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考试,起自于隋朝,科举是由分科取士而得名,为隋朝以后各代选拔官吏的制度。两晋时,朝廷已对所举孝廉、秀才采取考试录用的方法。隋朝统一全国后,隋文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打破魏晋时期由世家门阀们垄断的九品中正制,用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开皇七年(587年)设志行修谨、清平于济两科。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设“进士科”,以试策取士。唐因隋制,分常举和制举两种,武则天时创殿试和武举。殿试的产生排除了一些通过钱财来考入进士的人,也是完善科举制度的一项重大措施。到了明清,科举考试分为四个级别:

最初级叫院试,通过府、州、县考试后为秀才;然后是乡试,在通过省一级考试成了举人;完成前两项考试后,就可以参加由中央礼部主持的会试,考中者叫作贡士;贡生就是能参加由皇上亲自主持殿试,殿试又叫廷试,只要是能通过殿试者,起码能捞个进士,如果有幸考中了第一名状元,那就是伴随着之后荣华富贵、高官厚禄。

历史科举制的转变(废除一千三百年的科举考试)(1)

但是,明代开始科举的考试内容变成只要求考生能造出合乎形式的文章,反而不重考生的实际学识。为了应对科举,读书人只能读圣贤的四书五经、迂腐的八股文,知识阶层的眼界、创造能力、独立思考都被大大限制。科举改变命运,为科举而读书,成为了当时读书人一生的理想。

清代建立之后,科举制度与明代基本相同,没有什么变化,一直延续到了1905年为止。从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设置“进士科”开始,到1905年废除科举考试,整整1300年,在这1300年的时间里,为中国上历朝历代发掘、培养了大量人材,科举产生的进士接近十万,举人、秀才数以百万。

历史科举制的转变(废除一千三百年的科举考试)(2)

从宋代开始,科举考试不论出身、贫富皆可参加,这让处于社会中下阶层的知识分子,有机会透过科考进入上层社会。明清两朝的进士之中,就有接近一半是“寒门”出身的下层读书人,科举成为了无数中下层读书人改变人生命运的一位通道,“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历史科举制的转变(废除一千三百年的科举考试)(3)

到了清朝末期,各种各样的新观念、新思潮传入了中国,中国传统的社会秩序受到了严重挑战,科举制同样也受到了冲击。一些识之士们设想了多种改革方案,但都一一失败。

1905年9月2日,袁世凯、张之洞等六位督抚联衔奏请慈禧太后废科举,推广学堂,咸趋实学。清政府接纳了这个建议,命令自1906年始所有乡试、会试一律停止。至此,延续了1300年的科举制度就此科举制终于寿终正寝,从此退出历史舞台。但当时清政府没有想到的是,废除科举这一举措却成为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棵稻草。

历史科举制的转变(废除一千三百年的科举考试)(4)

废除科举,带来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小到个人,大到整个社会,然而这一举措无疑是切断了当时无数中下层读书人通过科举改变命运的通道,为后来的社会动荡带来深远的影响,清政府虽然也征用考选留学生,但当时的留学生多是权贵人家子弟,实质是以权贵精英政治代替行之千年的考选制度。

在制度改革前清政府所幻想的效果不仅远远没有达到,原本清政府想通过实行教育改革,废除科举制,培养现代化人才,提高人民受教育水平,以此来使摇摇欲坠的统治起死回生。但是,废除科举之后,大量存在于农村的私塾被迫停办,贫寒之家的子弟因此失学的数不胜数,农村人民的受教育程度大大降低,文盲反倒是增多,人民总的受教育水平实际上呈下降趋势。此举反而大大削弱了清政府的统治,使原先已经不稳固的统治雪上加霜。

由于一刀下去,没有过度时期,旧的制度虽破,但新的制度尚未建立,而大量在旧制度下培养的人才无处可用,其中年轻者由农村向城市的流动,不是入新学堂学习,就是选择投入新军,接受新思想、新思维,而学生与新军这两股力量,实际上为以后推翻清政府的辛亥革命提供了革命所需的一部分人力资源,发挥极大能量,可见当初操之过急,对于清政府来说其祸不小,废除科举制产生的多米诺效应,最后被推倒的,则是清政府自己。

历史科举制的转变(废除一千三百年的科举考试)(5)

在今天看来,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废除科举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一次重大的进步,但对于当时对于清政府来说,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可谓是“抽心一烂,土崩瓦解”,所以在某项制度改革之时,没有人能准确预测到以后会带来的什么样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