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45年,在苏联难民的收容所里,一个瘦弱的小女孩,在一个苏联红军的政委反复追问下,慢慢放下了她长久以来的戒备,说出了自己身世:“我,我的父亲,是朱德。”

为了生存曾经装哑四年(为了生存曾经装哑四年)(1)

图 朱德与女儿朱敏

这个红军政委听到这个消息非常震惊,就和中共组织上取得了联系,正好毛岸英当时在苏联,才把朱德的女儿朱敏认回。那么,朱敏是怎样流落到苏联,甚至被德国纳粹关押了整整四年的,这一切还得从朱敏的身世说起。

朱敏自小父母离异

朱敏是朱德和第三任妻子贺治华所生的女儿,朱敏在出生的时候,自己的父母之间的关系已经有了裂痕,当时朱德和贺治华都在莫斯科的东方劳动大学求学,贺治华生性比较爱慕虚荣,在长期的生活中,发现朱德不懂得浪漫,更多是热衷于事业,慢慢她就对朱德冷淡了,开始有了其他的想法。即使如此,朱德当时已经是四十岁的不惑之年,对于女儿朱敏的到来,还是感到很是高兴,经常抱着自己的爱女,逗她玩。

为了生存曾经装哑四年(为了生存曾经装哑四年)(2)

图 罗亦农

由于革命形势的紧张,朱德不得不回到祖国去进行革命工作,为了保证她们母女的安全,他只好把她们留在苏联,但是作为一个父亲,朱德的心中对于幼小的朱敏有着太多的不舍,在临走之前,他给贺治华留下了充足的生话费,而且还给她们母女买了所需的生活用品。

朱德在走的时候,把自己的女儿朱敏抱在怀里亲了又亲,眼泪不由得从他的虎目滚落,他和贺治华说:“等国内局势稳定一点了,就接你们回国!”但是让朱德没有想到的是,此时的贺治华已经不再爱着自己的丈夫朱德了,所以她并没有等他,而是带着自己的女儿朱敏直接回到了娘家,把自己的女儿扔给了自己的母亲和妹妹,自己则和一个叫霍家新的青年结婚了。

为了生存曾经装哑四年(为了生存曾经装哑四年)(3)

图 抗战时期的朱德

从此以后,小小的朱敏便只能和自己的外祖母和姨妈生活在一起,稍微长大一点以后,她也曾问过自己的外祖母:“我的爸爸妈妈去哪了?他们怎么不来看我?”看着小朱敏一天天长大,外祖母和姨妈感到很是心疼,但是又不敢告诉她实情,后来朱敏实在是太想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了,姥姥只好将她带到了一张通缉令前,和朱敏说:“这就是你的爸爸!”朱敏仔细盯着那个画像来看,想要把自己父亲的样子记在自己的脑海中,从那一天起,她也似乎长大了许多,明白为什么自己的爸爸不能来看自己了,因为他有大事要做。

朱敏的母亲贺治华在改嫁他人之后,因为受到赏金的诱惑,就出卖了罗亦农。贺治华之后也遭到了锄奸队的追捕,一说当场被打死,另有一说是被打瞎了一只眼睛后逃走了,总之结局也十分凄凉,根本不可能顾及到朱敏。

为了生存曾经装哑四年(为了生存曾经装哑四年)(4)

图 周恩来的妻子邓颖超

后来,周恩来听说朱德的女儿可能在成都附近,就派邓颖超前往寻找,邓颖超经过多方打探后,终于找到了朱敏,此时的朱敏已经14岁,在邓颖超的带领下,一路穿过了敌人的封锁线,来到了延安的杨家岭,在这一路上,邓颖超给她讲了父亲朱德是一个怎样的人,以及为何在过去的很多年无暇照顾她。

朱敏一下马车,就看到有一个中年的男子等候着他,虽然她已经记不起他的面容,但是却莫名感到了一阵的亲切,聪慧的她已经猜到了,那一定是父亲。朱敏确实是猜对了,朱德听说自己分别多年的女儿要来延安,心里感到很是激动,当年因为革命的原因他不得不和她分离,但是多少年以来,襁褓中的朱敏可爱的样子一直刻在他的心里,如今见到这个已经是一个少女的朱敏,朱德心里很激动,但是竟然不知道该怎样开口,但是朱敏却一把抱住了他,哭着和他说:“爹爹,你怎么这么久才来接我?”

为了生存曾经装哑四年(为了生存曾经装哑四年)(5)

图 朱德和家人在一起(左)康克清(又)

朱德紧紧地抱住了女儿,似乎想要把过往的岁月中所没有给她的爱都从此可以弥补。对于朱敏而言,在延安的生活是快乐的,父亲告诉朱敏很多革命的道理,以及以前不能接她的原因,慢慢朱敏也就理解了自己父亲朱德。朱德这个在战场上身经百战的将军,在女儿的面前,也是一个平凡的父亲,甚至还会给她堆雪人,给她讲故事。

朱敏被抓进纳粹集中营

朱敏在延安渐渐接触到了革命的思想,也立下了远大的志向,想要做一个像自己的父亲一样的人。朱德有一次问她:“你以后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朱敏回答说:“和父亲一样,当八路军。”朱德听了女儿这样的回答,感到很是高兴,就和朱敏说:“战争胜利了,你要好好建设我们的国家。”朱敏点了点头。

为了生存曾经装哑四年(为了生存曾经装哑四年)(6)

后来朱敏也知道了一些关于自己母亲的事情,自己的母亲贺治华因为叛变革命,很可能被人杀害了。听到这样的真相,朱敏更多的是对自己的母亲无法理解,她实在是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母亲要背叛党,背叛父亲呢?父亲是那样好的一个人,可她为什么在有了自己以后没有等自己的父亲,而是对自己不管不顾,母亲贺治华的叛变,慢慢成了朱敏的一块心病,她不愿提起她,也不愿再想起她的所作所为。

在1941年的年初,组织决定将一部分孩子送到苏联去学习,朱德觉得这对于朱敏而言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如果朱敏去了苏联,一方面可以躲避国内的战火,另一方面也能够得到正规的教育。在分别的时候,朱德虽然感到很是不舍,却不得不抑制自己的感情。然而,朱敏没有想到的是,这次去往苏联,使她后来落入了纳粹的魔爪,更是险些丢了性命。

为了生存曾经装哑四年(为了生存曾经装哑四年)(7)

图 朱德写给女儿朱敏的信

朱敏在来到苏联以后,被安排在了莫斯科第一儿童院学习,由于她的身份特殊,她给自己改名赤英,初到苏联的朱敏由于水土不服,再加上路途劳顿,结果患上了哮喘,儿童院的工作人员便把她安排在了一个夏令营里养病。

就在朱敏养病期间,爆发了苏德战争,不幸的是,朱敏所在的夏令营被德军占领了,德军将包括朱敏在内的孩子们押上了火车,其他的孩子都被这突如其来的灾难吓坏了,有的开始哭,有的甚至绝望地叫喊,但是朱敏却始终没有说一句话,她知道在这群像魔鬼一样的纳粹士兵面前,任何的眼泪都是徒劳,只能换来德军更为残酷的暴行。但是这辆闷罐火车并没有窗户,而且里面关押的人又很多,朱敏体力不支晕了过去,过了不知道多久,她感到有人在扶她起来,原来是一个一起在押的苏联红军正在喂她喝水,那个红军安慰她说:

为了生存曾经装哑四年(为了生存曾经装哑四年)(8)

“你要坚强,一定要坚强,哪怕以后的日子十分难熬,但是就算是像牲口一样,你也一定要活下去,祖国还有你的父母在等着你!”听了这个苏联红军的鼓励,朱敏仿佛燃起了生存的信心,是啊!自己的父亲朱德还在和日本侵略者斗争,自己又怎么能放弃生的希望呢?朱敏想到了自己的父亲,明白自己现在最主要的是隐藏自己的身份,自己并不是德国纳粹最为痛恨的犹太人,只要他们不清楚自己的身份,自己或许暂时就不会有生命危险。

朱敏和其他孩子被一同关在了集中营,在这里她为了不暴露自己的身份,一直坚持从不开口说话,也正因如此,看守她的德军以为她真的是一个哑巴。在集中营里,朱敏每天都要承受高强度的劳动,但是连一顿饱饭都吃不上,每天只能分到一点黑面包来充饥,尽管生活条件极其艰苦,但朱敏依旧坚信纳粹最后一定会失败,自己终将会等到活着离开集中营的一天。

为了生存曾经装哑四年(为了生存曾经装哑四年)(9)

图 朱德和家人在一起

由于生活环境实在太过于艰苦,再加上长期处于紧张的心理压力之下,朱敏患上了颈部淋巴结核,但是她不敢让任何人知道,因为纳粹分子一旦看到他们这些孩子生病的话,就会将他们直接杀死。朱敏一直隐瞒着自己的病情,以至于病情持续的恶化,后来结核块都溃烂了,脓血洒满了整个衣领。

看守把朱敏扔给了一个德国军医,这个军医直接粗暴地把她脖子上的脓包割掉了,没有采用任何的麻醉措施,朱敏疼得晕了过去,她以为自己这一次一定挺不过这一关了,但是在她慢慢醒来以后,还是选择坚强地活下去,只是脖子上永远留下了一道3厘米的伤疤。朱敏一直没有放弃生的希望,尽管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但她依旧期盼着有一天能够离开这里,回到自己父亲的身边,每次一想到自己的父亲朱德,她就感到自己又有了撑下去的力量。

此时的朱德并不知道自己女儿的处境,他还以为女儿还在莫斯科求学,只是后来在他给女儿写信之后,发现信件被原封不动地退回,他才意识到女儿已经出事了。但是当时正在苏德战争期间,苏联境内的局面十分复杂,他害怕自己贸然派人寻找女儿,反而会害死自己女儿,所以只能是陷入了焦灼的痛苦中。

为了生存曾经装哑四年(为了生存曾经装哑四年)(10)

图 朱德

朱敏一直在等待着逃跑的机会,终于在1945年的1月30日,朱敏发现平时凶神恶煞般看守他们的纳粹士兵都不见了,朱敏感到很高兴,就和几个小伙伴一起逃出了集中营,准备回到苏联,但是德国离苏联的路途本就遥远,在加上这时的朱敏和小伙伴们所要经过的是战火连天的地域,在一次次的躲藏中,朱敏又一次发起了高烧,最后晕倒在了地上。等她再次醒来时,她发现自己被人送到了苏联的难民收容所。朱敏这时已经将近四年没有说话,以至于口齿都不是很清晰,但一头黑发的朱敏还是引起了难民营里的苏联红军的注意,朱敏为了保险起见,没有说出自己真实的身份,一开始只是坚持说:

“我叫赤英,我父亲是一个老中医,我是来苏联看病的。”后来一个苏联的红军政委感到这个可怜的小女孩真的很不一样,就耐心地开导她,询问她的身世,朱敏也渐渐开始信任他,就和他说:“我的父亲是朱德,中国八路军总司令。”

朱敏余生过着普通的生活

苏联政委知道朱敏的真实身份以后,不由得大吃一惊,没有想到她竟然能从集中营里活着出来,而且自始至终德军都并不知道她的身份。想到此处,他忍不住惊叫了起来:“这样重要身份的孩子竟然没有被德国鬼子发现,能够活着走出集中营,简直就是一个奇迹!德国人得付出多大的代价去追悔啊!”政委和苏联高层取得了联系,将朱敏送回了莫斯科。

为了生存曾经装哑四年(为了生存曾经装哑四年)(11)

图 晚年的朱德和孩子们在一起

苏联红军表示愿意送她回国,而这时的朱敏也和自己的父亲取得了联系,朱德在得知自己女儿的遭遇之后,不由掉下了眼泪,一方面他庆幸女儿还活在人世,另一方面又心疼女儿的遭遇。朱德给女儿写了一封信,说明了自己不能找她的原因,朱敏看着父亲的字迹,不由得痛哭失声。朱敏并没有选择回国,而是留在了苏联继续完成自己的学业,朱敏当时的知识结构是极其混乱的。

在过去的四年里,她每天装作不会说话,甚至连好多基本的俄语和中文都快要不会说了,只是听一些难友们说德语,波兰语反而能听懂一些。朱敏去了儿童院开始补习俄文,由于她勤奋刻苦,仅仅在一年之后,就可以掌握俄文的使用了,就转到了中学学习,后来她发现自己在给父亲写信时,由于很长时间不使用中文,很多时候只能用俄语写信。

为了生存曾经装哑四年(为了生存曾经装哑四年)(12)

图 老年朱敏

朱德在收到女儿用俄语写的信件之后,回信告诉女儿说,不能忘了自己的母语,从此朱敏的学习任务更重了,不仅要学习文化知识,还要补习中文,但是她靠着自己坚强的毅力,最终仅仅用一年就修学完了中学的课程,以优异的成绩中学毕业。这时,朱德由于非常思念女儿,就写信建议她回中国来读大学,但是朱敏这时经历了这么多生与死的考验,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虽然她也很思念自己的父亲,但还是选择留在苏联继续求学,她希望自己将来能够成为一个人民教师,为祖国的教育事业作出贡献。

朱德知道女儿的想法之后,也感到很高兴,并表示尊重她的选择。朱敏在1949年考入了列宁教育学院,次年暑假时回国看望自己的爸爸和康克清妈妈,此时她已经和自己的父亲分别了整整十年,她由一个青涩懵懂的少女,已经长成了一个成熟优雅的女性,朱德看着自己的女儿,也感到很是高兴,只是这时的朱敏由于在国外待的时间太久,连中文都说的不很流利了,朱德就耐心地教自己的女儿把母语捡起来。

经过一个多月的时间,朱敏的中文口语,基本上达到了交流无障碍的程度。朱敏愈发感觉到,自己的父亲对自己的爱很深沉,尽管他很忙,但是还是要每天抽出时间来教她说中国话。

为了生存曾经装哑四年(为了生存曾经装哑四年)(13)

图 老年的朱德在练字

朱敏在苏联毕业之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在北京的师范大学担任教师,她并没有因为自己是朱德的女儿,享受任何的特殊待遇,相反,她也和普通的教师一样,住在简陋的单身宿舍,一住就是好多年,她后来有了自己的第一个孩子时,父亲朱德已经是70岁的古稀老人,他看着襁褓中的小孙子,把他抱在自己怀里,戴上自己的老花镜仔细端详着,舍不得将他放下。

看着父亲朱德的神情,朱敏不禁想到,自己当年在出生时,父亲也定是这样喜欢自己,可惜世事无常,自己的童年终究还是经历了太多不该经历的痛苦。朱敏后来在1995年,获得了由苏联政府颁发的纪念奖章,表彰她在战争中不畏强暴,在集中营里坚强地活了下来,最终回到了莫斯科。此时的朱敏已经是一个古稀之年的老人,看着眼前的奖章,想到了自己在集中营里那段黑暗的日子,以及那些被无辜杀害的犹太人,不由得又一次流下了眼泪。

为了生存曾经装哑四年(为了生存曾经装哑四年)(14)

图 朱敏在莫斯科

朱敏的童年是不幸的,在年幼的时候就遭遇了母亲改嫁,与父亲分离的噩运,后来又在纳粹的集中营里被关押了整整4年,甚至一度丧失了语言能力,但她一直都是坚强的,她用自己的毅力,挺过了集中营里的虐待和饥饿,最终顽强地活了下来。朱敏一直都有着强大的信念,那就是她坚信黑暗终将被光明所取代,正义最后要战胜邪恶,正是这份信念给了她强大的精神力量,让她再一次次与死神擦肩而过时,能够靠自己的智慧来化险为夷。

,