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评论员 张英
怀化麻阳苗族自治县木架洲村63岁的“老村长”张吉海,每天自驾渔船接送防疫人员及物资。“每天至少往返3趟,搭载联村干部、住在河对岸的村干部,扶贫工作队。”张吉海粗略一算,大年初一以来,他的小船已接送超过160余人次,来回运送趟数70次以上。(详见本报2月20日A07版)
战“疫”已持续近两个月,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有着太多血与泪交融的感人事迹,涌现了太多令人肃然起敬、永远追忆的英雄,可以说,我们每天都在被感动着,感动于那些被传颂的故事和那些成为了丰碑的人物。
与一线相比较,后方或许无需每天直面生死,但坚守后方的各行各业人员,尤其是参与了联防联控的工作者,其实也并不轻松。他们或是抗“疫”战斗中,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先锋模范作用的党员干部,或是有主动担当的社会团体,或是用脚步阻断疫情传播的乡村网格员,还有许多主动配合、奉献爱心的普通市民,等等。他们事无巨细,重复繁琐,有的人需要每天深入社区查访,以免遗漏了疑似病例;有的人需要对接各项工作,稍有疏忽,就会导致疫情防控不到位;有的人则是做着最细微的事,如给隔离者送饭,或是像张吉海这样,每天划着船往返送人和物资。
每有大事,英雄谱总能轻易画就,这次战“疫”中,院士钟南山、医生李文亮、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等在一线的专家、医务人员,都迅速成为“英雄谱”中最闪亮的名字。然而,在全民战“疫”中,英雄谱绝不仅仅只是“名人谱”,它必定还包括了那些在普通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的人,他们一样也是舍小家为大家,有的人也一样牺牲在了繁忙劳累中,而在“总体战”的宏大叙事里,他们可能永远只是一个符号。平凡人、平凡事,然而起到的作用却绝不平凡。正是因为有着这些默默无闻的平凡人士齐心协力一起奉献,才能在这个艰难的时刻看到我们一如既往的众志成城、凝聚人心的强大社会动员能力和效果。
即便是默默地奉献,也必定会有回响。实际上,人们并没有忽视这些默默付出的普通人。在这场战“疫”中,时代的偶像观正经受着一次全新的锤炼:人们越发崇拜奉献者,并用一个个善举加以呼应和回馈。这是个人与时代的相互成就,在这样的积极主动奉献下,众多从业者的成色得以被检验,人们的价值判断也得以清晰呈现,那就是在奉献中去为“公共的善”添加建设性力量。
人是一种社会性的存在,我们继承过去、生于现在、走向未来,所以我们“有积极的义务贡献于公共的善,并分担他人的重负。”因为没有人是一座孤岛。而这,就是奉献中最大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