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通知,对加强教育App管理推动与“双减”政策衔接提出明确要求。其中,备受关注的是,通知明确对于提供和传播“拍照搜题”等惰化学生思维能力、影响学生独立思考、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不良学习方法的作业App暂时下线。

老师:学生学习重要的是思考过程

对于拍照搜题类APP,长沙教育系统的老师们一直以来都认为不能成为学生做作业或做习题所依赖的工具。

长沙麓山外国语实验中学教研处主任、数学老师王小武坦言:“应该不少学生都在用或用过拍照搜题类APP。如果是有心的学生或家长,使用此类APP可以检查自己做题是否正确,起到核对之用。但如果监管不到位,对自控力不足的学生来说,总使用此类APP完成作业肯定是弊大于利。”

王小武表示,有的学生遇到不会的题目,直接对照搜题类APP抄答案,看起来作业做得挺好,但考试时往往成绩一般。还有一类学生也想好好学习,看到搜题类APP给的答案也认真学习了,认为自己学懂了,但其实还是只看到结果,没有思考过程。

在中学数学界,王小武经常用网名“山柳老师”来分享一些初中数学重难点知识和典型题目的讲解与分析,受到许多老师、专家和家长的欢迎。在课堂上,他也经常自编一些原创数学题。他始终认为,学生的思维过程比做题结果更重要,实施“双减”政策也是通过教学的慢下来给学生留更多的时间进行充分地思考,而不是简单地“刷题”去得到一个结论。

现在国家大力倡导培养创新型人才,王小武说:“创新需要的是从无到有的过程,而直接参考甚至是照抄搜题APP的解题方法,是从有到有。”他表示,学生在学习时碰到题目不会没有关系,只要有时间去思考,思考才会有想法,哪怕暂时想法是错误的也没事。从长远来看,有想法的人比没想法的人将更能适应未来的竞争与需要。

家长:有没有仅供家长参考的搜题APP

在拍照搜题类APP的实际使用中,除了学生,不少家长也是“忠实用户”。

长沙市民张女士的女儿现在读高二,她表示在女儿读到初二时,遇到不会的题目来问她,她不确定自己做得是否正确,便开始求助于搜题类APP。不过女儿上高中住校之后,也就没有再用过了。

张女士透露,有时候孩子遇到不会的题不愿意去向老师请教,或是考虑到老师也比较忙不能总是随时答疑,求助于搜题类APP成为比较方便的选择。她同时也坦言:“不同的孩子在自觉性上有差异,而且这类搜题APP不需要思考直接给出答案,确实会影响部分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

得知拍照搜题类APP暂时下线的消息时,长沙市民李先生第一时间想到:“以后遇到我也不会的题目时怎么辅导孩子?”

李先生的孩子上小学三年级,他透露自己平时工作很忙,只在周末时会检验一下孩子一周的学习效果,偶尔会遇到一些题目是他也不懂的,他就会用解题类APP来学习参考,再讲给孩子。于是,在孩子的心目中,爸爸无所不能,对他很是崇拜。

也因此,不少家长都在询问与建议:“有没有只供家长参考的搜题类APP?”

教育部下架拍照搜题(教育部叫停拍照搜题)(1)

教育部下架拍照搜题(教育部叫停拍照搜题)(2)

体验:个别APP仍能拍照上传题目得到解答

12月13日下午,潇湘晨报记者在手机应用商店搜索“搜题”,发现有些APP仍可以下载注册,并能拍照上传题目。

在“小猿答疑”中,注册时可以选择是学生、家长还是老师,随后可以选择所在年级,上传拍照的题目后,会给出解题视频,而题目解析则需要家长认证后才能查看完整内容。

在“作业帮”上,记者在选择了所处年级后,随机上传了一道小学数学题目,很快就得到了完整答案。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相关通知,对于提供和传播“拍照搜题”等惰化学生思维能力、影响学生独立思考、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不良学习方法的作业 App,暂时下线。整改到位并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后,方可恢复备案;未通过审核的,撤销备案。

潇湘晨报记者李楠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爆料xxcbwx,24小时报料热线0731-855711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