消费者和109767名非咖啡消费者的大型研究中,在平均10.7年的随访中观察到3600例慢性肝病、5439例肝脂肪变性、184例肝癌和301例死亡。与不喝咖啡的人相比,喝咖啡的人患慢性肝病、脂肪变性和癌症的风险降低了20%,而死于肝病的风险降低了49%。所有类型的咖啡、普通含咖啡因的研磨咖啡、不含咖啡因的咖啡和速溶咖啡都发现了这种减少。类似地,另一项包括1019名患者的相对近期的队列研究报告称,大量饮用咖啡的人比对照组患晚期肝纤维化的风险更低。高风险饮酒者的校正or值为0.14(95% CI = 0.03-0.64),低风险饮酒者的校正or值为0.11(95% CI = 0.05-0.25)。作者得出结论,增加咖啡消费量与降低肝纤维化风险相关,即使在饮酒风险增加的HIV-HCV共感染患者中也是如此。所有关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饮用咖啡效果的研究得出结论,咖啡对肝纤维化有保护作用。最近一项对11项研究的荟萃分析报告称,与非咖啡消费者相比,咖啡消费者患NAFLD的风险降低了32%(RR = 0.68;95%可信区间= 0.68–0.79),而且还将已确诊患者的疾病恶化程度降低了23%(RR = 0.77;95%可信区间= 0.60–0.98)[189]。另一项最近的荟萃分析结果(包括2011年至2016年的五项研究)表明,咖啡摄入量增加与NAFLD住院患者肝纤维化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达到这些效果的最佳数量以及咖啡的类型和制备仍然是未知的。喝咖啡还会影响肝脏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循环水平。最近在对19项观察性研究的荟萃分析中报道,咖啡摄入量与ALT水平升高呈负相关(RR = 0.6995%可信区间= 0.60–0.79)和AST(RR = 0.62;95%可信区间= 0.48–0.81)。美国在1988年至1994年对5944名成年人进行了第三次美国国家和营养检查调查,其特点是超重、糖代谢受损、铁超负荷、病毒性肝炎和过度饮酒。他们的ALT活性很高(>43 U/L),表明肝损伤。与戒酒者相比,每天喝两杯以上咖啡的受试者的优势比达到0.56(95% CI = 0.31–1.00),反映了咖啡对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咖啡可以预防病毒性肝炎。美国的一项研究对766名感染丙型肝炎的参与者进行了为期3.8年的随访。在基线时,喝咖啡的患者肝脏脂肪变性较轻,血清AST/alt比值较低。结果发生在230名患者中,其发生频率随着咖啡消耗量的增加而逐渐下降,从不喝咖啡的11.1/100人-年下降到每天饮用≥3杯的6.3/100人-年。与不饮酒相比,每天<1杯的相对危险度为1.11(95% CI = 0.76–1.61),每天1至<3杯的相对危险度为0.70(95% CI = 0.48–1.02),每天≥3杯的相对危险度为0.47(95% CI = 0.27–0.85)。这些数据表明,饮用咖啡与降低肝病进展率相关。在关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纤维化的Meta分析中发现了类似的保护性数据。在纳入的五项研究中,与不摄入咖啡因相比,定期摄入咖啡因的HCV患者晚期肝硬化的合并OR达到0.48(95% CI = 0.30-0.76),中度/重度组织学炎症的合并OR达到0.61(95% CI = 0.35-1.04)[194]。据报道,饮用两杯咖啡还可降低155例NAFLD患者、378例HCV患者和485例HBV患者的肝硬变,与疾病阶段无关。这可能反映了纤维化和炎症的减少。

喝咖啡是不是对胃肠道不好(咖啡与胃肠健康)(2)

10. 结论

结论由于咖啡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消费,了解它对饮用过程中接触到的人体第一器官,即胃肠道的影响至关重要。令人惊讶的是,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仍然很少。这里回顾的数据表明:

总之,消化过程非常复杂,基于咖啡饮用造成的影响在消化各个步骤中的情况亟待大量的数据进一步阐明相关问题。而且考虑到咖啡的类型、加工方式、浓度和制备方式的多样性,很多数据是存在差异和矛盾的。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前瞻性研究,获得更确切的证据,并将成果推广到更大的群体验证。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喝咖啡是不是对胃肠道不好(咖啡与胃肠健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