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情况

个人觉得个人情况介绍意义不大,就简单说说。本科是一所双非,期间有留学经历,毕业后在日企干过一阵子翻译,后离职考研。一战报了一所追梦类名校,初复试总分差0.1。之后找了新工作,咨询公司翻译,7月下旬开始在职复习,中间突然情绪低落,半个月没学习。9月离职正式开始二战复习。由于一战考英语一,不考语言学,文学只考选择题,不考中译日,再加上政治实事每年都在变,所以复习范围的重合率并不高。

初试

(*由于目标校历年都会在夏季左右公布近三年的真题题目,我就不再详述了)

政治(70 )

参考书:全部用的肖老师系列。

《精讲精练》与《知识点提要》二选一;

《1000题》(题目可以买两套,错题再做一遍);

《四套卷》;

《八套卷》;

《形式政策》;

《考点预测 背诵版》(选买);

肖老师在微信号上发布的实时补充内容。

不太推荐的参考书(每部分绿字我会举一些往年经验中高频出现,但实际用后觉得并不太适合备考目标校的书):《风中劲草》

理由:

1.可以看我后文附图,这本书出名是因为用不同颜色对重点次重点进行了标

注,也许有的人用起来会很好,但我觉得,全是重点其实就是没有重点,所以不太推荐,当然大家还是看自己习惯。

2.建议大家统一用一个老师出的书,我一战一轮复习用的精讲精练,二轮用的风中劲草,结果就发现同样的内容,不同老师会习惯用不同表述,都没错,但是当你已经熟悉了一种表述,再接触一种新的表述时大脑会不自觉地产生一种抵触,导致我浪费了一些时间。我之前修过教育学的课,有个术语叫“情意フィルター”,译成中文就是学习时的抵触情绪,会降低你的学习效率和效果。所以还是建议大家如果用肖老师的书就全程都用,如果用徐涛老师的书就全程用,会比较好。

备考方法建议:

1.政治不需要开始的太早,因为除了哲学那一章几乎都是需要硬记的,早背早忘。

所以9月开始也不晚,九十月看第一遍教材写1000题,11月1000题错题再写一遍,看第二遍教材重点,看形势政策,12月背四套卷八套卷是我的复习顺序。历年真题其实可以不做。

2.1000题二轮只写错题就行,全做浪费时间,别把时间浪费已掌握的东西上。

3.哲学大题建议看教材的时候就背一遍,不像其他章,有可能考大题的点一共就那几个,都背了第一道大题就十拿九稳了。如果时间不够可以用我前面列的《考点预测 背诵版》那本关于哲学的大题背诵部分。但是像去年就考的并不是那么高频的一个点,那书里没有,大家自己斟酌。另外在做四套卷八套卷哲学大题的时候,建议大家不要直接背答案,先自己做一遍,不需要实际写一遍,但起码口头背一遍重要的点,其他反而直接背就行,做一遍其实也意义不大。

4.接着上一条,四套八套的大题除了第一道大题,其他只背知识点就好,材料分析的方式跟标答学习一下,到时候考场上现编就行。哲学大题的材料分析可以挑着背背。

5.如果时间充裕四套卷一定要背,不要只背八套。其实这两套有一部分内容是重复的,并不会加重太大负担。

6.虽然去年大题的预测率并不如前年高,但其实只要你学会融会贯通,好多题都是可以在四套八套里找到踪迹的。

7.1000题选择二刷尽量放在四套八套前,因为你会发现四套八套错的题,几乎都是1000题时错的题。另外四套八套选择题一定要先自己写,如果不会不要猜,直接记住那个正确的,因为在纠结犹豫的时候其实那些错误选项也会在脑中加深一遍印象。如果时间实在不够,就直接去背题干 正确选项,一定要背不要只看,看十遍不如背一遍,除非你过目不忘,智慧超群(手动狗头)。

8.《精讲精练》与《知识点提要》这两本书大家看自己情况二选一就行,我都用过,各有所长。如果时间充裕,基础不太好可以用前者;如果时间不够基础还行,可以用提要。虽然二者厚度天差地别,但是小本里面该有的都有,被省略的那些内容完全可以通过1000题和四套八套把它补全。所以我最建议的用法是哲学那一章看精讲精练,剩下的都看提要就足够了。然后1000题答案的“点拨”部分内容有时间一定要看,全是干货啊朋友们!

9.除了哲学部分大题和四套八套的内容,大家多看多做题就足够了,不用全背,全背那是挑战极限(狗头)。

10.像几中全会几届人大都干了什么的那种易混点,大家可以通过谐音或组词等小窍门总结一些好记的方法,甚至可以发挥我们的专业特长,用日语的谐音。大家可以参考我后面附的书中笔记,这种记忆方法同样可以运用到英语单词的背诵中,英语那一趴我也会简单提一下。善于发挥想象力,背诵会变得不再那么枯燥。

11.像后期才出版的形式政策,四套八套,可以提前预定,一般都会提前发售日几天发货,还是很给力的。

日语考研推荐院校2023(万字浙江工商大学日语语言文学学硕考研经验贴)(1)

二外英语(70 )

写在前面:我一战考的是英语一,对比下来,还是英语二的题目类型,考察方式要比较科学,更脚踏实地,好好复习,能得到很多,毕竟英语你逃不过,那还不如直面它。

参考书:真题,除作文外全题型;

单词-六级词汇足够,关于记忆法我后面会介绍;

阅读-《英语六级真题 黄皮书》和历年真题足够;

语法,词汇辨析-《华研外语 专四语法与词汇1000题》非常不错;

完形-真题,没练别的,分值少,不用花太多时间;

改错-高考改错,之前看比较高频的推荐是星火英语高考改错,

我当时用的书觉得不太好就不推荐了,这部分分值也少,不用花太多时间;

翻译-真题,没练别的,因为感觉难度不大;

作文-《新东方 四级写作高分范文100篇》《华研外语 大学英语6级写作范文100篇》(选买);

不太推荐的参考书:

《考研英语一阅读》,难度不符合,词汇范围半数以上不重合。而且其实二外英语和考研英语阅读部分的考察侧重点并不太一样;

《华研外语 专八改错1100题》,太难,没必要,但是华研外语的这一套书真的都很良心,而且排版也干净漂亮,纸也不错;

《新东方 高考英语语法强化训练1000题》,里面可以用到的包括改错和选择,选择我没做这个,不予置评;改错的题型并不符合我们的英语考试,我们考的是给一篇短文,平均每行包含一个错误,要求找出并改正。而这本书里的改错一种是单句改错,另一种虽是短文,但给出单词原型,要求用正确形式填空,都比我们的题型要简单,虽然有很多经验里提到这本书,我个人不太推荐;

考研词汇,词汇范围半数以上不重合。

*另外例如b站上各色up的话大家一定要好好甄别,也别全听全信,网络太汹涌,希望大家都能保护好自己。

备考方法建议:

1.背单词-可参考新东方考研英语词汇绿本里的背诵法,和赵丽老师考研词汇网课的背诵法(这个本来是北外网课,经济紧张可以去小破站),两者各有所长。

我的话是结合了两者的方法,又总结了一些自己的方法,后面会放几张图。当然这里提到的两个没必要全看,目的不是为背考研词汇,而是学习名师们的记忆法,然后把它吸收成自己的东西,赵老师的单词课大家没必要全看,看大约十组就可以了,而且后半部分有一些不太恰当的言论,大家没必要太纠结那个,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

2.阅读-分值最大,一定把它当作英语考试的最重点,考试时时间实在不够可以舍弃完形和改错(舍弃不是说不写,而是快速地写一下),甚至作文简单写(如果你作文和我一样差,就算好好写也并不会有什么太大区别orz),但阅读一定要多练习。然后大家尽量在考前一个月让自己适应一次写6篇的状态,题量真的很大,写完累是正常的。

另外我的一些小方法就是:

a)看一个题目,读文章,这道题的答案找到了,再读下一道题目,因为基本都是按文章顺序出的题;

b)练习的时候遇到会影响文章理解的单词可以马上去查,记忆效果会比较好,而临近考前的练习和考试时遇见生词时不要太过纠结,有的可以通过上下文猜,有的其实并不影响答题。有时候一篇文章即使你都没怎么看懂,依旧不影响你全对,阅读题是有很多解题技巧在里面的,所以其实挺讽刺的;

c)长难句解析其实并不必要,因为考试的时候你根本没时间花好几分钟去仔仔细细剖析那一个句子,浪费时间。

3.制作单词卡-没有意义,单词还是要放在语境里去理解,我的血泪教训orz。

4.语法和单词辨析-除了前面说的,语法部分是可以通过大量的练习来保持一个比较好的正确率的,但是单词辨析部分,困扰着我和很多人们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背了好多练了好多,但每做一套新题依旧遇见的还是全新的世界orz错误率依旧还是那么高。。。(悲伤)但其实这个没有办法,这一类题型就这样(笑哭)所以如果你六级词汇都背了,也有一定量的练习的话,也要学会释然(悲伤望天)。

5.完形-没啥说的。改错-关注高考难度就可以,也可以总结一下真题里面出现频率比较高的那些错误类型。我用的那本专八改错虽然题型完美贴合考试,但实在是太难了。

6.翻译-也没有补充的了,小窍门是直译不太行的时候可以意译,尽量用一些优美的表达,别太生硬,甚至是如果你压根儿没看懂这人说的啥,就猜着写一个吧!很有可能能蒙对,一定别空着。

7.最后作文-如果你像我一样作文很差,多背一些范文和万能句,我前面列的书可以买一本挑着背背,其他也行,都差不多,押话题的话就没必要了。我按着往年出题的思路自己准备了一些话题,结果一个也没用上(悲伤)。

另外即使自己写的话会很烂,比如我。。。也尽量在临考前自己试着写几篇,目的不是为了写的多好,而是模拟实际考试时的状态,稍微熟悉一下用英语思考并表达的感觉,即使是用很“质朴”的英语。另外在网上买六级真题的话,一般卖家都会赠一些答题纸,作文就直接拿那个写,挺好的。

8.从整体来讲个人认为自命题英语的题量其实比英语一大,导致最后俺就剩10分钟写作文了(悲伤)。所以建议大家尽量在练习阶段把阅读的做题时间提起来,然后写答题纸的时候(因为是自命题,不用答题卡)尽量10个一组的写,能节省一些时间。其实我的做题时间并不比考前练习慢,主要是没想到写答题纸那么废时间,有点失算,再加上监考员晚发了卷子。

日语考研推荐院校2023(万字浙江工商大学日语语言文学学硕考研经验贴)(2)

日语考研推荐院校2023(万字浙江工商大学日语语言文学学硕考研经验贴)(3)

综合日语(135 )

写在前面:强烈推荐使用实体的电子词典,而不是手机词典。帮你远离sns的喧嚣。我们当时是学院统一要求买的,有的朋友可能和我一样,日本某大厂的,而且我用了这么多年,摔了好几次,连死机都没有过。

参考书:

这一趴参考书和备考方法我就揉一起讲了,因为内容较杂,用的书也多。

1.单词-大家一定仔细看学校官方考纲里关于这部分的重点考察内容。

单词-n1词汇,加上平时做题读书遇到的生词,时间充裕可以背背专八。另外要尤其关注叠词类的副词,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个难点。

惯用语,谚语-n1 专八,其他随做题随总结,如图前期我还买了一本《日语谚语密码》,并不必要。如果错的多,可以从这本或《新国语遍览》里挑一些。另外专八书上有些个别解释不准确,甚至是错的,大家多查字典。我当时是把专八里所有惯用语和熟语都重新查了一遍大辞林,然后整理到笔记本上。通过看日文解释来进行备考,到最后会发现写作水平和中译日能力有大幅的提升,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四字熟语-往年都不作重点,时间充裕可以从专八挑一些,以防万一。另外前面也提到了,专八书上有些解释不准确,大家多查字典。大辞林,永远是你我的伙伴。

配套练习:从《n1 红蓝宝书1000题 文字词汇文法》,n1真题,专八真题,学校真题里挑一些,没必要全写。红蓝宝书这本答案的解析真的超级良心,全是干货,排版还特棒,赞。

*辞典除了《大辞林》,还推荐一本《新明解》,里面有很多特别新颖又简洁的解释,尤其是惯用语。当然如果你用的某大厂电子词典,里面应该都有。

*21年真题答案解析我去年没有找到,只好自己总结了单词语法部分的。

2.语法,敬语

语法-讲解看n1和专八,专八教材(绿本)的语法题吧,就不要做了,答案不少错的,还没解析。题写我在单词趴提到的那几个就行。

敬语-其实可以跳过讲解直接做题,通过做题来反向总结那些常考点。就我个人经验来讲,敬语更重应用,有时候你看书都明白,背特熟,一做题可能照样不会orz。而且别看书里写了老多,日常生活中常用到的其实就那些。其实最好的敬语学习方法是利用日剧,但备考的话效率不高。

*如果想拔高,可以做一做catti二笔真题里的单词语法题。

*不管是词汇还是语法,一定要把它放到语境(例句)里去理解和记,要不然就算记住了也压根不会用,本末倒置。相反,掌握好了,后面的翻译写作都能派上用场,又一举多得。

*下图里有一张是我的词汇语法笔记本,里面总结了一些做题过程中遇到的词汇语法难点和易混点,近义词辨析,惯用语,有一些是n1专八教材里没有的。还有一些练习笔译时总结的句式。

*关于日语单词的记忆法,我也像英语一样总结了一套联想记忆法,但没单独写出来,都在脑子里了。另外关于语法记忆,其实也是有一些小窍门的。

3.阅读-就做n1真题,专八真题和学校真题,如果只是为了考试的阅读题足够了。

如果是想要通过做题来让自己的阅读能力有一个进一步的提升,我推荐用日本大学入试的问题集,一共分5个难度等级我记得。都是日本人高考的原题,题目文章都选自日本评论家与作家的文章,并且做这类难度的阅读题,对你的写作备考以及你今后的日语学习研究都会有很大帮助,还能带来很多人生的思考。但是如果目标不高就没有必要了。我做过《大学入試問題選 現代文 中堅私立大学レベル》和《大学入試全レベル問題集 現代文5 私大最難関レベル》这两本。

4.中译日-人民网日语版公众号,不管文章长度,难度,话题类型都符合,而且是官方译文。Catti2的题太难不推荐,而且catti的目标是为了培养专业译员,没必要。

*这一部分想要有质的提升,与其做好多题,不如多看看日本人写的报道和文章,甚至尝试用日语去写一些随笔日记,当然大家还是根据时间。

5.作文-主要看你的目标了,如果只是求稳,练一练专八题目,读一读范文就可以,真题其实没太大写一遍的必要,毕竟考过的题很难再考了。

*如果目标比较高的话,还是要看一些日本作家们写的文章,评论也好小说也罢,都是有用的,但最好不要看那些以取悦读者为主要目的大众文学来备考,多看看纯文学比较好。题目也是可以从专八题,或者往年其他院校考过的题里挑一些能让自己有写作欲望的,而且尽量只在准备要写的时候再搜索题目,为的就是模拟考场上拿到一个全新题目时的临场反应能力。另外尤其作文不要总想着押题,准备语法单词的时候可以多给自己划划重点,但是作文最能打动读者的永远是真情实感,考场上那一瞬间的自然流露,提前演练好的真情实感是很难打动人的。

*也许你在练习的时候写的都不太满意,但反而可能在考场上写出一篇最满意的;反之亦然。作文题目这种东西是要看缘分的,所以即使练习时不太理想,大家也别太过担心和纠结,希望有可能在最后一刻等着你。考试最重要的是自信和从容,并不仅限于作文考试。我这两轮考试就分别印证了这两种情况,前年院校考的是800字大作文,练习时好几篇写的都特满意,结果考试时很不好;去年考试的时候一看那作文题目,顿时一把辛酸泪,写到最后差点把自己写哭了orz。

*作文字数稍微超一点没关系,如果差的不是太多,优先保证叙事的完整性和抒情的饱满度。其实对成年人来说,写作最难的不是xxx字以上,而是xxx字以下,尤其是500字以下,用500字写出一篇有深度的文章其实并不容易,毕竟成年人已经习惯讲废话了。

不太推荐的参考书:

《专八语法 教材》里的练习题,错误率虽然不算极高,但是你作为一本参考书,答案压根就不该有错,而且还没解析orz,导致我当时对答案时一度怀疑自我。

翻译-天声人语,里面日文文章都是日本人写的,导致那个日语太过地道,译者翻译成中文的时候很多只能意译,反而不适合我们中译日题型的练习。而且近几年的新文章都是一些公众号招募的志愿者翻译的,译出来的东西说实话水平参差不齐,有些甚至不忍直视orz。

日语考研推荐院校2023(万字浙江工商大学日语语言文学学硕考研经验贴)(4)

日语考研推荐院校2023(万字浙江工商大学日语语言文学学硕考研经验贴)(5)

日语考研推荐院校2023(万字浙江工商大学日语语言文学学硕考研经验贴)(6)

专业日语 语言文学方向(130 )

写在前面:我报的是语言文学方向,文化方向的同学可以直接跳过这一趴,移步复试部分。另外由于语言文学方向的经验贴极少,我去年搜遍全网也没找着几个orz,所以我尽量写的详细些,希望能帮到大家。

其次关于答题语言,往年语言文学方向都是可以中文作答的,唯独今年规定必须用日文作答,建议大家在备考过程中就尽量双语地去记忆。由于我在备考中就是双语准备的,因为考纲里就是那么写的,所以实际考试的时候并没有太过慌张。而且大家也不用太过担心,规定日语作答的同时题目难易度也会有所下降,再吓跑一些选手,不见得是坏事。

文学参考书:《文学史 speed攻略10日間》《概说日本文学史》 我自己总结的两本名词解释

备考方法建议:

1.在准备文学以前,一定要对日本古代史和近代史有一个大概的框架了解,不然会学的很混乱,其实文化也一样。因为不同时代文学作品的总体特征都是和它的时代背景有关的,比如平安时代的文学优美细腻,是因为社会整体安定;镰仓文学多蕴含无常观,是因为战乱频发,人们向宗教寻求慰藉。我自己看了一些书总结出了两套日本史的框架,一套是极简版,一张a4纸的正反面;另一套稍微详细一些,平均一个时代半页到一页a4单面,后面有图。

2.先用《文学史 speed攻略10日間》,这本书简直是我的神。日本人编的,面向日本高考。首先它不像市面上的大多数文学史一样按年代划分,而是按文学类型分别成章,然后每一张内部再按年代顺序制成图,下面附上段落详解,一背就是一张图。个人认为对于一轮复习,要比以年代成章的书高效得多。而且它会给你标好重点,连日本人都不当重点的内容,我们也没必要花太多时间。下文附图是带有我自己的笔记的,我还总结了一些记忆口诀。在用的时候先整体框架把握,再分条总结名词解释就好。名词解释可以用《大辞林》和《日汉大辞典》,不要直接在日网上搜,浪费时间。《概说》里有一些现成的,可以用。

3.然后再用《概说日本文学史》作补充,这本书是按年代别的,也特别好用。首先它在细讲每个时代前都会对这一个时代的文学特征进行一个整体的概括,帮你理清脉络。其次有一些记忆口诀。然后可以根据与《攻略》不重合的内容补充一些名词解释。

4.名词解释我一共总结了300多个,说实话我觉得有点超了,但备考文学的时候我比较容易上瘾,有时候控制不住。全日文的,附有难词读音,和部分句子的中译,另外有部分我自己总结的记忆口诀,剩下部分在脑子里。

5.文学分值少,如果不是这部分打算考满分不用花太多时间,不用像我一样背300个,减半足够。但如果想考高分,其实工作量并不小。另外文学的名词解释好好背,同样会让你的日语写作能力有一个质的飞跃。

6.小窍门,历年考过的词条可以放在考前一个月再背,记忆深刻,最少两遍,三遍最好。

7.如果时间实在不够,就只背历年真题和名家名篇。整体框架还是最好看一遍,直接背笔记其实并不好背。

语言学参考书:官方两本,翟书为主;顾书补充,不用全看,去年没考。

备考方法建议:

首先翟书:

1.除第一章日语语音以外最好全本掌握。全本中文,专有名词是双语,举例日语。正文后附有课内习题详解和部分日文名词解释,都要掌握。

2.关于第一章,内容较难,比较劝退,可以先学完二,三章再看这个,而且这一章大家自己分析一下历年真题也能发现,考的并不多。如果时间紧张,第一章可以只看课后习题和书内名词解释。时间充裕可以整个看一遍,补充一些次重点,但不用过多纠结。

3.书中只有一点错误,记得有一个名词解释把前者后者的对应写颠倒了,一个名词解释与我在字典上查的相差很多,大家注意。

4.这书几乎每章都是不同编者,所以风格迥异。

5.这本书复习的终极目标就是看到某一章某一节的标题,可以把整体框架和主要内容整个复述一遍,完全脱稿。能做到这样,语言学就没什么问题了。所以我并没有另总结笔记,因为整本书就是我的笔记,补充内容都写到了书上。只在本上补充了一些书里没作为重点的名词解释和简答。

6.如果时间实在紧张,目标不高,只背书后习题和名词解释,但风险很大,慎重。

然后顾书:

翟书系统性较强,顾书零碎又详尽,全书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虽然那一答有时候一下子好几页。我也没有全背,只挑了一些,比如三大语法,绝对是重中之重,

日语考研推荐院校2023(万字浙江工商大学日语语言文学学硕考研经验贴)(7)

日语考研推荐院校2023(万字浙江工商大学日语语言文学学硕考研经验贴)(8)

日语考研推荐院校2023(万字浙江工商大学日语语言文学学硕考研经验贴)(9)

日语考研推荐院校2023(万字浙江工商大学日语语言文学学硕考研经验贴)(10)

复试

具体考的什么我不方便说,只写一些经验和建议,并不是所谓的压力面试,老师们都温和且专业,大家不用太担心,但也别过于放松。

题型:自我介绍2分以内 专业知识提问 基本情况提问,都是口头作答。

作答语言:自我介绍我用的日文,中文是否也可以不太清楚,其他问题都是中文提问中文作答。

备考建议:

1.自我介绍不用太花哨,语速别太快。

2.基本情况-准备一些基本问题就行,比如毕论,学校生活,未来展望,报考理由,为什么离职考研,工作感悟等。其实基本问题考哪个学校都共通,我当时是根据那些基本的,再结合自己的学习工作经历,之前找工作时面试的经验。整理了二三十个问题,提前想好。因为准备还算充分,所以实际面试的时候差不多都在预料之内。

3.专业提问-语言文学方向也会有一点点文化的问题,反之亦然,但不会太难。

语言和文学把初试的书再看一遍就行。文化的话我看了叶老师的那本初试官方参考书,然后整理了一下日本文化各个时代的大致特征,但并不建议大家也看,那本书太专业了没有必要,而且它……实在是太厚了!!!(流泪)

建议大家找一本日本概况类参考书,看里面的文化部分,对日本文化有一个整体的大致的把握,就够了。小窍门是从别的院校的概况指定参考书目里面piao一本,嘻嘻(x)

另外我还看了一本《中日文化交流史》,如果时间充裕又想多准备的话可以看看,挺不错的,而且小薄本。但同样不是必要,这本书我也总结了框架图的笔记。

4.可以去知网上搜一些前辈们的论文来看,学习学习,有一些学报里的文章也挺不错的。

其他复试相关建议:

1.着装-面试在春天,尽量穿件单色衬衫,不一定非得西装革履,但最好不要穿着体恤就去面试。这是对考官最基本的尊重,而且考官对你的印象肯定大不相同。

2.有条件尽量用网线连接主机位,没有条件用wifi也别太担心。目标院校的网络状况还是不错的,面试全程连卡顿都没有,对比我的一战院校,面试一共断线三次,而且断的都是学校的网orz……我的网一直好好的,明明这一次的地理位置要远的多啊,悲伤……

3.建议进候考室前就把充电器插上,视频会议极其耗电。

4.遇到不会的问题,我就遇到了一个,如果确实一点也不知道,就直接说不清楚,毕竟你编也编不出来…(狗头)顾左右而言他式的回答方式有的老师是不喜欢的,别得不偿失。

5.其他面试流程之类,会有考试助理在考前帮大家模拟测试的,不要担心。考试时记得全程把手放在摄像头能拍到的位置,这一点目标院校很严。另外特意买一个外置摄像头没有必要,把电脑推远点垫高点全解决了orz。

6.考前可以自己开个私人会议,盯着摄像头练练。

7.学校发布的复试相关文件一定要仔细看一遍啊朋友们。

学习建议

减压:

洗衣服,收拾屋子,户外散步,跑步机快走。跑步不建议,容易受伤。

提高集中力:

*环境-极其安静的环境反而不是最好的,时不时会有一些人声,自然声音的环境反而最容易集中,也最近似考场环境。令人意外的是,极其嘈杂的环境也非常适合集中注意力,例如繁忙时段的麦当劳,因为过于嘈杂,所有的人声都会糊成一片,反而不会被个人的声音影响,这都是我的实际体会,当然也要看自身情况,大家仅参考。

*坐姿-不是那么舒适的椅子,没有靠背的地方更容易集中,一定不要坐沙发学习。相反躺着背东西效率很高,因为闭上双眼或盯着单色天花板,能帮你屏蔽视觉中那些分散注意力的东西。

*散步-边散步边背东西也超棒,原理是你在走路时要分一些注意力保持平衡并警惕周围,一部分注意力已经被用掉了,也就没注意再用来分散了。

*喝饮料吃东西-的时候学习效率更高,因为“摄取营养”能模仿“摄取知识”,当然大家适度orz。

其他方法

*善用记忆曲线-到7就够了,没必要非到15或21。

*如果你和我一样是i人,暂停社交,因为很容易会忍不住聊一些他人的事,聊了就忍不住要比较,比了就容易影响心态,被必要。别人的的成功终究是别人的,别人比你成功并不代表他就比你快乐。其次真正的朋友是不会非得在你最忙的时候占用你的时间的,我通过这两轮备考认清了很多人。当然如果你是e人就随意了,e人通过社交解压,i人只会通过社交积压orz。

*喝咖啡-一定早上喝,下午喝了半夜烙饼。别喝太浓。也可利用咖啡调整作息。

*作息规律-未必非要早睡早起,晚睡晚起也算规律,就是考前两周一定把它调整到早睡早起。

*提高睡眠质量-海绵耳塞。别买杂牌,安耳悠我用着还行,平均每两周一换。脏了就扔,洗反而滋生细菌。

*考前一晚睡不着-是正常的,你越想反而越睡不着,顺其自然,睡不着拉倒。但一定在床上闭目养神别站起来溜达,有时候躺着躺着就睡着了。闭目养神和浅眠其实都能达到一定的休息效果,只是没什么幸福感。所以更体现出作息规律的重要性,作息规律了就算你不困,到了那个每天睡觉的点,睡意就会袭来。

我当时一战考前一晚只睡了差不多三个小时,而且时睡时醒,还全是浅眠,然而第一天考试时并没有特别困,因为你一紧张,再加上考场那种氛围,是会减少你的困意的,所以不要担心。也可以喝适量的咖啡,一定适量。第二天考专业课,我们的题量还可以,所以放心,一放心,第一天晚上会好很多。你要是二战更不用担心了。我这次考试两天都睡的可好了反而心里不是滋味,怀疑自己是不是太松懈了orz。

*每日学习时间安排-这个因人而异。我以前写英语阅读的时候看过一篇科研成果,说研究表明每个人能集中注意力的时长都不尽相同,所以大家多尝试,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就好。比如有的人能持续学习四小时,有的人一小时就是极限,有的人一天的总学习时长能达到10 小时,有的人七八小时就是极限了,比如我orz。但我同样还看过一篇报道,说研究表明,人类一天持续有效工作10 小时是不可能的,所以网上的那些神仙,大家还是选择性相信吧……

下面是我当时的时间安排,仅供参考:每天12点左右睡,7点半左右起。全天学习的情况下,每天分为四节课,每节2到3个小时,每节课学一科,每节之间休息45分到一小时,每学五天休息一天。另外每个月都设定一个重点科目,比如七月是英语,八月是文学,九月是政治,十月是语言学,等等,每天把近半数时间给重点科目,剩余时间分给其他科目,个人感觉很有效。另外如果你的集中时长达不到三小时,也多加练习,尽可能地接近两个半小时,毕竟三小时是考试时长。

*实在累了-就休息半天吧,考不好可以再考,心理疾病得了可不好恢复啊朋友们,过来人的经验orz,虽然我当时是其他原因。

*另外大家考英语和日语的时候一定记得带一个小裁纸刀,拆封试卷袋。而且一定划短边,因为封条短。然后靠近袋子边缘别划到卷子。关于封条怎么贴名字怎么写,最好先和监考员确认。然而有一些不专业的监考员他不提醒你,你问他他还批评你没仔细听考前广播,事实广播里压根没提……(笑哭)其实就是封条贴在信封开口上,然后像盖骑缝章一样把名字横着写在封条边缘。

*考试可以去厕所,可以喝水,但少喝。从去年开始不让自己戴手表了,考场有表。如果实在遇到特别过分的考官,尽量别起冲突,考完举报。

*冬天手会僵,尽量戴手套插口袋,别倔强(狗头),尤其第一天早上是政治。另外可以买根粗一点的笔,细笔写政治大题可累了orz。

二战答疑

择校相关,持续(多次)追梦是否有必要?

个人观点:没有必要。

*追求一次是为了无怨无悔,追求无数次那就是浪费青春了。世界那么大,被必要非得在一棵树上吊死。而且我觉得一定要考某一所名校的行为,与类似于一定要通过司法考试的行为,是有本质上的不同的。而且好的出身校并不能保证一个好的未来,大学的教学水平也不会差太多,你得到的无非是一个好的名声和一个与他人炫耀的资本。

*但挑战一次我觉得是可以的,大家都还年轻,多尝试,不要留遗憾,但不要过于执念。多一些少年心性,少一些过度用力与执念,你我都有归期。我偶像当年说过一句话「やってないから後悔するよりも、やって失敗するほうがよっぽどマシ」,与大家共勉。要有勇于攀登的勇气,也要有及时收手的决绝。

另外根据我个人经历,这世上还是有不少名不副实的名校的。也不要因为自己考上了某一所而闭眼吹,导致后来的人们不得不看到一些假象。

*也希望大家不要为了逃避找工作而选择考研,找工作并不可怕,找工作比考研可简单多了。而且找个工作干一干,你能更明确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当时我在日企,翻译科有个同事也是想考研,大四一战,没好好复习就去了,结果可想而知,后来一工作,觉得还不错,就没再考,可见也不是真心想考。

*最后希望大家不要因为是二战就太自信受挫,毕竟不是只有好的分数才算一个好的结果。只有失败才能让人成长,这一年,你肯定收获了很多结果和数字以外的东西,那是一帆风顺的人或许一辈子也不曾见过的风景。

*送给你们《火花》里的一句话,当时看这本小说正好是我一战失败后不久,半夜看到这段,突然就放下一切的不甘。

又吉 直樹 「火花」:

一度しかない人生において、結果が全く出ないかもしれないことに挑戦するのは怖いだろう。無駄なことを排除するということは、危険を回避するということだ。臆病でも、勘違いでも、救いようのない馬鹿でもいい、リスクだらけの舞台に立ち、常識を覆すことに全力で挑める者だけが漫才師になれるのだ。

それがわかっただけでもよかった。この長い月日をかけた無謀な挑戦によって、僕は自分の人生を得たのだと思う。

*也希望像我一样工作后才决定考研的朋友们,如果你有条件,却没有勇气,甚至是因为自己与周围同事们不同而感到孤独,我想送给你《暗夜行路》中,主角的哥哥决定辞去工作出家修行时和主角的这段对话,希望你我都有足够勇气。

志賀 直哉 「暗夜行路」:

「然しなぜ会社がそんなにいやになったのかしら?」

「元々いやな処なのだ。ただ、入りたては無我夢中で、とにかく、自分が一つの仕事にたずさわっているという意識でだまされていたのだ。今でも新しく入って来る若い連中を見ると皆、そうだ。親の脛を嚙じって、小さくなっていた奴が、自分の手で金が得られるようになると、急に一人前になった気で、妙に嬉しいんだね。中にはそれで家族を養って行かねばならぬ者もあるが、そういうのはそれ程迷わないが、それだけの必然さもない俺達のような人間になると、直ぐ仕事の興味はなくなるし、云わばいつまで経っても雇人の生活だからね。──重役になったところで同じ事だ。こんな事をしていて、一体、一生どうなるのだ、という気に段々なって来る。四十にして惑わずというが、四十位になると、大概、ちょっとそういう気になるらしい。俺なんか早い方だ。」

*最后的最后,并不想祝大家都能取得好成绩,毕竟不是只有好的成绩,才能称得上是一个好的结果;毕竟他人的期待,有时会成为枷锁。

只希望大家都能是非在己,毁誉由人,得失不论。

只希望大家都能无怨,无悔,做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