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蜀帝刘备死后,永相诸葛亮辅佐刘备的儿子刘禅即 位,就是后主。这个后主刘禅当时才17岁,从小娇生惯养,没什 么本事。不过他还听父亲的话,称诸葛亮为相父,加封为武乡侯, 兼益州牧,朝中的大小事情全交给诸葛亮管着,他依然吃喝玩乐 闹个快活。

诸葛亮认为蜀国前几年不断地打仗,内部消耗很大,力量比 魏国和东吴都差得多,应该好好地恢复元气。为此,他严格地整 柄电治,制定了官职和各种法律让大家执行,有功必赏,有过必 他还大大地奖励农耕,发展生产,屯积粮食,训练军队。经过 这样一段休养生息,蜀司上下太平,物产富足,军力增强,渐渐呈 现出一片兴旺景象。

这时居住在蜀国南书的彝(y1)族酋长孟获,不断地聚众滋 事.起兵反蜀。诸莫意觉得这是一块心病,决定亲自率兵除掉它。但他也知道,光靠武力征讨很难平定,今天压下去,明天又会 起来。因此,他确定了“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 下”的策略,南下后与孟获反复较量,7次俘虏了他,又7次放拙 了他。最后,孟获真受了感动,流着泪说“诸葛丞相真是仁至 尽,我决不再反对他了!”

南方平定以后,诸葛亮解除了后顾之忧。恰在这时,魏国的 皇帝曹丕死了,小皇帝曹睿(rui)刚刚即位,大权掌握在别人手 里。诸葛亮觉得实现先帝刘备遗愿的时机来了,就决定出师伐 魏。但是,他还有不放心的地方,这就是昏庸无能的后主刘禅。临 行前,诸葛亮特地给刘禅上了一道表章,也就是有名的《前出师 表》。

诸葛亮从刘备创业未半就中途死去写起,然后说到自己“受 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20多年不容易。诸葛亮知道 刘禅分不清好坏人,就告诉他郭攸之、费祎(yT)、董允、向宠等人 都是忠臣良将,要多多依靠他们,疏远那些奸佞(ning)小人。最 后,诸葛亮写道:“今当远离,临表涕泣,不知所云。”意思是说,我 现在就要离开陛下远征了,这份表章写到末尾时我已涕泪俱下 泣不成声,不知道自己说的是些什么了。 后主刘禅读过诸葛亮的表章,十分感动。他亲自带领文武百 官走出成都城外10多里,把诸葛亮和浩浩荡荡的队伍送上了北 伐的征程。

成语故事短(成语故事不知所云)(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